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42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杆件、与第一杆件通过转动枢轴连接的第二杆件,第二杆件上设置有滑动件,第一杆件与滑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当滑动件沿第二杆件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后,第一锁定机构从锁定工作位置转换至解锁工作位置,第二杆件与滑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只有在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才能将第一锁定机构解锁,即需要经过两次解锁控制才能使儿童推车折叠,起到保险作用,利于儿童推车上儿童的安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杆件、与所述的第一杆件通过转动枢轴连接的第二杆件,所述的第二杆件上设置有滑动件,所述的第一杆件与所述的滑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其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杆件与所述的第二杆件处于两者的相互位置相对固定的状态,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杆件与所述的第二杆件处于枢轴可转动的状态,当所述的滑动件沿所述的第二杆件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后,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从锁定工作位置转换至解锁工作位置,即只要能使所述的滑动件相对所述的第二杆件滑动并且位置发生变化后,第一锁定机构便解锁,所述的第一杆件与所述的第二杆件便能相对转动,儿童推车便能折叠。但在使用过程中,当儿童坐在儿童推车上时,可能由于误操作使得滑动件相对所述的第二杆件滑动并且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儿童推车折叠,使得坐在儿童推车上的儿童受到伤害,因此这种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具有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需要经过两次解锁控制才能使儿童推车折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杆件、与所述的第一杆件通过转动枢轴连接的第二杆件,所述的第二杆件上设置有滑动件,所述的第一杆件与所述的滑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杆件与所述的第二杆件处于两者的相互位置相对固定的状态,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杆件与所述的第二杆件处于枢轴可转动的状态,当所述的滑动件沿所述的第二杆件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后,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从锁定工作位置转换至解锁工作位置,所述的第二杆件与所述的滑动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第二杆件相固定地设置,此时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滑动件相对所述的第二杆件相可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杆件上具有第二杆件管腔,所述的滑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杆件管腔内。所述的第二杆件管腔内滑动地设置有第三杆件,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三杆件抵在所述的滑动件上,使得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从锁定工作位置转换至解锁工作位置。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的滑动件、所述的第二杆件两个部件中的一个上的第二锁定槽,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的第二锁定销,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二锁定销插在所述的第二锁定槽中,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二锁定销脱离所述的第二锁定槽。所述的第二锁定销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动件上,并且所述的第二锁定销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的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垂直。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第二锁定销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的滑动件上开有滑动件容物腔,所述的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的滑动件容物腔内,所述的第二锁定销固定于所述的第二弹性件上,所述的滑动件上开有第二锁定销孔,所述的第二锁定销插在所述的第二锁定销孔内。所述的第二杆件上设置有按钮,所述的按钮抵在所述的第二锁定销上。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的滑动件、所述的第一杆件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的第一锁定槽,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的第一锁定销,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锁定销插在所述的第一锁定槽中,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锁定销脱离所述的第一锁定槽。所述的第二杆件上具有第二杆件管腔,所述的滑动件位于所述的第二杆件管腔内,所述的第二杆件上开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的第一锁定销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的第二杆件上设有导向销,所述的滑动件上开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的导向销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的滑动件与所述的第二杆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增加了第二锁定机构,只有在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才能将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解锁,即需要经过两次解锁控制才能使儿童推车折叠,起到保险作用,利于儿童推车上儿童的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为儿童推车的展开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一(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第二锁定机构也处于锁定工作位置);附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二(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第二锁定机构也处于解锁工作位置);附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三(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第二锁定机构也处于解锁工作位置,并且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位置相对转动);附图5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四(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第二锁定机构也处于锁定工作位置);附图7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五(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第二锁定机构也处于锁定工作位置);附图8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六(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附图9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七(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第二锁定机构也处于解锁工作位置);其中;1、第一杆件;2、第二杆件;3、第三杆件;4、滑动件;5、第一弹性件;6、导向销;7、第一导向槽;8、第一锁定销;9、第一锁定槽;11、第二锁定销;12、第二锁定槽;13、第二锁定销孔;14、第二弹性件;15、按钮;16、第二导向槽;17、第二杆件管腔;18、滑动件容物腔;具体实施方式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杆件1、与所述的第一杆件1通过转动枢轴相连接的第二杆件2,所述的第二杆件2上设置有滑动件4,所述的第一杆件1与所述的滑动件4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杆件1与所述的第二杆件2处于两者的相互位置相对固定的状态,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杆件1与所述的第二杆件2处于枢轴可转动的状态,当所述的滑动件4沿所述的第二杆件2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后,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从锁定工作位置转换至解锁工作位置,所述的第二杆件2与所述的滑动件4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滑动件4与所述的第二杆件2相固定地设置,此时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滑动件4相对所述的第二杆件2相可滑动地设置。所述的滑动件4可以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杆件2的杆壁上,本实施例中,如各附图所示,所述的第二杆件2上具有第二杆件管腔17,所述的滑动件4位于所述的第二杆件管腔17内。所述的第二杆件管腔17内滑动地设置有第三杆件3,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当向下按动所述的第三杆件3后,所述的第三杆件3抵在所述的滑动件4上,使得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从锁定工作位置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杆件(1)、与所述的第一杆件(1)通过转动枢轴连接的第二杆件(2),所述的第二杆件(2)上设置有滑动件(4),所述的第一杆件(1)与所述的滑动件(4)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杆件(1)与所述的第二杆件(2)处于两者的相互位置相对固定的状态,当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杆件(1)与所述的第二杆件(2)处于枢轴可转动的状态,当所述的滑动件(4)沿所述的第二杆件(2)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两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后,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从锁定工作位置转换至解锁工作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杆件(2)与所述的滑动件(4)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滑动件(4)与所述的第二杆件(2)相固定地设置,此时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处于锁定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处于解锁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滑动件(4)相对所述的第二杆件(2)相可滑动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高军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