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327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轮,包括:轮辋;轮毂,所述轮毂设在所述轮辋内;和多个轮辐,多个所述轮辐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且每个所述轮辐沿所述轮毂的径向延伸,每个所述轮辐的第一端与所述轮辋的内周面相连且每个所述轮辐的第二端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相连,其中,每个所述轮辐内具有沿所述轮毂的径向延伸的通道,所述通道的第一端向外贯通所述轮辋,所述通道的第二端邻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可以干涉轮胎空腔内的空气运动方式,阻碍了空腔内驻波的产生,最终达到降低空腔噪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计汽车
,特别是设计一种车轮
技术介绍
空腔噪声产生的基本原理如下:轮胎与轮辋所围成的空腔受到来自路面的持续激励,引发了空腔内部空气的共振,产生驻波,这种驻波带来的振动作用在轮辋上,并通过轮辋传递到轮轴上,进而通过车身等其他部位传递到驾驶室内,形成噪声,因而被称为空腔噪声,这种噪声的频率主要集中在 200Hz-250Hz 之间。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1.添加吸声材料,在轮胎内壁、轮辋内壁或轮胎空腔内添加吸声材料,利用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来达到降低空腔噪声的目的。2.添加霍姆赫兹共振器,在轮胎内壁或轮辋内壁上添加霍姆赫兹共振器,基于共振降噪的原理达到降低轮胎空腔噪声的目的。3.在轮胎内壁或轮辋内壁添加或设置凸起,进而通过改变轮胎空腔的截面形状达到降低空腔噪声的目的。4.在轮胎空腔内设置隔断,使轮胎内的环状空腔被分割为独立的小空腔,从而起到降噪效果。5.通过改变轮辐的构造,进而改变车轮的固有频率,使车轮的固有频率与空腔的一阶共振频率区别开,从而起到降噪效果。现有的解决轮胎空腔噪声的技术方法均存在各自不同的缺点和问题,如不易安装和维护、降噪效果差、不易制造、成本较高等;这些缺点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1.无论是向轮胎空腔内、轮胎内壁还是轮辋内壁上添加吸声材料,都会对轮胎的散热造成不良影响;且吸声材料的添加可能会影响轮胎的气密层性能或影响轮胎在轮辋上的安装位置;另外,由于吸声材料是放置在轮胎空腔内的,也导致了维护和更换的困难。2.霍姆赫兹共振器的降噪频带比较窄,仅能降低特定频率的噪声,降噪效果一般;不易安装,作为附属物添加到车轮上时,容易对车轮本身的动平衡造成影响;在轮胎内壁上设置霍姆赫兹共振器则会有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3.改造轮胎结构的做法——如在轮胎内壁设置规则或不规则的凸起,或在轮辋内壁上添加凸起,这种方法的降噪效果比较差;且制造工艺复杂,在轮胎内壁或轮辋内壁添加凸起的做法极难实现,不利于规模应用。4.在轮胎空腔内添加各种形式的软隔断,希望在轮胎滚动时,利用这些隔断将轮胎的空腔强制分离为几个孤立的小空腔,借此达到降噪的效果。但由于这些隔断装置占据了轮胎内部的一些空间,将导致轮胎安装困难,且由于这些隔断装置被安装在轮胎内部,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及日常维护工作。5.另外还有些方法是通过改变轮辐的结构形式,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改变车轮的固有频率,将其固有频率与轮胎空腔的一阶固有频率调开,进而达到降噪效果。但这种方法的降噪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也未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以使轮胎空腔内的空气运动方式发生改变、阻碍轮胎空腔内的驻波产生,进而可以达到降低空腔噪声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包括:轮辋;轮毂,所述轮毂设在所述轮辋内;和多个轮辐,多个所述轮辐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且每个所述轮辐沿所述轮毂的径向延伸,每个所述轮辐的第一端与所述轮辋的内周面相连且每个所述轮辐的第二端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相连,其中,每个所述轮辐内具有沿所述轮毂的径向延伸的通道,所述通道的第一端向外贯通所述轮辋,所述通道的第二端邻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轮,每个轮辐内具有沿轮毂的径向延伸的通道,通道的第一端向外贯通轮辋,通道的第二端邻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通过对车轮结构的上述调整,可以干涉轮胎空腔内的空气运动方式,阻碍了空腔内驻波的产生,最终达到降低空腔噪声的效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轮毂的侧壁内形成有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延伸的环形腔道,所述通道的第二端贯通所述轮毂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环形腔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多个所述轮辐的第一端沿所述轮辋的内周面的周向间隔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多个所述轮辐的第二端沿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的周向间隔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多个所述轮辐的第二端沿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的紧密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在所述轮毂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通道的截面积由所述通道的第一端向所述通道的第二端依次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通道沿所述轮毂的径向的任一截面均为长圆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通道沿所述轮毂的径向的任一截面均为圆形。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车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车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轮,包括:轮辋1,轮毂2和多个轮辐3。具体第说,轮毂2设在轮辋I内。多个轮辐3沿轮毂2的周向分布且每个轮辐3沿轮毂2的径向延伸。每个轮辐3的第一端与轮辋I的内周面相连且每个轮辐3的第二端与轮毂2的外周面相连。其中,每个轮辐3内具有沿轮毂2的径向延伸的通道31。通道31的第一端向外贯通轮辋1,通道31的第二端邻近轮毂2的外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轮,每个轮辐内具有沿轮毂的径向延伸的通道,通道的第一端向外贯通轮辋,通道的第二端邻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由此在车轮的轮辐上形成空腔,通过对车轮结构的上述调整,可以干涉轮胎空腔内的空气运动方式,阻碍了空腔内驻波的产生,最终达到降低空腔噪声的效果。有利地,轮毂2的侧壁内形成有沿轮毂2的周向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轮毂,所述轮毂设在所述轮辋内;和多个轮辐,多个所述轮辐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分布且每个所述轮辐沿所述轮毂的径向延伸,每个所述轮辐的第一端与所述轮辋的内周面相连且每个所述轮辐的第二端与所述轮毂的外周面相连,其中,每个所述轮辐内具有沿所述轮毂的径向延伸的通道,所述通道的第一端向外贯通所述轮辋,所述通道的第二端邻近所述轮毂的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宝危银涛周福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