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推车的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072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左、右两轮轴及安装在轮轴上的刹车座、轮毂和刹车齿,所述两刹车座内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刹车销,右刹车座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踏脚组件,踏脚组件可直接带动右刹车销插入或退出右刹车齿的刹车槽,同时踏脚组件通过刹车线带动左刹车销插入或退出左刹车齿的刹车槽,从而实现双刹或解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要踩踏脚盖就能通过踏脚及刹车线的钢丝绳带动左、右两个刹车销上移或下移,完成同时刹车或同时解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一踩双刹的刹 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推车,其刹车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轮轴上的刹车座、车 轮和刹车齿,刹车齿各齿间形成有多个刹车槽,与刹车座枢轴连接的刹车把,刹车把上设有刹车销。当用户下压刹车把时,刹车销嵌入到刹车槽,使车轮 不能转动;当用户上抬刹车把时,刹车销退出刹车槽,使车轮能自由转动。 现有的儿童推车其后的刹车装置,主要有两种 一是单踩单刹,即是两侧后轮各安装有一刹车把,每个刹车把控制一侧后轮,要刹车时须将两侧刹车把同时刹下,才能实现刹车功能,在使用上存在操作不便;二是一踩双刹, 即是两刹车把通过中间一横杆连接(也可以是铁片等刚性材料连接,或中间 加一刹车踏板),要刹车时踩下中间横杆或踏板就能将两刹车把同时刹下, 从而达到一次性刹车的目的,此种结构由于要用刚性材料连接,在外观上、 刚性材料强度及产品的收合性上存在不理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装置,该装置为双刹机构, 只要下压踏脚组件就能通过踏脚及刹车线的钢丝绳带动左、右两个刹车销上 移或下移,完成同时刹车或同时解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刹车可靠 性也较髙。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左、右两轮 轴及安装在轮轴上的刹车座、轮毂和刹车齿,所述两刹车座内分别设有可上 下移动的刹车销,右刹车座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踏脚组件,踏脚组件可直接 带动右刹车销插入或退出右刹车齿的刹车槽,同时踏脚组件通过刹车线带动 左刹车销插入或退出左刹车齿的刹车槽,从而实现双刹或解刹;所述踏脚组件包括下部插设在右刹车座上的踏脚,踏脚的上端配合固定 有踏脚盖,踏脚的一侧设有一个上卡槽及一个下卡槽,上卡槽内装有上压簧, 上压簧的底部压有一个右连接片,右连接片伸出踏脚的侧孔并与右刹车销连 接固定,下卡槽内装有下压簧,下压簧的底部顶在右刹车座的内壁上;所述踏脚相对上、下卡槽的另一侧设有一凹腔,凹腔的上端设有一具有 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的凸块,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连接形成V形,凹腔内设有一v形导向块,v形导向块的内v形面与凸块的两斜面间形成有v形 槽,v形导向块的外v形面的右侧为第三斜面,凹腔的左下角形成有一个左高右低的第四斜面,第四斜面的低端位于第三斜面的下方,右刹车座内设有 一根向上伸入凹腔下部且始终向左压的弹丝,弹丝的上端设有一钩子,钩子 钩住第四斜面的低端,所述右刹车销位于右刹车齿的上方,右刹车座上设有一供右刹车销上下 移动的开孔,刹车时,下压踏脚组件,弹丝的钩子沿着第三斜面上移,上压簧带动右 连接片及右刹车销下移,当踏脚到达最低端时,弹丝的钩子超过第三斜面的 最髙端,并受自身弹力作用左移抵触第二斜面,此时松开踏脚组件上的力,踏脚受下压簧的作用上移,弹丝的钩子沿第二斜面下移进入V形槽并钩住踏脚实现锁定,此时右刹车销也移入右刹车齿的刹车槽内,实现右车轮的刹车;解刹时,再次下压踏脚组件,弹丝的钩子沿着第一斜面上移,当踏脚到 达最低端时,弹丝的钩子超过V形槽的最髙端,并受自身弹力作用左移, 此时松开踏脚组件上的力,踏脚受下压簧的作用上移,右连接片带动刹车销 上移,脱离右刹车齿的刹车槽,实现右车轮的解刹,踏脚移动到最髙端时, 弹丝的钩子再次钩住第四斜面的低端;所述刹车线的钢丝绳的一端与踏脚连接,另一端与左刹车座内的连动件 连接固定,连动件可相对左刹车座上下移动,连动件内设有第一卡槽及第二 卡槽,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压簧,第一压簧的上端顶着左连接片,左连接片 