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727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折叠式婴儿车包含一握把管件、一第一管件、一设置于握把管件与第一管件间的锁掣机构,及一连接于锁掣机构的第二管件,锁掣机构包括一安装于第一管件顶端的固定座、一安装于握把管件底端且一端与固定座枢接的旋转座,及一轴栓,其用以卡合固定座与旋转座,以固定握把管件与第一管件间所形成的夹角,轴栓具有一限位孔,收合装置还包括一驱动件、一可卡合于限位孔的销杆,及一介于销杆与驱动件间的传动件,驱动件相对于第二管件位移,使销杆脱离与限位孔的卡合,以使轴栓可在握把管件内位移。(*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 具有安全锁功能的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折叠式嬰儿车通常在握把管件与前脚管(或后脚管)间设置 有一收合装置,当使用者要将展开使用中的折叠式婴儿车收合时,借 由操控收合装置的控制钮而使得握把管件与前脚管(或后脚管)能够 以其间的枢接点相对枢转,以进行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此种类型的折叠式婴儿车在展开的使用状态时,很有可能因使用者一时的疏忽误 触收合装置的控制钮而将折叠式婴儿车释锁,使得乘坐在折叠式婴儿 车内的婴儿被夹伤。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意外情形产生,目前大部分的折叠式婴儿车上 的收合装置都设置有另一安全锁或安全制动机构以防止误触控制钮而造成婴儿车意外收合。如图l所示,为美国专利第5,511,441号专 利案所揭露的一种折叠式婴儿车100的收合装置2,收合装置2包括 一对设置于握把管件10底端的锁掣机构21 (图中只显示一组),及一 设置于握把管件10顶端用以控制锁掣机构21释锁的释锁机构22,所 述对锁掣机构21用以与一对枢接在后脚管11顶端的旋转座12 (图中 只显示一组)卡掣。如图2、图3及图4所示,释锁机构22的壳体23安装于握把管 件10顶端中间处,壳体23内枢设有一转盘24,转盘24上设有两间 隔相对且邻近周缘处的定位孔241,用以供两缆线25的球形端251 卡掣,而两缆线25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于锁掣机构21 (图1 ),使得 转盘24转动时可通过缆线25拉动锁掣机构21移动。此外,壳体23 内还设置有一位于底端处并与转盘24相接合的控制钮26,及一设置 于顶端处用以制动控制钮26的安全钮27,控制钮26具有一部份外露出壳体23底端用以供使用者按压的按压部261,按压部261内侧凸设 有一驱动板262,驱动板262通过一枢销263与转盘24相接合,使得 控制钮26朝上被按压时驱动板262可带动转盘24朝一顺时针方向旋 转。安全钮27具有一外露出壳体23顶端的扳动部271,扳动部271 内侧凸"i殳有一穿过壳体23的导孔231并用以卡掣于驱动板262顶端 的卡掣板272。当安全钮27在图2所示的锁掣位置时,安全钮27的卡掣板272 底端卡掣于控制钮26的驱动板262顶端,此时控制钮26无法被按压, 即使控制钮26被误触,锁掣机构21仍能保持与旋转座12锁掣的状 态,因此在此收合装置2的构造设计中,安全钮27是直接对控制钮 26制动,以提供一具有安全性的收合装置2。当使用者要收合折叠式 婴儿车100 (图1 )时,扳动扳动部271使安全钮27移动到图3所示 的释锁位置,此时卡掣板272即脱离驱动板262,使用者即可按压控 制钮26以驱动转盘24旋转,并通过缆线25拉动锁掣机构21移动而 脱离与旋转座12的锁掣位置,使握:l巴管件10可相对于后脚管11枢 转以进行车架收合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锁功能以防止误 操作的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本技术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折叠式婴儿车包含一握把 管件、 一第一管件、 一设置于握把管件与第一管件间的锁掣机构,及 一连接于锁掣机构的第二管件,锁掣机构包括一安装于第一管件顶端 的固定座、 一安装于握把管件底端且一端与固定座枢接的旋转座,及 一轴栓,其用以卡合固定座与旋转座,以固定握把管件与第一管件间 所形成的夹角。轴栓具有一限位孔,收合装置还包括一驱动件、 一可卡合于限位 孔的销杆,及一介于销杆与驱动件间的传动件,驱动件相对于第二管 件位移,使销杆脱离与限位孔的卡合,以使轴栓可在握把管件内位移。本技术的另 一特征在于轴栓还具有一与限位孔相连通的长 形导孔,限位孔形成于长形导孔近顶端处的一侧。本技术的另一特征在于锁掣机构还包括一安装于第二管件 顶端且与旋转座另一端枢接的连接座,传动件呈圓盘状且枢接于旋转 座与连接座间,传动件具有一定位孔用以固定销杆。本技术的另 一特征在于收合装置还包括一促使销杆卡合限 位孔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为一两端分别固定于旋转座与传动件上的 扭力弹簧。本技术的另一特征在于驱动件具有一套接于第二管件上且 可相对第二管件滑动的套筒,及一连接于传动件与套筒间的钢线,套 筒可沿第二管件的轴方向滑动位移以驱动传动件枢转。