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27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由骨架、椅背结构、收折装置所组成;收折装置组设于二后车杆之间,主要由二中段可弯折的横连板跨设于二后车杆的中段及下段处,且于上方的横连板中央断开处枢设一提把座,该提把座上方具有一提把,提把下端连设一固定勾块,固定勾块内凹设一勾块凹部,其内可固置L型固定条,固定条末端环固于L型板上,另一端穿设L型板内长孔于外,并于提把座下方连设一立向的直穿板,直穿板末端连结于下方的横连板中段。据此,达到整体功能设计精良,使用收折方便快速、可有效缩减体积、进而方便搬运收藏及节省包装材料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婴儿车车体的收折改进结构,特别指一种整体功能设计精良,使用收折方便快速、可有效缩减体积、进而方便搬运收藏及节省包装材料的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婴儿车结构,其车体的功能设计往往趋向单一化且缺乏协调性,因此在使用上通常皆令消费者感到极不方便,实不符合实用性与进步性。本技术创作人有鉴于常用婴儿车收折结构在使用上的缺陷弊端,乃产生改良创作的意念,遂以从事相关产品制造生产的多年经验加以改进创作,经多方设计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进,乃推出本技术的车体改进结构,期以更优良的产品嘉惠消费大众。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整部车体的收折的设置上皆具有优良的设计,进而令消费者的使用操作更为方便容易的一种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充份符合实用性与进步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下一种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主要由骨架、椅背结构、收折装置所组成;其中具有一由前车杆及后车杆以人字形连结而成的骨架,该前、后车杆下端分别枢接有前、后轮,且前、后车杆上端具有一将其二者加以连结的连结座,并在其二者中段跨接有一座椅架,该连结座位于前车杆上方,并穿有一推杆;椅背结构,包括一由可乘坐婴儿的板体构成的主架体与数片连板及二侧护板,在主架体背部两侧枢接有数片可连动连板,连板另一端与两侧护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收折装置位于二后车杆之间,具有二中段可弯折的横连板,该横连板跨接在二后车杆的中段及下段处,且上方的横连板中央断开处枢接有一提把座,该提把座上方具有一提把,提把下端连接有一固定勾块,固定勾块内凹进有一可将一L型固定条固定在勾部内的勾块凹部,其凹部内固定有L型固定条,固定条末端环固在L型板上,另一端穿出在L型板内的长孔外,提把座下方连接有一立向的直穿板,直穿板末端连结在下方的横连板中段,以及,直穿板上段、对应提把座下方穿接有一固定板,此固定板两侧具有二斜板,二斜板下端分别与下连板两侧端及二后车杆固接在一起;直穿板下端与下连板中间段跨接有做为车台施力部件的踏板。据此,达到整体功能设计精良,使用收折方便快速、可有效缩减体积、进而方便搬运收藏及节省包装材料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本技术收折后的作动后面示意图。图4本技术展开固定提把座的动作示意图。图5本技术提把座开始拨开拉伸的作动示意图。图6本技术提把座拉伸的作动示意图。图7本技术提把座固定后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主要由骨架1、椅背结构2、收折装置3所组成;其中骨架1,由前车杆11及后车杆12以人字形连结而成,于该前、后车杆11、12下端分别枢接有前、后轮,且于前、后车杆11、12上端以一连结座13将其二者加以连结,并其二者中段则跨接一座椅架14,又该连结座13可供一推杆15穿设而位于前车杆11上方;椅背结构2〔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主要由主架体21与数片连板22及二侧护板23所组成,其主架体21为一可乘坐婴儿的板体,在主架体21背部两侧枢接数片可连动连板22,连板22另一端与两侧护板23固定连接,起到一种可向内折收并减小体积的作用;收折装置3〔请继续参阅图4、图5、图6〕,组装在二后车杆12之间,主要由二中段可弯折的横连板31跨接在二后车杆12的中段及下段处,且于上方的横连板31中央断开处枢接有一提把座32,该提把座32上方具有一提把321,提把321下端连设一固定勾块322,固定勾块322内凹设一勾块凹部323,其凹部内可将L型固定条324固定在勾部内,固定条324末端环固在L型板325上,另一端穿出L型板325内的长孔326外,并于提把座32下方连设一立向的直穿板33,从而通过直穿板33末端连结在下方的横连板31中段,又,于直穿板33上段、对应提把座32下方穿有一固定板34,此固定板34两侧具有二斜板35,二斜板35下端各与下连板36两侧端及二后车杆12固设一起,在于直穿板33下端与下连板36中间段,跨设有踏板37做为车台展开时的施力踏板。