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107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驾驶员对全向行驶式叉车的转向操作不直观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一个旋转多位行程开关,在该旋转多位行程开关与后转向轮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前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设置于转向油缸活塞杆附近的电感应片;显示仪表,其上设置有响应旋转多位行程开关转角的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和响应所述电感应片电信号的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仪表上准确的显示前后转向轮的轮位,驾驶员判断直截了当,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电传感显示装置,尤其是一种全向行驶式叉车轮位传 感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叉车的外侧转向轮转角均不超过90。,而且转向轮通常为从动轮, 驾驶员在进行转向时完全可以根据路况操作方向盘,而且一旦行驶方向选定 后驾驶员的转向操作方案是唯一的,比如前行时驾驶员右转方向盘,车辆右 转弯是必然的结果。而对于全向行驶式叉车,后驱动轮作为后转向轮,可回 转360° ,同时,前转向轮也可以在O。 90°之间转向,因此驾驶员在选择 转向操作方案时就不像传统的叉车那样直观,驾驶员需要根据经验对后转向 轮、前转向轮的轮位作出二次判断,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由于误 判断而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驾驶员对全向行驶式 叉车的转向操作不像传统叉车直观的缺陷,提供一种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良后果发生。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一个旋转多位行程开关,在该旋转多位 行程开关与后转向轮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前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设置于转向油缸活塞杆附近的电感应片;显示仪表,其上设置有响应旋转多位行程开关转角的后转向轮轮位指示 灯和响应所述电感应片电信号的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使得上述方案更具有可操作 性以及结构合理灵活,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 其旋转多位行程开关设置在车架上,其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转向大齿轮、传感 小齿轮、小同步带轮4、大同步带轮6,所述从动转向大齿轮设置在后转向轮 转向轴上并与传感小齿轮啮合,所述小同步带轮与传感小齿轮同轴设置并通 过同步带与大同步带轮传动,所述旋转多位行程开关包括转轴和壳体,其转 轴与所述大同步带轮同轴设置,其壳体由弹簧连接在车架上。所述的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显示仪表,其后转向轮 轮位指示灯为呈360°布置在其表盘上的发光二极管;其前转向轮轮位指示 灯为呈90°布置在其表盘上的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前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和显示 仪表,以此来在仪表上准确的显示前后转向轮的轮位,驾驶员判断直截了当, 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不良后果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前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仪表示意图。 图5为全向行驶式叉车示意图。图中l一后转向轮、2—从动转向大齿轮、3—后转向轮转向油缸或转向 马达、4—传感小齿轮、5—传动轴、6—小同步带轮、7—同步带、8—大同步 带轮、9—传动轴、IO—旋转多位行程开关,ll一弹簧、12—前伸腿、13—前 转向轮、14一前转向轮回转体、15—连杆、16—活塞杆、17—转向油缸、18 —电感应片、19一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0—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1—后 支撑轮、22—前支撑轮、23—车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5所示的全向行驶式叉车,它有两套转向装置, 一套为由方向盘、转向器控制转向油缸或转向马达3实现后转向轮1 (即驱动轮)的转向;另一套主要包括转向油缸17和连杆15,转向油缸17安装在前伸腿12上,连 杆12连于转向油缸的活塞杆16与前转向轮回转体14之间,当转向油缸的活 塞杆16.伸縮时,即可以通过连杆15驱动前转向轮回转体14带着前转向轮 13转向。为了使驾驶员能够直截了当的判断两套转向装置控制的前转向轮13和 后转向轮1的轮位,特为图5所示的两套转向装置配置了轮位传感显示装置, 该装置包括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一个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在该旋转多 位行程开关10与后转向轮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前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设置于转向油缸17活塞杆16附近的电感应片18;显示仪表,其上设置有响应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转角的后转向轮轮位指 示灯20和响应所述电感应片18电信号的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19。具体的,上述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设置在车 架23上,其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转向大齿轮2、传感小齿轮4、小同步带轮6、 大同步带轮8,从动转向大齿轮2设置在后转向轮1的回转体上可随其转向 轴一起转动并与传感小齿轮4啮合,小同步带轮6与传感小齿轮4同轴(传 动轴5)设置并通过同步带7与大同步带轮8传动,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包 括转轴和壳体,其转轴与大同步带轮8同轴(传动轴9)设置,其壳体由弹 簧11连接在车架23上;显示仪表的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0为呈360。均匀 布置在其表盘上的16个发光二极管;显示仪表的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19为 呈90°均匀布置在其表盘上的5个发光二极管。工作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后转向轮1转角由从动转向大齿轮2传递给传感小齿轮4,再由同一传动轴5上小同步带轮6经过同步带7传递给大同 步带轮8,大同步带轮8经传动轴9与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转轴相连,弹簧 11将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壳体与车架23相连。当后转向轮1转角达到显示仪表标定的转角值时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发给显示仪表一个电信号,分布在显示仪表内侧圆周360。范围内的作为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0的对应发光二 极管发亮。 ^.2.前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前转向轮13转角是由转向油缸17活塞杆 16的直线移动实现的,当转向油缸活塞杆16的直线移动量达到显示仪表标 定的转角值时安装在转向油缸活塞杆附近的电感应片18发给显示仪表一个 电信号,分布在组合仪表外侧四分之一圆周90。范围内的作为前转向轮轮位 指示灯19的对应发光二极管发亮。 3.显示仪表盘面显示含义① 当后转向轮前进直行时,盘面内侧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0的1#发光 二极管发亮;当后转向轮向右90。横行时,盘面内侧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0 的5#发光二极管发亮;当后转向轮后退直行时,盘面内侧后转向轮轮位指 示灯20的9#发光二极管发亮;当后转向轮向右前方45。行驶时,盘面内侧 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0的3#发光二极管发亮;后转向轮其它各种行驶方向 盘面显示含义据此规律依次类推。② 当前转向轮直行时,盘面外侧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19的1#发光二极 管发亮;当前转向轮横行时,盘面外侧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19的5#发光二 极管发亮;前转向轮其它各种行驶方向盘面显示含义据此规律依次类推。其中,前支撑轮、后支撑轮使用万向轮,随着前、后转向轮的转向而动作。权利要求1、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一个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在该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与后转向轮(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前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设置于转向油缸活塞杆(16)附近的电感应片(18);显示仪表,其上设置有响应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转角的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0)和响应所述电感应片(18)电信号的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19)。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转向 轮轮位传感装置,其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设置在车架(23)上,其传动 机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叉车轮位传感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后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一个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在该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与后转向轮(1)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 前转向轮轮位传感装置,其包括设置于转向油缸活塞杆(16)附近的电感应片(18); 显示仪表,其上设置有响应旋转多位行程开关(10)转角的后转向轮轮位指示灯(20)和响应所述电感应片(18)电信号的前转向轮轮位指示灯(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