与左刹车销连接固定,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压簧,第二压簧的一端顶着左刹 车座,所述左刹车销位于左刹车齿的下方,左刹车座上设有一供左刹车销上下 移动的开孔,刹车过程中,踏脚下移时,刹车线内的钢丝绳带动连动件上移,第一压 簧带动左连接片及左刹车销上移至左刹车齿的刹车槽内,实现左车轮的刹 车;解刹过程中,踏脚受下压簧的作用上移时,刹车线内的钢丝绳对连动件 的拉力消失,连动件受第二压簧的作用下移,此时左连接片及左刹车销也随 之下移,脱离左刹车齿的刹车槽,实现左车轮的解刹;所述刹车线还包括套设在钢丝绳外的套管,套管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刹车 座连接固定。本技术优点是1. 本技术釆用两个刹车销同时插入刹车齿的刹车槽内,形成双刹 装置,刹车可靠性大大提高。2. 本技术只要踩踏脚盖就能通过踏脚及刹车线的钢丝绳带动左、 右两个刹车销上移或下移,完成同时刹车或同时解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图2为技术的立体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6为本技术的侧视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8为图6的D-D剖视图9为本技术的俯视图10为图9的E-E剖视图11、 12、 13为本技术中踏脚的示意图。 其中l轮轴;2刹车座;2a右刹车座;2b左刹车座; 3轮毂;4刹车齿;4a右刹车齿;4b左刹车齿; 5刹车销;5a右刹车销;5b左刹车销;6踏脚组件;61踏脚;611上卡槽;612下卡槽;613上压簧;614下压 簧;615凹腔;616第一斜面617第二斜面;618凸块;619V形导向块; 6110V形导向槽6111第三斜面6112第四斜面;62踏脚盖;7刹车线;71钢丝绳;72套管;8右连接片;9弹丝;91钩子;IO连动件;101第一卡槽;102第二卡槽;103第一压簧104第二压簧;ll左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13所示, 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左、右 两轮轴1及安装在轮轴1上的刹车座2、轮毂3和刹车齿4,所述两刹车座 2内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刹车销5,右刹车座2a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踏脚 组件6,踏脚组件6可直接带动右刹车销5a插入或退出右刹车齿4a的刹车 槽,同时踏脚组件6通过刹车线7带动左刹车销5b插入或退出左刹车齿4b 的刹车槽,从而实现双刹或解刹。所述踏脚组件6包括下部插设在右刹车座2a上的踏脚61,踏脚61的 上端配合固定有踏脚盖62,踏脚61的一侧设有一个上卡槽611及一个下卡 槽612,上卡槽611内装有上压簧613,上压簧613的底部压有一个右连接 片8,右连接片8伸出踏脚61的侧孔并与右刹车销5a连接固定,下卡槽612 内装有下压簧614,下压簧614的底部顶在右刹车座2a的内壁上。所述踏脚61相对上、下卡槽611和612的另一侧设有一凹腔615,凹 腔615的上端设有一具有第一斜面616及第二斜面617的凸块618,第一斜 面616及第二斜面617连接形成V形,凹腔615内设有一 V形导向块619, V形导向块319的内V形面与凸块618的两斜面间形成有V形槽6110, V 形导向块619的外V形面的右侧为第三斜面6111,凹腔615的左下角形成 有一个左髙右低的第四斜面6112,第四斜面6112的低端位于第三斜面6111 的下方,右刹车座2a内设有一根向上伸入凹腔615下部且始终向左压的弹 丝9,弹丝9的上端设有一钩子91,钩子91钩住第四斜面6112的低端;所述右刹车销5a位于右刹车齿4a的上方,右刹车座2a上设有一供右 刹车销5a上下移动的开孔;刹车时,下压踏脚组件6,弹丝9的钩子91沿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推车的刹车装置,包括左、右两轮轴(1)及安装在轮轴(1)上的刹车座(2)、轮毂(3)和刹车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刹车座(2)内分别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刹车销(5),右刹车座(2a)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踏脚组件(6),踏脚组件(6)可直接带动右刹车销(5a)插入或退出右刹车齿(4a)的刹车槽,同时踏脚组件(6)通过刹车线(7)带动左刹车销(5b)插入或退出左刹车齿(4b)的刹车槽,从而实现双刹或解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