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转向用伸缩轴及车辆用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1121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转向用伸缩轴(3),其具备:相互嵌合的内轴(10)及筒状的外轴(11);至少三对的轴向槽,它们分别形成于上述内轴的外周面(26)及上述外轴的内周面(28)上;刚性连结元件(25),其在上述内轴的周向(C)上的、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的相对相位超过规定范围时,将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在上述周向(C)上刚性连结;作为弹性连结元件的多个长条的树脂杆,其在上述相对相位在上述规定范围内时,将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在上述周向(C)上弹性连结。上述多个树脂杆各自之上形成有槽(50)。上述槽的截面呈朝向上述内轴的径向(U)外侧开放的U字形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转向用伸缩轴及车辆用转向装置。技术背景车辆用转向装置具备有传递方向盘等转向部件的旋转的转向轴或中间轴等轴部件(例如,参照文献1~4)。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2-539033号>^才艮 文献2:美国专利第6620050号说明书 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273128号公报 文献4:日本专利第3797304号说明书在上述文献2中,中间轴的雄轴和雌轴,在轴向上可相对滑动地且 可传递转矩地进行嵌合。在雄轴和雌轴之间插装有多个截面呈C字形的 金属制的销。例如,由树脂来成型该销,因此可认为降低雄轴和雌轴的滑动阻力, 并实现两轴的顺畅的相对滑动。这时,例如通过将溶融树脂向模具中注 射来成型树脂销。而且,在成型树脂销之后,将模具中的位于树脂销内 侧的内侧部分从销中拔出。这时,沿销的径向将该内侧部分拔出。然而, 由于树脂销的截面呈C字形,因此需要将模具从树脂销强制性地拔出。即、需要将树脂销的C字形开口打开到很大,并将模具从树脂销强 制性地拔出。因此,有可能导致树脂销发生塑性变形。若树脂销发生塑 性变形而直径变大,则在雄轴和雌轴之间插入树脂销时,树脂销和两轴 之间的摩擦阻力就会增大。其结果,有可能妨碍雄轴和雌轴之间的顺畅 的相对滑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相互嵌合的轴的相对滑动顺畅,且能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中,根据转向部件的转向而旋转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具备内轴及筒状的外轴,它们在轴向可相对滑 动并且可相互传递转矩地被嵌合;至少三对的轴向槽,它们分别形成于上 述内轴的外周面及上述外轴的内周面上,且相互对置地在上述轴向上延 伸;刚性连结元件,其在上述内轴的周向上的、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的相 对相位超过规定范围时,将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在上述周向上刚性连结; 作为弹性连结元件的多个长条的树脂杆,其在上述相对相位在上述规定 范围内时,将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在上述周向上弹性连结。上述多个树 脂杆分别夹设于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的相互相应的轴向槽间。上述多个 树脂杆分别包含有在上述多个树脂杆的各自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槽。上述 槽的截面呈朝向上述内轴的径向外侧开放的U字形形状。根据本方式,多个各树脂杆的各自的槽的截面具有朝向内轴的径向 外侧开放的U字形形状。当形成各树脂杆时,在将熔融树脂向模具注射 并成型树脂杆后,能够将该模具中的、位于槽的内侧的部分沿树脂杆的 径向顺畅地拔出。从而,无需硬将模具从树脂杆拔出。由此,能够防止 树脂杆在脱模时向径向扩大地产生塑性变形。其结果,能够防止经由树 脂杆的内轴及外轴之间的摩擦阻力的增大。能够实现经由比金属的摩擦 阻力低的树脂杆的内轴及外轴的顺畅的相对滑动。此外,还能够用树脂 杆来填充内轴的周向上的内轴和外轴之间的间隙。由此,即使内轴及外 轴的相对相位在规定的范围内时,也能够提高在内轴的周向上经由树脂 杆的两轴的连结的刚性。从而,在内轴及外轴间不会产生旋转的传递滞 后,能够使两轴一起旋转。由此,能够确保内轴的周向上的内轴和外轴 之间的连结的刚性感,达到良好的转向感。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的 车辆用转向装置的简要构成的示意图。