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双人座三轮童车的骨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51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双人座三轮童车的骨架结构,主要是由二前车杆(1)、二后车杆(2)、二推杆(3)、一扶手架(4)、前座(5)及后座(6)所组成;    前车杆(1),是为二斜向的杆体,其下端枢设有前轮(11);    后车杆(2),是与前车杆(1)呈*形设立的杆体,其下端枢设有后轮(21),而其上端则各枢设一∩形的跨接座(22);    推杆(3),其下半端是穿设于前述跨接座(22)内而与后车杆(2)连结;    扶手架(4),是为一ㄇ形的架体,其二末端套设于推杆(3)上端,且由弹性梢(41)将其扶手架(4)与推杆(3)加以固定;    其特征在于:    前车杆(1)的上端各固设一下连结座(12);    推杆(3),其末端固设一上连结座(31),此上连结座(31)与前车杆(1)的下连结座(12)互相套合而使推杆与前车杆互相连结,且于该推杆(3)上端各固设一可拉引上连结座向上移动的扣拉件(32);    前座(5),是组设于二前车杆(1)中段之间,由前座架(51)、角度调整座(52)及前靠架(53)所组成;该前座架(51)是斜向跨设于前、后车杆(1、2)间,其前段由一L形板(511)的垂直段与前车杆(1)枢设,且该L形板(511)的水平段与该前座架(51)的前端则各跨设一ㄇ形的侧架(512);该角度调整座(52),是以一连杆(521)的上端斜向固设于前车杆(1)中段内侧,且于该连杆(521)下端内侧固设一板块(522),此板块(522)上端内侧凸设一梢杆(5221),而其下方则预设一嵌孔(5222),并于板块(522)内侧贴合固设一长板(523),此长板(523)中段预设一长圆孔(5231)以穿贯板块(522)的梢杆(5221),又于该长板(523)下端外侧凸设一水平向的梢杆(5232)以穿贯板块(522)的嵌孔(5222);该前靠架(53)的末端由二铆固杆(531)固设于长板(523)上段内侧,其上方的铆固杆(531)是突出于该前靠架(53)内侧,以一弹性元件(532)的上端钩设,另,该弹性元件(532)的下端则钩设于板块(522)的梢杆(5221);    后座(6),是组设于二后车杆(2)中段间的后方,由后座架(61)、角度调整座(62)及后靠架(63)所组成;该后座架(61)的前方固设于二后车杆(2)上段,而其末端则由一固定梢(611)将其与一ㄣ形架(612)连设,该ㄣ形架(612)的上端则固定于后车杆(2)的跨接座(22)上;该角度调整座(62)是以一后连杆(621)的一端斜向固设于后车杆(2)中段内侧,且于该后连杆(621)另一端内侧亦固设一板块(622),此板块(622)上端内侧固定于前述的固定梢(611)间,而其下方则预设一嵌孔(6221),并于板块(622)内侧贴合固设一长板(623),此长板(623)中段预设一长圆孔(6231)以固定梢(611)穿贯,又于该长板(623)下端外侧凸设一梢杆(6232)以穿贯板块(622)的嵌孔(6221);该后靠架(63)的末端由二铆固杆(631)固设于长板(623)上段内侧,其上方的铆固杆(631)突出于该后靠架(63)内侧,以一弹性元件(632)的上端钩设,另,该弹性元件(632)的下端则钩设于固定梢(611)。(*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童车,尤指一种双入座三轮童车的骨架结构。目前市面上的双人座三轮童车部份未具有收折的功能,加上其体积设计原本就比一般的婴儿车庞大,因此无论在业者包装运送或消费者使用收藏时,皆显的极为不便且占空间,纵有一些厂牌的三轮童车具有收折结构的设计,但在使用操作上仍然相当复杂而难以操作,实不符合实用性与产业利用性。本技术旨在于提供一种双人座三轮童车的骨架结构,其骨架的整体连结环环相扣,只须一个动作即可轻松且快速的完成整部车体的收折,其还具有有效缩减体积,进而令业者节省包装材积及方便消费者搬运收藏。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人座三轮童车的骨架结构,主要是由二前车杆、二后车杆、二推杆、一扶手架、前座及后座所组成;前车杆,是为二斜向的杆体,其下端枢设有前轮;后车杆,是与前车杆呈 形设立的杆体,其下端枢设有后轮,而其上端则各枢设一∩形的跨接座;推杆,其下半端是穿设于前述跨接座内而与后车杆连结;扶手架,是为一形的架体,其二末端套设于推杆上端,且由弹性梢将其扶手架与推杆加以固定;其特征在于前车杆,于其上端各固设一下连结座;推杆,其末端固设一上连结座,此上连结座与前车杆的下连结座互相套合连结,且于该推杆上端各固设一扣拉件;前座,是组设于二前车杆中段之间,由前座架、角度调整座及前靠架所组成;该前座架是斜向跨设于前、后车杆间,其前段由一L形板的垂直段与前车杆枢设,且该L形板的水平段与该前座架的前端则各跨设一形的侧架;该角度调整座,是以一连杆的上端斜向固设于前车杆中段内侧,且于该连杆下端内侧固设一板块,此板块上端内侧凸设一梢杆,而其下方则预设一嵌孔,并于板块内侧贴合固设一长板,此长板中段预设一长圆孔以穿贯板块的梢杆,又于该长板下端外侧凸设一水平向的梢杆以穿贯板块的嵌孔;该前靠架的末端由二铆固杆固设于长板上段内侧,其上方的铆固杆是突出于该前靠架内侧,以一弹性元件的上端钩设,另,该弹性元件的下端则钩设于板块的梢杆;后座,是组设于二后车杆中段间的后方,由后座架、角度调整座及后靠架所组成;该后座架的前方固设于二后车杆上段,而其末端则由一固定梢与一ㄣ形架连设,该ㄣ形架的上端则固定于后车杆的跨接座上;该角度调整座是以一后连杆的一端斜向固设于后车杆中段内侧,且于该后连杆另一端内侧亦固设一板块,此板块上端内侧固定于前述的固定梢间,而其下方则预设一嵌孔,并于板块内侧贴合固设一长板,此长板中段预设一长圆孔以固定梢穿贯,又于该长板下端外侧凸设一梢杆以穿贯板块的嵌孔;该后靠架的末端由二铆固杆固设于长板上段内侧,其上方的铆固杆突出于该后靠架内侧,以一弹性元件的上端钩设,另,该弹性元件的下端则钩设于固定梢。