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72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包括前端部连接在童车的前轮支架上并且长度方向沿着童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轮连杆、能够转动地套设在前轮连杆上的前轮接头、设置在前轮接头上的前轮,前轮具有位于前轮连杆下方的推行位置以及位于前轮连杆上方的抬起位置,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前轮锁定于推行位置或抬起位置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通过转轴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前轮接头上的弹舌、开设在前轮支架上并位于前轮连杆下方的第一锁槽、开设在前轮支架上并位于前轮连杆上方的第二锁槽。前轮在推行位置与抬起位置之间的转换是通过按动弹舌来实现的,便于使用者施力,即操作较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尤其是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童车,包括推车车架、设置在推车车架的底前部的前轮、设置在所述的推车 车架的底后部的后轮,童车具有前轮及后轮都着地的可推的状态以及前轮及后 轮都向上收起并且弧形底杆着地的可前后摇的状态。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包 括前端部连接在童车的前轮支架上并且长度方向沿着童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 轮连杆、能够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的前轮连杆上的前轮接头、设置在所述的前轮 接头上的前轮,所述的前轮具有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下方的推行位置以及位于 所述的前轮连杆上方的抬起位置,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前 轮锁定于推行位置或抬起位置的锁定机构,现有技术中,要将该锁定机构解锁, 是要将所述的前轮接头沿着所述的前轮连杆的前后方向向后推移,从而才能将 前轮接头相对所述的前轮连杆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的前轮在推行位置与抬起位 置之间转换,但是这样的操作机构使用者在操作时不方便,使用者对于将前轮 接头沿着所述的前轮连杆的前后方向向后推移这个动作不好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其在推行位置与抬起位 置之间的转换较方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包括前端部连 接在童车的前轮支架上并且长度方向沿着童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轮连杆、能 够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的前轮连杆上的前轮接头、设置在所述的前轮接头上的前 轮,所述的前轮具有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下方的推行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的前轮 连杆上方的抬起位置,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前轮锁定于推 行位置或抬起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通过转轴能够转动地设置 在所述的前轮接头上的弹舌、开设在所述的前轮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 下方的第一锁槽、开设在所述的前轮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上方的第二 锁槽,当所述的前轮处于推行位置下,所述的弹舌插在所述的第一锁槽内从而 将前轮锁定,当所述的前轮处于抬起位置下,所述的弹舌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 内从而将前轮锁定,当所述的前轮处于在推行位置与抬起位置之间转换的过程3中,所述的弹舌与所述的第一锁槽与所述的第二锁槽都相脱离,要将前轮从推 行位置转换到抬起位置,能按动弹舌使其从第一锁槽内退出,即可转动所述的前轮接头使得前轮处于抬起位置,弹舌再进入第二锁槽从而锁定;要将前轮从 抬起位置转换到推行位置,能按动弹舌使其从第二锁槽内退出,即可转动所述 的前轮接头使得前轮处于推车位置,弹舌再进入第一锁槽从而锁定。所述的弹舌与所述的前轮接头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弹舌趋于并稳定地插 在所述的第一锁槽或者所述的第二锁槽内的弹性件,该弹性件使得弹舌具有自 动复位的功能,为优选。所述的前轮连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60° ,所述的前轮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相固定地设置为优选。所述的前轮接头上开有通孔,所述的前轮连杆插在所述的通孔内,该通孔 的纵截面呈梯形,所述的通孔的大开口部靠近所述的前轮支架。所述的弹舌的能够插在第一锁槽或者第二锁槽内的部份为锁部,该锁部位 于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前轮连杆之间。所述的前轮接头上具有开口朝后的开槽,所述的弹舌位于所述的开槽内, 并且部分向后伸出所述的开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前轮在推行位置与抬起位置 之间的转换是通过按动弹舌来实现的,便于使用者施力,即操作较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具有本技术的童车的示意图(前轮处于推行位置); 附图2为具有本技术的童车的示意图(前轮处于抬起位置); 附图3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弹舌插在第一锁槽内); 附图4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弹舌与第一锁槽相脱离); 附图5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弹舌与第二锁槽相脱离); 附图6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弹舌插在第二锁槽内); 附图7为附图3的A向看视图(弹舌插在第一锁槽内); 附图8为附图6的B向看视图(弹舌插在第二锁槽内); 附图9为附图7的C-C方向剖视图(弹舌插在第一锁槽内); 附图10为附图7的C-C方向剖视图(弹舌与第一锁槽相脱离); 附图11为附图8的D-D方向剖视图(弹舌与第二锁槽相脱离); 附图12为附图8的D-D方向剖视图(弹舌插在第二锁槽内)。