图2是转向轴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转向轴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7是树脂杆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表示内轴及外轴在周向刚性连结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转向角和作用于转向轴的转矩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IO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ll是在内轴和外轴之间插装有图IO的树脂体的状态下的主要部 分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图13是用于说明使用图10的树脂体时的作用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使用图IO的树脂体时的转向部件的转向角和作用于转 向部件上的转矩之间关系的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符号说明如下l...车辆用转向装置;2...转向部件;3...转向轴(车辆转向用伸缩 轴);4…万向接头;5...中间轴;6...万向接头;7...转向机构;8...小齿 轮轴;8a…小齿轮;9...齿条轴;9a…齿条齿;IO...内轴;ll...外轴; 12…转向柱;13…外筒;14…内筒;15、 16…轴承;17…第一托架;18… 车体;19…第二托架;20…支承轴;21…第三托架;22…第四托架;23… 锁止机构;24...操作杆;25...细齿花键结合构造(刚性连结元件);26... (内轴的)外周面;27…外花键齿部;28…(外轴的)内周面;29…内 花键齿部;31、 32、 33、 34、 35、 36…轴向槽;37、 38".(内轴的)壁 面;39、 39J、 39K…树月旨体;41、 42、 43…树月旨杆;41J、 42J、 43J… 树脂軒;44、 44K…连结部;45…主体部;46…插通孑L; 47…突部;48… 推动螺母;49…插通孔;50…槽;51…底部;51a…圆弧状的面;52、53…壁部;54…圆弧面;55、 56、 57、 58…接触部;59J…减重部;60J… 两抵接部;63、 64、 65、 66…倒角部;71…退让部;A、 B…轴线;C… 周向;D…圆;E…切线;F…平面;J…间隙;L…长度方向;M…间隔; Pl、 P2…部位;Q…倾斜角;R…曲率半径;S…轴向;T…转矩;U… 径向;W…中心;X…节圆;a…接触角;y…作用线;e…转向角。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l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的 车辆用转向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示意图。参照图1,车辆用转向装置l 具备用于将方向盘等转向部件2的位置相对于驾驶员略微上下调节的倾 斜调节功能。另外,车辆用转向装置1还具备用于将转向部件2的位置 相对驾驶员略微前后调整的伸缩调节功能。牟辆用转向装置1具备有转向部件2和作为车辆转向用伸缩轴的转 向轴3。转向轴3是连结于转向部件2并+艮据转向部件2的转向而旋转 的部件。转向部件2安装于转向轴3的一端部。转向轴3以安装有转向部件 2的一端部位于上侧(upper侧)的方式倾斜配置。转向轴3的另一端 经万向接头4、中间轴5以及万向接头6连结到转向机构7上。转向机构7具备小齿轮轴8和齿条轴9。小齿轮轴8与万向接头6 相连。齿条轴9具有与小齿轮轴8的一端的小齿轮8a啮合的齿条齿9a。 当旋转操作转向部件2而使转向轴3旋转时,转向机构7的小齿轮8a 产生旋转运动,且该旋转运动被转换为向齿条轴9的长度方向的直线运 动。由此,齿条轴9经由连结于齿条轴9的未图示的横拉杆而使转向臂 转动,从而来操纵车轮方向。转向轴3具有安装有转向部件2的筒状的外轴11和内轴10。内轴 IO呈杆状,且沿轴向S延伸。另外,以下,将内轴10的轴向S简称为 轴向S。内轴10的一端部可传递转矩地、且在轴向S可相对滑动地与 外轴ll的一端部嵌合。内轴10的另一端部与万向接头4连结。转向轴3旋转自如地被转向柱12支承。转向柱12包含包围外轴11的外筒13、和内筒14。内筒14在轴向S可相对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转向用伸缩轴,根据转向部件的转向而进行旋转,其特征在于, 具备: 内轴及筒状的外轴,它们在轴向可相对滑动并且可相互传递转矩地被嵌合; 至少三对的轴向槽,它们分别形成于上述内轴的外周面及上述外轴的内周面上,且相互对置地在上述轴向上延伸; 刚性连结元件,其在上述内轴的周向上的、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的相对相位超过规定范围时,将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在上述周向上刚性连结; 作为弹性连结元件的多个长条的树脂杆,其在上述相对相位在上述规定范围内时,将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在上述周向上弹性连结, 上述多个树脂杆分别夹设于上述内轴及上述外轴的相互相应的轴向槽间, 上述多个树脂杆分别包含有在上述多个树脂杆的各自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槽, 上述槽的截面呈朝向上述内轴的径向外侧开放的U字形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胁尚人吉冈弘至大月俊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昼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