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674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包括:连接帽、连接管以及吊具。所述连接帽其上设置有至少一通孔,用以供提升装置的钢丝线穿过而固定在连接帽上。所述连接管的上部固定在所述连接帽的下部,其下部设置有安装槽或安装孔。所述吊具通过所述安装槽或安装孔与所述连接管的下部相固定,所述吊具上设置有吊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装置的联接器能够实现提升装置与推进器联接,且能够在狭小的导向管中穿行,进而实现推进器的安装到位,其结构特殊,直径小,易拆卸,是卸扣等联接装置无法替代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工推进器安装领域,特别涉及提升装置的联接器
技术介绍
海洋平台的建造过程中,大型推进器安装往往采用水下安装方式,其安装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建造周期和动力定位精度。通常的大型推进器安装采用如下两种形式:1、一种是利用浮吊、驳船、甲板吊,加上几个拖轮辅助实现安装,但这种安装形式需要在水深较深的深海进行,安装工况差,难度大,安全系数小,安装精度低;2、另一种是在一定水深的港池内,利用液压提升装置将推进器安装到钻井平台的底部。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装置如何实现与推进器的联接并且确保联接的可靠性很关键。现有提升装置底部通常设有三根钢丝线,这三根钢丝线穿过提升装置下方的导向管后需要通过卸扣与连于推进器的吊带连接,该钢丝线连接吊带后依然需要通过提升装置下方的导向管。由于提升装置下方的导向管直径通常在Φ160_以内,通用的卸扣连接装置很难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可在港池内将推进器安装到钻井平台的底部,该联接器具有承载能力强,较同载荷的卸扣体积小,能够在狭小空间串行,可以将钢丝线和吊带联接后顺利通过提升装置下方的导向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包括:连接帽、连接管以及吊具。所述连接帽其上设置有至少一用以供提升装置的钢丝线穿过的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上部固定在所述连接帽的下部,其下部设置有安装槽或安装孔。所述吊具通过所述安装槽或安装孔与所述连接管的下部相固定,所述吊具上设置有吊孔。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帽的顶端呈锥形。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帽下部的外周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管的靠近顶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配合螺纹,以将所述连接管螺固在所述连接帽上。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帽与所述连接管的交接处形成有自外侧面向内凹陷的螺孔,所述螺孔配合有螺钉以防止所述连接帽和所述连接管之间螺纹松退。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安装槽为U型槽,且数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连接管下部相对的两侧。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吊具具有一主板,所述吊孔开设于所述主板上,所述主板插设于两安装槽中并与槽壁相焊。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吊具的主板的两侧均设有环绕吊孔的加强圈。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吊具的主板的外侧壁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平齐,所述连接帽外侧壁不超出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吊孔为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四周设置倒角圆滑过渡。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提升装置用以提升钻井平台或船舶上的推进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升装置的联接器能够实现提升装置与推进器联接,且能够在狭小的导向管中穿行,进而实现推进器的安装到位,其结构特殊,直径小,易拆卸,是卸扣等联接装置无法替代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在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联接器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联接器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在非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联接器的侧视图。图6是图4所示的联接器的连接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联接器的连接帽的俯视图。图8是图4所示的联接器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联接器的连接管的侧视图。图标记说明如下:1、联接器;11、连接帽;111、通孔;112、螺纹;113、螺孔;114、螺钉;12、连接管;121、安装槽;122、配合螺纹;13、吊具;131、吊孔;132、主板;133、加强圈;2、导向管;3、推进器;4、钻井平台;5、提升装置;6、钢丝线;7、限位件;8、吊带。【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可在港池内将推进器安装到钻井平台的底部,该联接器具有承载能力强,较同载荷的卸扣体积小,能够在狭小空间串行,可以将钢丝线和吊带联接后顺利通过提升装置的导向管。以下对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联接器的结构和功能作出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的提升装置的联接器I包括:连接帽11、连接管12以及吊具13。提升装置5用以提升钻井平台4或船舶上的推进器3。连接管12、连接帽11和吊具13的最大宽度均小于160mm。继续参阅6和图7,连接帽11其上设置有至少一通孔111,用以供提升装置5底部的钢丝线6固定于其中。连接帽11的顶端呈锥形,便于进入提升装置5下方的导向管2并向上提升。通孔111贯通连接帽11。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1的数目为三个以匹配于提升装置5的三根钢丝线6,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111的数目可以不为三个,通孔111的数目可根据提升装置5的钢丝线6的数目进行增减。提升装置5底部的钢丝线6的下端向下穿出于通孔111,且下端固设有限位件7,限位件7的最大宽度大于通孔111的内径以防止钢丝线6脱离通孔111。连接帽11下部的外周设置有螺纹112。继续参阅8和图9,连接管12的上部固定在连接帽11的下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2的靠近顶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配合螺纹122,以将连接管12螺固在连接帽11上。连接管12的下部设置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位于连接管12下部相对的两侧,安装槽121为U型槽。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管12的下部也可不设置有安装槽121,取而代之的是,连接管12的下部也可设置有与安装槽121相类似的安装孔。连接帽11与连接管12的交接处形成有自外侧面向内凹陷的螺孔113,螺孔113配合有螺钉114以防止连接帽11和连接管12之间螺纹松退。吊具13通过安装槽121或安装孔与连接管12的下部相固定,吊具13上设置有吊孔131以供与推进器3相连的吊带8悬挂。吊孔131为矩形孔,矩形孔四周设置倒角圆滑过渡,以避免有尖锐部位割伤吊带8。吊具13具有一主板132,吊孔131开设于主板132上,主板132插设于两安装槽121中并与槽壁相焊。吊具13的主板132的两侧均设有环绕吊孔131的加强圈133。吊具13的主板132的外侧壁与连接管12的外壁平齐,连接帽11外侧壁不超出连接管12的外壁。本实施例的提升装置5的联接器I能够实现提升装置5与推进器3联接,且能够在狭小的导向管2中穿行,进而实现推进器3的安装到位,其结构特殊,直径小,易拆卸,是卸扣等联接装置无法替代的。虽然已参照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技术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帽,其上设置有至少一用以供提升装置的钢丝线穿过的通孔; 连接管,其上部固定在所述连接帽的下部,其下部设置有安装槽;以及, 吊具,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管的下部相固定,所述吊具上设置有吊孔。2.如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装置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帽,其上设置有至少一用以供提升装置的钢丝线穿过的通孔;连接管,其上部固定在所述连接帽的下部,其下部设置有安装槽;以及,吊具,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连接管的下部相固定,所述吊具上设置有吊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侠未俊丰王树青刘淑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