本技术的另 一特征在于传动件呈板状,并具有一第 一端部、 一第二端部,及一形成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间的斜面,收合装置还 包括一促使销杆卡合限位孔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安装于第二端部 处。本技术的另一特征在于锁掣机构还包括一安装于第二管件 顶端且与旋转座另 一端枢接的连接座,连接座具有一设置于内表面且 延伸方向与第二管件的轴方向垂直的导柱,传动件可滑动地套接于导 柱上,且第一端部位于导柱上方,第二端部位于导柱下方。本技术的另一特征在于驱动件与传动件的第一端部抵接且 可沿第二管件的轴方向相对于连接座移动。本技术的另 一特征在于驱动件具有 一露出连接座外的按压 部,及一与第一端部及斜面^氐4妻的4妻触部。本技术的另 一特征在于销杆固定于传动件的第二端部,且弹 性组件为一分别连接于连接座与销杆间的弹簧。本技术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收合 装置的锁掣机构配置,能防止释锁机构被误触而造成折叠式婴儿车的 收合。此外,通过踏压驱动件的套筒带动传动件枢转而使销杆脱离轴 栓的限位孔,或是按压驱动件驱使传动件位移而使销杆脱离轴栓的限位孔,使用者即可操控释锁机构驱使轴栓呈释锁状态,以分别进行折 叠式婴儿车的收合。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l是一般折叠式婴儿车在展开状态下的一立体图。图2是所述折叠式婴儿车的释锁机构的一局部剖视图。图3是所述折叠式婴儿车的释锁机构的一局部剖视图。图4是所述折叠式嬰儿车的释锁机构的一动作示意图。图5是一侧视图,说明本技术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设置于折叠式婴儿车上的位置。图6是所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锁掣机构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7是所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锁掣机构的轴栓的一立体图。 图8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锁掣机构的销杆在一卡掣于轴栓的限位孔内的锁定状态。图9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驱动件的套筒未被踏压时的状态。图10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弹性组件两端分别穿设并固定于侧壁的第一卡孔以及传动件的第二卡孔。图ll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驱动件的套筒被踏压时的状态。 图12是一类似于图8的局部剖视图,说明锁掣机构的销杆在一位于轴栓的长形导孔内的释锁状态。图13是一侧视图,说明折叠式婴儿车收合后的状态。图14是一侧视图,说明本技术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设置于折叠式婴儿车上的位置。图15所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中锁掣机构的 一立体分解图。图16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锁掣机构的销杆在一卡掣于轴栓的限位孔内的锁定状态。图17是一类似于图16的局部剖视图,说明锁掣机构的销杆在一脱离轴栓的限位孔的释锁状态。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 参考图式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 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收合装置,所述折叠式婴儿车包含一握把管件、一第一管件、一设置于所述握把管件与所述第一管件间的锁掣机构,及一连接于所述锁掣机构的第二管件,所述锁掣机构包括一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件顶端的固定座、一安装于所述握把管件底端且一端与所述固定座枢接的旋转座,及一轴栓,其用以卡合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旋转座,以固定所述握把管件与所述第一管件间所形成的夹角,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栓具有一限位孔,所述收合装置包括一驱动件、一可卡合于所述限位孔的销杆,及一介于所述销杆与所述驱动件间的传动件,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管件位移,使所述销杆脱离与所述限位孔的卡合,以使所述轴栓可在所述握把管件内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舜民易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