其中1、前轮支架;2、前轮接头;3、前轮;4、弧形底架;5、前轮连杆; 6、弹舌;7、第一锁槽;8、第二锁槽;9、弹性件;10、转轴;1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附图2所示, 一种童车,包括前轮支架1、前端部与前轮支架1 相连接并且长度方向沿着童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轮连杆5、前端部与前轮连杆 5的后端部相连接的弧形底架4。如附图3-12所示,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包括前轮连杆5、 一端部能够转 动地套设在所述的前轮连杆5上的前轮接头2、设置在所述的前轮接头2上的前 轮3,所述的前轮3具有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下方的推行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的 前轮连杆5上方的抬起位置,前轮3处于推行位置下,前轮着地可推行,前轮3 处于抬起位置下,弧形底架4着地可前后摇。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前轮3锁定于推行位置或抬起位 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通过转轴1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轮 接头2上的弹舌6、开设在所述的前轮支架1上并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下方的 第一锁槽7、开设在所述的前轮支架1上并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上方的第二锁 槽8,当所述的前轮3处于推行位置下,所述的弹舌6插在所述的第一锁槽7 内,当所述的前轮3处于抬起位置下,所述的弹舌6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8内, 当所述的前轮3处于在推行位置与抬起位置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的弹舌6 与所述的第一锁槽7与所述的第二锁槽8都相脱离。所述的弹舌6与所述的前轮接头2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的弹舌6趋于并稳 定地插在所述的第一锁槽7或者所述的第二锁槽8内的弹性件9。所述的前轮连杆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 。所述的前轮连杆5的前端部与所述的前轮支架1相固定地设置。所述的前轮接头2上开有通孔11,所述的前轮连杆5插在所述的通孔11 内,该通孔11的纵截面呈梯形,所述的通孔11的大开口部靠近所述的前轮支 架1。该通孔11使得前轮接头2与前轮连杆5之间的转动较方便。所述的弹舌6的能够插在第一锁槽7或者第二锁槽8内的部份为锁部,该 锁部位于所述的转轴10与所述的前轮连杆5之间。弹性件9位于弹舌6的并与 锁部相对的部分、前轮接头2之间。所述的前轮接头2上具有开口朝后的开槽,所述的弹舌6位于所述的开槽 内,并且部分向后伸出所述的开槽。使用者便于按动所述的弹舌6本技术中所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在各附图所示状态下 作参考的,并且前轮所在的位置为前,后轮所在的位置为后。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包括前端部连接在童车的前轮支架(1)上并且长度方向沿着童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轮连杆(5)、能够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的前轮连杆(5)上的前轮接头(2)、设置在所述的前轮接头(2)上的前轮(3),所述的前轮(3)具有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下方的推行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上方的抬起位置,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前轮(3)锁定于推行位置或抬起位置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通过转轴(10)能够转动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包括前端部连接在童车的前轮支架(1)上并且长度方向沿着童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前轮连杆(5)、能够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的前轮连杆(5)上的前轮接头(2)、设置在所述的前轮接头(2)上的前轮(3),所述的前轮(3)具有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下方的推行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上方的抬起位置,童车的前轮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前轮(3)锁定于推行位置或抬起位置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通过转轴(10)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轮接头(2)上的弹舌(6)、开设在所述的前轮支架(1)上并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下方的第一锁槽(7)、开设在所述的前轮支架(1)上并位于所述的前轮连杆(5)上方的第二锁槽(8),当所述的前轮(3)处于推行位置下,所述的弹舌(6)插在所述的第一锁槽(7)内,当所述的前轮(3)处于抬起位置下,所述的弹舌(6)插在所述的第二锁槽(8)内,当所述的前轮(3)处于在推行位置与抬起位置之间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的弹舌(6)与所述的第一锁槽(7)与所述的第二锁槽(8)都相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扣贞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