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1179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它包括底杆、与底杆相铰接的推杆套,底杆上还铰接有滑套,滑套中自滑套上方插入可沿滑套的中心线滑动的杠杆,杠杆的上端部与推杆套相铰接,滑套、推杆套、底杆三者的中心线在儿童推车的中心平面上的投影亮亮相交构成一三角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折叠的儿童推车,打开状态,杠杆滑进滑套内,滑套、底杆和推杆套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折叠状态,杠杆滑出滑套,推杆滑进推杆套内,杠杆、滑套、推杆套均收拢于底杆的一侧并与底杆大致平行,该可折叠的儿童推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也较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的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餐椅。技术背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推车车架、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的底前部的前轮,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的底后部的后轮,所述的推车车架可折叠。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包含的杆件很多,结构也很复杂,则生产制造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它包括底杆、与底杆相铰接的推杆套,底杆上还铰接有滑套,滑套中自滑套上方插入可沿滑套的中心线滑动的杠杆,杠杆的上端部与推杆套相铰接,滑套、推杆套、底杆三者的中心线在儿童推车的中心平面上的投影两两相交构成一三角形。进一步地,设置于推杆套上设置有子推杆套上方插入并可沿推杆套的中心线滑动的推杆,推杆滑出推杆套。更进一步地,底杆、推杆套、滑套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优选地,在推杆套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枝杆,枝杆分别与推杆套相铰接。更优地,杠杆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曲杆,曲杆分别与杠杆相铰接,曲杆的底端连接车轮。进一步地,滑套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滑套的下端部相铰接, 另一端与其位于滑套同一侧的曲杆相铰接。更进一步地,底杆下方设有轮子。优选地,推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的中心线与底杆和滑套的中心线分别垂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折叠的儿童推车,第一工作状态即打开状态,杠杆滑进滑套内,滑套、底杆和推杆套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同时曲杆和支撑杆相对滑套展开,在推车的左右两侧构成支撑,这使推车打开时结构稳定;第二工作状态即折叠状态,杠杆滑出滑套,推杆滑进推杆套内,杠杆、滑套、推杆套均收拢于底杆的一侧并与底杆大致平行,同时曲杆和支撑杆也收拢于滑套的两侧并带动后轮也收拢于滑套两侧以节省空间,该可折叠的儿童推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也较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侧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过渡时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技术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过渡时的侧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附图6为本技术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侧视图。图中标号为1、底杆;2、推杆套;3、推杆;4、滑套;5、杠杆;6、枝杆;7、曲杆;8、支撑杆;9、拉杆; 91、拉杆套;92、伸缩杆;10、轮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从附图1至附图6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即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它包括底杆1、推杆套2、推杆3、滑套4、杠杆5。底杆1、推杆套2、推杆3、滑套4以及杠杆5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设为第一平面。如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底杆1、推杆套2、滑套4三者的中心线在儿童推车的中心平面M上的投影两两相交构成一三角形,且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平面M即为上述的第一平推杆套2的一端与底杆1相铰接,另一端与推杆3的一端相滑动连接,推杆3位于推杆套2内且可沿推杆套2的中心线滑入和滑出推杆套2。滑套4的一端与底杆1相铰接, 另一端与杠杆5的一端相滑动连接,杠杆5位于滑套4内且可沿滑套4的中心线滑入和滑出滑套4,杠杆5的另一端与推杆套2的与推杆3相连接的一端相铰接。设定儿童推车正常使用时的行进方向为前方,滑套4与底杆1的铰接点位于推杆套2与底杆1的铰接点的后方。推杆3的上端部,即推杆3的与推杆套2相连接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固定有拉杆 9,拉杆9的中心线与底杆1和滑套4的中心线分别垂直。本实施例中的拉杆9为可伸缩式, 它包括固定于推杆3上的拉杆套91和设置于拉杆套两端的伸缩杆92,伸缩杆91可沿拉杆套91的中心线滑入和滑出拉杆套91。当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可将伸缩杆 92推入拉杆套92内以节省空间。杠杆5左右两侧对称地各设有一曲杆7,两个曲杆7分别与杠杆5的上端部相铰接,即杠杆5的与推杆套2相铰接的一端。两个曲杆7和杠杆5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设为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平面相垂直。两个曲杆7的下端部各设有一轮子 10。滑套4左右两侧对称地各设有一支撑杆8,两个支撑杆8的一端分别与滑套4的下端部相铰接,即滑套4的与底杆1相铰接的一端,两个支撑杆8的另一端与其位于滑套4同一侧的曲杆7相铰接。支撑杆8的中心线位于第二平面内。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即打开状态,推杆3 滑出推杆套2,杠杆5滑进滑套4内,推杆套2和滑套4相对于底杆1展开,同时,曲杆7相对杠杆5展开,支撑杆8相对滑套4展开并在滑套4和曲杆7之间构成支撑,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支撑杆8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呈一直线并与底杆1相垂直。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当可折叠的儿童推车从第一工作状态向第二工作状态转换时,向下推推杆3使其相推杆套2内滑动,同时将推杆3向前推动,使其向前转动,推杆2 带动推杆套2向底杆1收拢,在推杆套2的带动下,杠杆5滑出滑套4,并且杠杆5和滑套4 一同向前转动(即底杆1收拢),在杠杆5的拉动下,曲杆7和支撑杆8 一同向杠杆5 (和滑套4)收拢。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二工作状态下,即折叠状态,推杆 3基本全部滑进推杆套2内,杠杆5基本滑出滑套4,推杆套2和滑套4相对于底杆1收拢, 同时,曲杆7相对于杠杆5收拢,支撑杆7相对于滑套4收拢。推杆套2上还设有两个枝杆6,两个枝杆6对称地设置在推杆套2的左右两侧,连个枝杆6分别与推杆套2相铰接,当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枝杆6相对推杆套2展开并与推杆套2相垂直,展开的两个枝杆6呈“V”字形,当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枝杆6分别收拢于推杆套2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当儿童推车在两个工作状态转换时,两个枝杆6的展开与收拢可分别单独手动操作,也可在枝杆6与推杆套2的连接处设置联动装置,操作时只需转动其中一个枝杆6,另一个枝杆6可随之对称地等角度转动,还可以再枝杆枝杆6与推杆套2的连接处设置另一联动装置,当向前转动推杆3时,枝杆6会自动向推杆套2收拢。底杆1的底前方也设有轮子10,为前轮,前面所描述的曲杆7底部的轮子10为后轮。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杆(1)、与所述底杆(1)相铰接的推杆套(2),所述的底杆(1)上还铰接有滑套(4),所述的滑套(4)中自滑套(4)上方插入可沿滑套(4)的中心线滑动的杠杆(5),所述杠杆(5)的上端部与所述推杆套(2)相铰接,滑套(4)、推杆套(2)、底杆(1)三者的中心线在儿童推车的中心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高军郭剑钊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