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447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它包含铲机本体(1),该铲机本体(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两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出第一凸台(2)和第二凸台(3),所述的第二凸台整体为环形结构,其中部向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第二凸台通孔(4),所述的第二凸台通孔(4)与第二凸台(3)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凸台(2)与铲机本体(1)结合处的一侧向内铣出V型槽(5),所述第一凸台(2)位于V型槽(5)的一侧铣出向内倾斜的坡面(6),所述铲机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因内部的射胶压力的影响而导致滑块后退的现象,使射出的胶剂更加的均匀,粘合面也更加的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建筑模具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弯管模具在使用时,会因其内部的射胶压力的影响而导致滑块后退的现象,从而直接导致因射胶不畅的现象,粘接部位不牢的现象,直接的影响了整个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它能有效地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铲机本体1,该铲机本体I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两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出第一凸台2和第二凸台3,所述的第二凸台整体为环形结构,其中部向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第二凸台通孔4,所述的第二凸台通孔4与第二凸台3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凸台2与铲机本体I结合处的一侧向内铣出V型槽5,所述第一凸台2位于V型槽5的一侧铣出向内倾斜的坡面6,所述铲机本体I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坡面6与第一凸台2的垂直夹角为12-16°。所述坡面6与第一凸台2的纵向中轴线之间设有2-9°的夹角。所述第二凸台3的圆心偏心于铲机本体I的纵向中轴线。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因内部的射胶压力的影响而导致滑块后退的现象,使射出的胶剂更加的均匀,粘合面也更加的牢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铲机本体;2.第一凸台;3.第二凸台;4.第二凸台通孔;5.V型槽;6.坡面;7.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铲机本体1,该铲机本体I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两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出第一凸台2和第二凸台3,所述的第二凸台整体为环形结构,其中部向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第二凸台通孔4,所述的第二凸台通孔4与第二凸台3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凸台2与铲机本体I结合处的一侧向内铣出V型槽5,所述第一凸台2位于V型槽5的一侧铣出向内倾斜的坡面6,所述铲机本体I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7。所述坡面6与第一凸台2的垂直夹角为12-16°。所述坡面6与第一凸台2的纵向中轴线之间设有2-9°的夹角。所述第二凸台3的圆心偏心于铲机本体I的纵向中轴线。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因内部的射胶压力的影响而导致滑块后退的现象,使射出的胶剂更加的均匀,粘合面也更加的牢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铲机本体(I ),该铲机本体(I)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两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出第一凸台(2)和第二凸台(3),所述的第二凸台整体为环形结构,其中部向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第二凸台通孔(4),所述的第二凸台通孔(4)与第二凸台(3)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凸台(2)与铲机本体(I)结合处的一侧向内铣出V型槽(5),所述第一凸台(2 )位于V型槽(5 )的一侧铣出向内倾斜的坡面(6 ),所述铲机本体(I)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6)与第一凸台(2)的垂直夹角为12-16° 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6)与第一凸台(2)的纵向中轴线之间设有2-9°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3)的圆心偏心于铲机本体(I)的纵向中轴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它包含铲机本体(1),该铲机本体(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两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出第一凸台(2)和第二凸台(3),所述的第二凸台整体为环形结构,其中部向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第二凸台通孔(4),所述的第二凸台通孔(4)与第二凸台(3)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凸台(2)与铲机本体(1)结合处的一侧向内铣出V型槽(5),所述第一凸台(2)位于V型槽(5)的一侧铣出向内倾斜的坡面(6),所述铲机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7)。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因内部的射胶压力的影响而导致滑块后退的现象,使射出的胶剂更加的均匀,粘合面也更加的牢靠。【IPC分类】B29C45-26【公开号】CN204382592【申请号】CN201520017911【专利技术人】周衍涛 【申请人】金陵科技学院【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申请日】2015年1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模具的铲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铲机本体(1),该铲机本体(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其两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出第一凸台(2)和第二凸台(3),所述的第二凸台整体为环形结构,其中部向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第二凸台通孔(4),所述的第二凸台通孔(4)与第二凸台(3)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凸台(2)与铲机本体(1)结合处的一侧向内铣出V型槽(5),所述第一凸台(2)位于V型槽(5)的一侧铣出向内倾斜的坡面(6),所述铲机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衍涛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