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清洗系统,所述的清洗系统上外接有外置储液过滤装置。所述的外置储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至少一个储液罐。通过多机集中式的处理过程实现了多层过滤可以达到过滤精度高和清洗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需更换或添加清洗剂分散单独式是集中式的6倍以上。环境整洁、环保、由原来的分散管理到现在集中管理便于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床的轴承清洗液的过滤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是一种高精度产品,轴承清洗液过滤质量直接影响到轴承产品质量。其中含污量、振动、寿命都有直接影响,就现在市场上使用的一般都是通过每台机床单独设置专陪的过滤装置,但是这样的专陪装置增大了占地面积,而且由于场地限制会导致其过滤效果差,而且当清洗液的温度升高后其装置无法实现降温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强,过滤效果好的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清洗系统,所述的清洗系统上外接有外置储液过滤装置。所述的外置储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至少一个储液罐。此处按两个储液罐进行介绍:其储液罐分别为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支管和第二阀门,在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一过滤泵、粗过滤机和精过滤机,在第一支管上设置有与第一储液罐连接的第一分管、与第二储液罐连接的第二分管,且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的清洗系统上设置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上分流有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第三支管连通第一储液罐,第四支管连通第二储液罐,在第二管道、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所述的清洗系统上还设置有第三管道,且第三管道分流有第五支管和第六支管,且所述的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九阀门和第二过滤泵,所述的第五支管和第六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所述的外置储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至少一个储液罐。所述的清洗系统包括机箱体和分别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的第二精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第三管道在设置有第二精过滤器和第二粗过滤器处并联连接有第三过滤泵和第十二阀门,所述的第三过滤泵和第十二阀门串联连接。为了完善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以冷却装置,所述的储液罐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所述的第四管道上设置有连接第一储液罐中盘管的第七支管和连接第二储液罐中盘管的第八支管;所述的第五管道上设置有连接第一储液罐中盘管的第九支管和连接第二储液罐中盘管的第十支管,且在所述的第七支管和第十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十三阀门、第十四阀门。在第三管道上靠近第二过滤泵处设置有第十五阀门,且在第三管道上设置有与分别第二过滤泵、第十五阀门并联连接的第四过滤泵和第十六阀门,且第四过滤泵和第十六阀门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排污支管,且在排污支管上设置有第十七阀门。所述的第三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机集中处理来实现多层过滤可以达到过滤精度高、效率高和清洗效果好。且经济效益明显,需更换或添加清洗剂分散单独式是集中式的6倍以上。环境整洁、环保、由原来的分散管理到现在集中管理便于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多机集中操作的多机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床工作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冷却工作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0-第一储液罐,200-第二储液罐,300-清洗系统,301-机箱体,400-冷却塔,401-压力表,501-第一阀门,502-第二阀门,503-第三阀门,504-第四阀门,505-第五阀门,506-第六阀门,507-第七阀门,508-第八阀门,509-第九阀门,510-第十阀门,511-第十一阀门,512-第十二阀门,513-第十三阀门,514-第十四阀门,515-第十五阀门,516-第十六阀门,517-第十七阀门,601-第一管道,602-第二管道,603-第三管道,604-第四管道,701-第一支管,703-第三支管,704-第四支管,705-第五支管,706-第六支管,707-第七支管,708-第八支管,709-第九支管,710-第十支管,711-排污支管,7011-第一分管,7012-第二分管,801-第一过滤泵,802-第二过滤泵,803-第三过滤泵,804-第四过滤泵,901-粗过滤机,902-精过滤机,903-第二精过滤机,904-第二粗过滤机。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其结构连接如下:参考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本质为多台机床集中连用的工作效果,但是为了方便阐述此处先以单机的工作原理为例进行初步阐述,一种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清洗系统300,所述的清洗系统300上外接有外置储液过滤装置。所述的外置储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至少一个储液罐。此处按两个储液罐进行介绍:其储液罐分别为第一储液罐100和第二储液罐200,第一储液罐100和第二储液罐200之间通过第一管道601连接,在第一管道60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01、第一支管701和第二阀门502,在第一支管70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503、第一过滤泵801、粗过滤机901和精过滤机902,在第一支管701上设置有与第一储液罐100连接的第一分管7011、与第二储液罐200连接的第二分管7012,且第一分管7011和第二分管7012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504和第五阀门505;所述的清洗系统300上设置有第二管道602,且第二管道602上分流有第三支管703和第四支管704,第三支管703连通第一储液罐100,第四支管704连通第二储液罐200,在第二管道602、第三支管703和第四支管704上分别设置有第六阀门506、第七阀门507和第八阀门508;所述的清洗系统300上还设置有第三管道603,且第三管道603分流有第五支管705和第六支管706,且所述的第三管道603上设置有第九阀门509和第二过滤泵802,所述的第五支管705和第六支管706上分别设置有第十阀门510和第十一阀门511。为了完善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清洗系统300包括机箱体301和分别设置在第三管道603上的第二精过滤器、第二粗过滤器,第三管道603在设置有第二精过滤器和第二粗过滤器处并联连接有第三过滤泵803和第十二阀门512,所述的第三过滤泵803和第十二阀门512串联连接。为了完善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以冷却装置,所述的储液罐内设置有冷却盘管,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400、第四管道604和第五管道,所述的第四管道604上设置有连接第一储液罐100中盘管的第七支管707和连接第二储液罐200中盘管的第八支管708;所述的第五管道上设置有连接第一储液罐100中盘管的第九支管709和连接第二储液罐200中盘管的第十支管710,且在所述的第七支管707和第十支管710上分别设置有第十三阀门513、第十四阀门514。为了完善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第三管道603上靠近第二过滤泵802处设置有第十五阀门515,且在第三管道603上设置有与分别第二过滤泵802、第十五阀门515并联连接的第四过滤泵804和第十六阀门516,且第四过滤泵804和第十六阀门516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排污支管711,且在排污支管711上设置有第十七阀门。所述的第三管道上设置有一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系统上外接有外置储液过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系统上外接有外置储液过滤装置,所述的外置储液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至少一个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支管和第二阀门,在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一过滤泵、粗过滤机和精过滤机,在第一支管上设置有与第一储液罐连接的第一分管、与第二储液罐连接的第二分管,且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的清洗系统上设置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上分流有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第三支管连通第一储液罐,第四支管连通第二储液罐,在第二管道、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所述的清洗系统上还设置有第三管道,且第三管道分流有第五支管和第六支管,且所述的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九阀门和第二过滤泵,所述的第五支管和第六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轴承清洗剂集中过滤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系统包括机箱体和分别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的第二精过滤器、第二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永宁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