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手把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05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弯手把改进结构,主要由上关节、下关节所构成;其中:上关节,由座体、上连接杆,若干上螺栓、弹性体,上枢接片所组成;下关节,由一座体、下连接杆、两下螺栓、两下枢接片所构成,据此组装成一折弯把手,其利于上、下连接杆在不使用器具时的折收,使器具收藏时不占空间,其组装与实施时,具有便利性以及实用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手把改进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折弯手把结构,尤指一种由上关节、下关节所构成的在推动推块以带动上螺栓压迫弹性体压缩后,使槽孔、卡掣槽、贯穿槽孔已脱离上螺栓卡固的折弯手把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惯用“婴儿网床的折合关节”,其中国台湾申请案号为088208316,其包括有一基座体、一按压块及二支撑座;其中:于基座体的二侧翼间具有一接合部,以令该基座体由断面观之形成一U形状,并将该按压块以可上下往覆动作、定位块呈枢接状态容置组立于二侧翼间,对该按压块的顶端设有一弹簧,再于接合部的中间处设立一开孔,开孔的二侧具有挡片,又于其二端处设以缺口,以供枢设于二侧翼间靠上端处的支架呈收折状态时的容置空间,虽然,其可让两杆件折收,然而,其关节处由众多零组件构成,于组设后关节处体积庞大,其有碍于美观,且组设过程繁杂,进而增加了制作成本,因此,使用者逐渐对于此类产品失去了喜爱,且造成使用者相当的困扰。有鉴于上述缺失弊端,本技术人认为其有急待改正的必要,遂以其从事相关产品设计制造的多年经验,及其一贯秉持具有的优良设计理念,针对以上不良处加以研究创作,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后,终推出本技术的折弯手把改进结构,以利使用者使用,其以更正优良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功效。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精简、组装更为方便、操作简单省时进而减少制造成本及利于物品收藏时不占空间的一种折弯手把改进结构。具体结构如下:一种折弯手把改进结构,主要由上关节、下关节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关节,为一座体,其上端具有一可容置上连接杆的上贯孔,且在连接杆上具有两贯穿孔,座体底部具有两夹凸块,所述夹凸块的一端具有一贯穿孔,另一端具有一贯穿槽孔,以及座体侧端具有一用于穿置上螺栓的穿孔及一贯孔,一上螺栓的两端固定有一推块;座体底部中间处具有一容室,该容室中容置有一弹性-->体;座体的旁侧具有一凸缘部,以及,贯穿槽孔具有一用于上枢接片固接定位的小凸块,并在上枢接片短边处的一侧具有固定孔,另一侧具有一槽孔,长边处具有两用于螺栓穿置定位的固定孔;下关节,为一座体,此座体下端具有一用于容置下连接杆的下贯孔,此下连接杆上具有两贯孔,且座体的旁侧中段处具有两用于下螺栓穿置定位的下贯穿孔;该座体的上端具有一卡掣块,该卡掣块的端侧具有一用于卡固上螺栓的卡掣孔,以及,该卡掣孔下端具有一用于座体限位的凸块,且卡掣块另一端侧具有一用于上螺栓穿置定位的固定孔;该座体的卡掣块两旁侧各具有一容室;两下枢接片枢接在该容室中,且下枢接片短边的侧端具有一固定孔,另一端侧具有一用于两上螺栓穿置定位的卡掣槽;下枢接片的长边具有两用于下螺栓穿置定位的下贯穿孔。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零件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所述关节的一对零件立体外观图。图3: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本技术组设于婴儿车的示意图。图5:本技术弯折的剖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弯折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折弯手把改进结构〔请参阅图1〕,主要由上关节1、下关节2所构成;其中:上关节1,指一略呈到T型的座体11,而此座体11的上端预设一上贯孔12,以容置上连接杆13,且在连接杆13上预设贯穿孔13A以及贯穿孔13B,以利将连接杆13定位,并于座体11底部预设两夹凸块14〔如图2所示〕,并于夹凸块14的一端预设一贯穿孔141,于另一端预设一贯穿槽孔142,以及座体11侧端预设穿孔15A与穿孔15B,以利上螺栓16A、上螺栓16B、上螺栓16C及上螺栓16D的穿设固定,且于上螺栓16B的两端固接一推块16E,以易推动螺上螺栓16B,又于座体11底部中间处预设一容室17,以容置一弹性体171,另外,于座体11的旁侧预设一凸缘部18,以及于贯穿槽孔142预设一小凸块19,以利上枢接片101固接定位,上枢接片101概呈倒T形的态样,并于短边处的一侧预设固定孔1