一种牵引车及其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2379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车及其供油系统,该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和与所述油箱连通的燃油滤清器;所述油箱包括分别安装于车架两侧的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主油箱开设有主油箱加油口、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和与所述燃油滤清器连通的出油口;所述副油箱开设有副油箱加油口和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所述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与所述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通过连通油管相连通。在上路行驶前,将主油箱和副油箱同时加满燃油,当主油箱内的燃油不足时,副油箱中的燃油通过连通油管进入主油箱,进而为车辆提供燃油;这样,通过设置双油箱的形式,提高了供油系统的储油能力,延长了牵引车的续航里程,满足了牵引车长距离运输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型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牵引车的供油系统。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供油系统的牵引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道路的改善、物流运输市场的发展,牵引车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并且牵引车作为满足长途物流运输需求的主要车型,长距离的运输半径对半挂牵引车的续航里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牵引车的供油系统为单油箱设置,该油箱安装在车架右侧或左侧,由于牵引车轴距较小,且受排气管、尿素罐、蓄电池、储气筒等辅助元件布置因素的影响,牵引车的油箱容量普通为400L,选装600L,续航里程为1200公里左右(600L油箱1750公里左右),无法满足牵引车长距离运输的要求。因此,改进牵引车的供油系统,以期提高其储油能力,延长续航里程,满足牵引车长距离运输的要求,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牵引车的供油系统,以期提高其储油能力,延长续航里程,满足牵引车长距离运输的要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油系统的牵引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牵引车的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和与所述油箱连通的燃油滤清器;所述油箱包括分别安装于车架两侧的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主油箱开设有主油箱加油口、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和与所述燃油滤清器连通的出油口 ;所述副油箱开设有副油箱加油口和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所述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与所述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通过连通油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连通油管为尼龙管。优选地,所述车架上固定有支撑架,所述尼龙管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优选地,所述副油箱上还开设有气压平衡口。优选地,还包括主油箱固定组件,所述主油箱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主油箱支架,和安装于所述主油箱支架的第一包箍,所述第一包箍外箍于所述主油箱。优选地,所述主油箱固定组件有三个,且各所述主油箱固定组件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优选地,还包括副油箱固定组件,所述副油箱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的副油箱支架,和安装于所述副油箱支架的第二包箍,所述第二包箍外箍于所述副油箱。优选地,所述副油箱固定组件有两个,两所述副油箱固定组件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牵引车,包括车架和安装于所述车架的供油系统,所述供油系统为如上所述的供油系统。本技术提供的供油系统用于牵引车,该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和与所述油箱连通的燃油滤清器;所述油箱包括分别安装于车架两侧的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主油箱开设有主油箱加油口、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和与所述燃油滤清器连通的出油口 ;所述副油箱开设有副油箱加油口和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所述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与所述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通过连通油管相连通。在上路行驶前,将主油箱和副油箱同时加满燃油,当主油箱内的燃油不足时,副油箱中的燃油通过连通油管进入主油箱,进而为车辆提供燃油;这样,通过设置双油箱的形式,提高了供油系统的储油能力,延长了牵引车的续航里程,满足了牵引车长距离运输的要求。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供油系统中,其连通油管为尼龙管,且在车架上固定有支撑架,该尼龙管固定于支撑架,以通过支撑架为尼龙管提供支撑;采用尼龙管的方式柔性较好,能够绕过车架中间的结构,避免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且通过支撑架为尼龙管提供支撑,保证了尼龙管的强度,避免尼龙管损坏。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供油系统还包括主油箱固定组件,该主油箱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架的主油箱支架,和安装于所述主油箱支架的第一包箍,所述第一包箍外箍于所述主油箱,这样,通过上述主油箱固定组件实现主油箱的固定和安装,提高了主油箱的安装可靠性和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供油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车架3-主油箱4-副油箱31-主油箱加油口 32-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33-出油口 41-副油箱加油口 42-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 43-气压平衡口 5-连通油管6-支撑架71-主油箱支架72-第一包箍81-副油箱支架82-第二包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牵引车的供油系统,以期提高其储油能力,延长续航里程,满足牵引车长距离运输的要求。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油系统的牵引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供油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供油系统用于牵引车,该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和与所述油箱连通的燃油滤清器;所述油箱包括分别安装于车架2两侧的主油箱3和副油箱4,所述主油箱3开设有主油箱加油口 31、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 32和与所述燃油滤清器连通的出油口 33,该出油口 33为复合结构,包括出油口、气压平衡口、油量传感器;所述副油箱4开设有副油箱加油口 41和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 42,所述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 32与所述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 42通过连通油管5相连通。在上路行驶前,将主油箱3和副油箱4同时加满燃油,当主油箱3内的燃油不足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牵引车的供油系统,包括油箱和与所述油箱连通的燃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包括分别安装于车架(2)两侧的主油箱(3)和副油箱(4),所述主油箱(3)开设有主油箱加油口(31)、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32)和与所述燃油滤清器连通的出油口(33);所述副油箱(4)开设有副油箱加油口(41)和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42),所述第一主副油箱连通口(32)与所述第二主副油箱连通口(42)通过连通油管(5)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龙何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