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车轮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567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防震车轮支架结构,涉及车轮支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应用于行李车、行李箱等上的防震车轮支架结构。技术方案为:支架与支架座连接后的接触面之间垫设有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车轮遭受的震动传递到人手,让使用者感觉舒适,对使用者具有保护的作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车轮支架
,特指一种应用于行李车、行李箱等上的防震车轮支架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支架与支架座连接后的接触面之间垫设有弹性元件;所述的弹性元件的三角状弹性件置于支架座的三角槽内,三角状弹性件的一角部与支架的支撑臂端部相接触,另一带有小钩的角端与支架的另一支撑臂一侧面接触;支撑臂的另一侧面与支架座上插设支撑臂的槽壁间垫有长条状弹性件;弹性元件的三角状弹性件上有若干具有缓冲作用的小孔。本技术车轮的支架与支架座之间通过弹性元件实现软接触,当车轮因其滚动的地面不平而产生震动时,该震动经过支架传递后,被弹性元件吸收、减弱,从而使震动无法通过支架座传递到人手上,使用者的手不会因推、拉行李车、行李箱而产生不适的感觉,有效地保护使用者。当使用本技术时,车轮1与地面接触,并相对于地面滚动,由于地面的凸凹、高低不平,会使车轮1产生一震动,该震动传递到与车轮1相连接的支架2上,由于在支架2与支架座3之间垫设有弹性元件4,因此,该震动经由支架的支撑臂21端部传递给三角状弹性件41的一角部411,由于三角状弹性件41本身的弹性、缓冲作用,使得该震动被吸收;而且,在支架2的另一支撑臂22与支架座3之间还垫有长条状弹性件42以及三角状弹性件41的另一带有小钩的角端412,避免支撑臂22与支架座3的直接接触,使震动被吸收而不会传递到支架座3以至传到人手上。权利要求1.防震车轮支架结构,车轮(1)、支架(2)、支架座(3),车轮(1)轴连接支架(2),其特征在于支架(2)与支架座(3)连接后的接触面之间垫设有弹性元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车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4)的三角状弹性件(41)置于支架座(3)的三角槽(31)内,三角状弹性件(41)的一角部(411)与支架(2)的支撑臂(21)端部相接触,另一带有小钩的角端(412)与支架(2)的另一支撑臂(22)侧面(221)接触;支撑臂(22)的另一侧面(222)与支架座(3)上插设支撑臂(22)的槽壁间垫有长条状弹性件(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车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4)的三角状弹性件(41)上有若干具有缓冲作用的小孔。专利摘要防震车轮支架结构,涉及车轮支架
,特指一种应用于行李车、行李箱等上的防震车轮支架结构。技术方案为:支架与支架座连接后的接触面之间垫设有弹性元件。本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车轮遭受的震动传递到人手,让使用者感觉舒适,对使用者具有保护的作用。文档编号A45C13/00GK2515078SQ01258120公开日2002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瑞强 申请人:东莞新湾亿发塑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防震车轮支架结构,车轮(1)、支架(2)、支架座(3),车轮(1)轴连接支架(2),其特征在于:支架(2)与支架座(3)连接后的接触面之间垫设有弹性元件(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湾亿发塑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