可见,本技术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具有使用收折方便快速、有效缩减体积、进而节省包装材质及方便搬运收藏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设位置平面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要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平面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操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收折完成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是由二前车杆1、二后车杆2、二推杆3、一扶手架4、前座5及后座6所组成,其中,前车杆1,是为二斜向的杆体,其下端枢设有前轮11,而其上端则各固设一下连结座12;后车杆2,是与前车杆1呈 形设立的杆体,其下端枢设有后轮21,而其上端则各枢设一∩形的跨接座22;推杆3,其下半端是穿设于前述的跨接座22内而与后车杆2连结,其末端固设一上连结座31,此上连结座31与前车杆1的下连结座12互相套合而使推杆3与前车杆1互相连结,且于该推杆3上端各固设一可拉引上连结座31向上移动的扣拉件32;扶手架4,是为一形的架体,其二末端套设于推杆3上端,且由弹性梢41将其扶手架4与推杆3加以固定;前座5,是组设于二前车杆1中段之间,而由前座架51、角度调整座52及前靠架53所组成;该前座架51是斜向跨设于前、后车杆1、2间的形架体,其前段由一L形板511的垂直段使其与前车杆1枢设,且该L形板511的水平段与该前座架51的前端则各跨设一形的侧架512;该角度调整座52,是以一连杆521的上端斜向固设于前车杆1中段内侧,且于该连杆521下端内侧固设一呈三角形的板块522,此板块522上端内侧凸设一水平向的梢杆5221,而其下方则预设一二段式的嵌孔5222,并于板块522内侧贴合固设一长板523,此长板523中段预设一长圆孔5231使板块522的梢杆5221穿贯,又于该长板523下端外侧凸设一水平向的梢杆5232以穿贯板块522的嵌孔5222;该前靠架53是为一末端由二铆固杆531固设于长板523上段内侧的形架杆,其上方的铆固杆531突出于该前靠架53内侧,以使一弹性元件532的上端钩设,另,该弹性元件532的下端则钩设于板块522的梢杆5221;后座6,是组设于二后车杆2中段间的后方,由后座架61、角度调整座62及后靠架63所组成;该后座架61是为一开口朝后斜设的形架杆,其前方固设于二后车杆2上段,而其末端则由一固定梢611将其与一ㄣ形架612连设,该ㄣ形架612的上端则固定于推杆3的中段;该角度调整座62是以一后连杆621的一端斜向固设于后车杆2中段内侧,且于该后连杆621另一端内侧亦固设一板块622,此板块622上端内侧固定于前述的固定梢611间,而其下方则预设一三段式的嵌孔6221,并于板块622内侧贴合固设一长板623,此长板623中段预设一长圆孔6231以固定梢611穿贯,又于该长板623下端外侧凸设一水平向的梢杆6232以穿贯板块622的嵌孔6221;该后靠架63是为一末端由二铆固杆631固设于长板623上段内侧的形架杆,其上方的铆固杆631突出于该后靠架63内侧,以一弹性元件632的上端钩设,另,该弹性元件632的下端则钩设于固定梢611。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收折操作时,本技术的整体构件连结精良,动作传导环环相扣,因此只须将推杆3上的扣拉件32往上扣拉,即可连动上连结座31脱离下连结座12而使推杆3与前车杆1形成断开状态(如图4所示),如此,即可下压扶手架4而带动推杆3一并移动,进而连动前、后车杆1、2彼此平行靠合,直到其二者完全并拢时即算完成收折的动作(如图5所示),由上述简单的操作能可轻松快速的将本技术三轮童车的体积大幅缩减至原来的一半,故而不仅方便消费者的搬运收藏,若按下扶手架4的弹性梢41则卸下该扶手架4,让整体长度缩短,方便制造业者的包装,达到节省包装材积的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公开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双人座三轮童车的骨架结构,主要是由二前车杆(1)、二后车杆(2)、二推杆(3)、一扶手架(4)、前座(5)及后座(6)所组成;前车杆(1),是为二斜向的杆体,其下端枢设有前轮(11);后车杆(2),是与前车杆(1)呈︿形设立的杆体,其下端枢设有后轮(21),而其上端则各枢设一∩形的跨接座(22);推杆(3),其下半端是穿设于前述跨接座(22)内而与后车杆(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全凯
申请(专利权)人:蔚冠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