收折车台时〔请同时参阅图4、图5、图6、图7〕,使用者需向内,按压突出于L型板325内长孔326的固定条324外端,使固定条324脱离固定勾块322内的勾块凹部323,手拉提把座32的提把321往上拉伸,使活动横连杆31、斜板35、下连杆36向内收合定位,起到一种节省体积的作用;展开使用时只需在踏板37处向下施力,牵引活动连横板31、斜板35与下连板36向外延伸,促使提把座32向下位移,直到无法向外延伸表示到达定位,为求安全使用者可将固定勾块322向内施力,使勾块凹部323与固定条324嵌合,可避免使用者或外力无意拉伸提把321,而误夹婴儿的情况发生,达到一种具有安全及简易收折并可节省空间的增进功效。综上所述,可知本案创作具有新颖性,且本技术未见之于任何刊物,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主要由骨架、椅背结构、收折装置所组成;其中具有一由前车杆及后车杆以人字形连结而成的骨架,该前、后车杆下端分别枢接有前、后轮,且前、后车杆上端具有一将其二者加以连结的连结座,并在其二者中段跨接有一座椅架,该连结座位于前车杆上方,并穿有一推杆;椅背结构,包括一由可乘坐婴儿的板体构成的主架体与数片连板及二侧护板,在主架体背部两侧枢接有数片可连动连板,连板另一端与两侧护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收折装置位于二后车杆之间,具有二中段可弯折的横连板,该横连板跨接在二后车杆的中段及下段处,且上方的横连板中央断开处枢接有一提把座,该提把座上方具有一提把,提把下端连接有一固定勾块,固定勾块内凹进有一可将一L型固定条固定在勾部内的勾块凹部,固定条末端环固在L型板上,另一端穿出在L型板内的长孔外,提把座下方连接有一立向的直穿板,直穿板末端连结在下方的横连板中段,以及,直穿板上段、对应提把座下方穿接有一固定板,此固定板两侧具有二斜板,二斜板下端分别与下连板两侧端及二后车杆固接在一起;直穿板下端与下连板中间段跨接有做为车台施力部件的踏板。专利摘要一种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由骨架、椅背结构、收折装置所组成;收折装置组设于二后车杆之间,主要由二中段可弯折的横连板跨设于二后车杆的中段及下段处,且于上方的横连板中央断开处枢设一提把座,该提把座上方具有一提把,提把下端连设一固定勾块,固定勾块内凹设一勾块凹部,其内可固置L型固定条,固定条末端环固于L型板上,另一端穿设L型板内长孔于外,并于提把座下方连设一立向的直穿板,直穿板末端连结于下方的横连板中段。据此,达到整体功能设计精良,使用收折方便快速、可有效缩减体积、进而方便搬运收藏及节省包装材料的有益效果。文档编号B62B7/06GK2750961SQ20042011580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许全凯 申请人:蔚冠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的车体改进结构,主要由骨架、椅背结构、收折装置所组成;其中:具有一由前车杆及后车杆以人字形连结而成的骨架,该前、后车杆下端分别枢接有前、后轮,且前、后车杆上端具有一将其二者加以连结的连结座,并在其二者中段跨接有一座椅架,该 连结座位于前车杆上方,并穿有一推杆;椅背结构,包括一由可乘坐婴儿的板体构成的主架体与数片连板及二侧护板,在主架体背部两侧枢接有数片可连动连板,连板另一端与两侧护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收折装置位于二后车杆之间,具有二 中段可弯折的横连板,该横连板跨接在二后车杆的中段及下段处,且上方的横连板中央断开处枢接有一提把座,该提把座上方具有一提把,提把下端连接有一固定勾块,固定勾块内凹进有一可将一L型固定条固定在勾部内的勾块凹部,固定条末端环固在L型板上,另一端穿出在L型板内的长孔外,提把座下方连接有一立向的直穿板,直穿板末端连结在下方的横连板中段,以及,直穿板上段、对应提把座下方穿接有一固定板,此固定板两侧具有二斜板,二斜板下端分别与下连板两侧端及二后车杆固接在一起;直穿板下端与下连板中间段跨接有做为车台施力部件的踏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全凯
申请(专利权)人:蔚冠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