011,另一侧预设一槽孔1012,长边处预设一固定孔1013、固定孔1014,以利螺栓穿设定位;-->下关节2,指一座体21,此座体21下端预设一下贯孔22〔如图5所示〕,以容置下连接杆23,于此下连接杆23上预设贯孔23A及贯孔23B,以利定位于座体21,且于座体21的旁侧中段处预设下贯穿孔24A、下贯穿孔24B,用以下螺栓25A、下螺栓25B穿设定位,又,于座体21的上端预接一卡掣块26,于卡掣块26的端侧预设一卡掣孔261,以卡固于上螺栓16B,及于卡掣孔261下端预接一凸块262,用于座体21的限位,且于卡掣块26另一端侧预设一固定孔263,予上螺栓16B穿设定位,另外,于座体21的卡掣块26两旁侧各预设容室27,以枢接两下枢接片28,概呈倒L形的态样,并于下枢接片28短边的侧端预设一固定孔28A,另一端侧预设一卡掣槽28B,予上螺栓16A、上螺栓16B穿设定位,而于下枢接片28的长边预设下贯穿孔28C、下贯穿孔28D,予下螺栓25A、下螺栓25B穿设定位。组设实施折弯手把改进结构时,首先〔请参阅图1〕,将下连接杆23置入下贯孔22,及下枢接片28置入容室27,再透过下螺栓25A穿设下贯穿孔24A、下贯穿孔28C、贯孔23A,以及下螺栓25B穿过下贯穿孔24B、下贯穿孔28D、贯孔23B,以将下连接杆23、下枢接片28固设于座体21,接续,将座体21的卡掣块26卡合于座体11的两夹凸块14间,此时,下枢接片28恰贴于夹凸块14的外侧,再把上枢接片101卡入凸缘部18内,以贴于小凸块19外侧,将上连接杆13置入上贯孔12,及将弹性体171置入容室17,接着,依序将上螺栓16C穿过固定孔1013、穿孔15A、贯穿孔13A,上螺栓16D穿过固定孔1014、穿孔15B、贯穿孔13B,上螺栓16A穿设固定孔1011、固定孔28A、贯穿孔141,上螺栓16B穿设于槽孔1012、卡掣槽28B、贯穿槽孔142,此时,螺栓16B迫压弹性体171,而弹性体171整体压缩于容室17内,最后,将推块16E固设于上螺栓16B,以成一折湾手把结构〔如图3所示〕;使用实施折弯手把结构改良时〔请参阅图4〕,首先,手把3固接于上连接杆13,下连接杆23连接于婴儿车的支撑杆4,以利婴儿车推行,当使用者要折收手把3时〔请参阅图5〕,将推动推块16E以带动上螺栓16B压迫弹性体171压缩,此时,槽孔1012、卡掣槽28B、贯穿槽孔142已脱离上螺栓16B的卡固,然后,即可弯折上连接杆13〔如图5、图6所示〕,反之,当使用者需要使用时,即可将上连接杆13往上扳动,直至上螺栓16B卡入槽孔1012、卡掣槽28B、贯穿槽孔142内,而由于弹性体171覆归作用,将上螺栓16B紧推入槽孔1012、卡掣槽28B、贯穿槽孔142内,其利于使用者推行婴儿车,因此,本技术具可令该折弯手把结构更为精简、组装-->更为方便、省时进而减少制造的成本,透过简易的操作即可将杆件折收,及具有利于物品收藏时不占空间等优点。本技术的折弯手把改进结构,其于上关节1、下关节2作为折弯手把结构的改进,具备新型专利要素及具有产业实用性。综上所述,当知本技术具有新颖性,且本技术未见的于任何刊物,符合专利法的规定。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手把改进结构,主要由上关节、下关节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上关节,为一座体,其上端具有一可容置上连接杆的上贯孔,且在连接杆上具有两贯穿孔,座体底部具有两夹凸块,所述夹凸块的一端具有一贯穿孔,另一端具有一贯穿槽孔,以及座体侧端具有一用于穿置上螺栓的穿孔及一贯孔,一上螺栓的两端固定有一推块;座体底部中间处具有一容室,该容室中容置有一弹性体;座体的旁侧具有一凸缘部,以及,贯穿槽孔具有一用于上枢接片固接定位的小凸块,并在上枢接片短边处的一侧具有固定孔,另一侧具有一槽孔,长边处具有两用于螺栓穿置定位的固定孔;    下关节,为一座体,此座体下端具有一用于容置下连接杆的下贯孔,此下连接杆上具有两贯孔,且座体的旁侧中段处具有两用于下螺栓穿置定位的下贯穿孔;该座体的上端具有一卡掣块,该卡掣块的端侧具有一用于卡固上螺栓的卡掣孔,以及,该卡掣孔下端具有一用于座体限位的凸块,且卡掣块另一端侧具有一用于上螺栓穿置定位的固定孔;该座体的卡掣块两旁侧各具有一容室;两下枢接片枢接在该容室中,且下枢接片短边的侧端具有一固定孔,另一端侧具有一用于两上螺栓穿置定位的卡掣槽;下枢接片的长边具有两用于下螺栓穿置定位的下贯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手把改进结构,主要由上关节、下关节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关节,为一座体,其上端具有一可容置上连接杆的上贯孔,且在连接杆上具有两贯穿孔,座体底部具有两夹凸块,所述夹凸块的一端具有一贯穿孔,另一端具有一贯穿槽孔,以及座体侧端具有一用于穿置上螺栓的穿孔及一贯孔,一上螺栓的两端固定有一推块;座体底部中间处具有一容室,该容室中容置有一弹性体;座体的旁侧具有一凸缘部,以及,贯穿槽孔具有一用于上枢接片固接定位的小凸块,并在上枢接片短边处的一侧具有固定孔,另一侧具有一槽孔,长边处具有两用于螺栓穿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全凯
申请(专利权)人:蔚冠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