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车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74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捕车器具,属矿山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用于绞车跑车时抓捕绞车。构成中有底板,底板上对称分布斜齿柱,底板底部有链索孔、顶部有钢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钢索孔挂接在绞车上,在绞车出现断绳跑车事故时可通过斜齿柱插入巷道中枕木的方式阻止绞车跑车,从而实现对绞车的抓捕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极其简便的器具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捕车方式,适宜作为煤矿巷道中绞车跑车时的捕车器具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并中绞车等跑车时的捕抓器具,属绞车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斜井运输巷道多属人员行走和绞车运输混合使用的巷道,绞车运输系统中的安 全保护缺少人机闭锁和有效抓捕跑车的装置,绞车运输中出现断绳跑车事故时会造成人 员伤亡,这种现象时有发生,研制绞车跑车时的捕抓器具,防范跑车时导致的人员伤害, 已成煤矿斜井运输巷道安全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车器具,该器具在绞车断绳跑车时应能抓捕住矿车,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种捕车器具,构成中有底板,底板上称分布斜齿柱,底板底部两端有链索孔、顶 部有钢索孔。上述捕车器具,所述斜齿柱相对底板板面的的倾斜角度为30° 45° ,两斜齿柱之 间的间距为130 180mm。本技术通过钢索孔挂接在绞车上,在绞车出现断绳跑车事故时可通过斜齿柱插 入巷道中枕木的方式阻止绞车跑车,从而实现对绞车的抓捕功能;本技术以极其简 便的器具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捕车方式,适宜作为煤矿巷道中绞车跑车时的捕抓器具 使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1一底板、2—斜齿柱、3—链索孔、4一钢索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本技术构成中有底板l,底板1上左右对称间隔分布斜齿柱2,两斜 齿柱2好似牛头上的犄角,可俗称为牛头式捕车器。底板1的顶部有钢索孔4、底部两端 有链索孔3。两斜齿柱2插装在底板1上匹配设置的斜孔中,然后通过焊接将斜齿柱牢固 的固定在底板上。仍参阅附图。斜齿柱2相对底板1板面的倾斜角度宜为30° ,两斜齿柱2之间的间 距宜为150隱。仍参阅附图。本技术使用时,使底板1顶部的钢索孔4通过卡缆与绞车钢丝绳 连接,使底板1底部两端的链索孔3通过卡缆和大链条与矿车挂钩连接,当绞车运输中 出现断绳跑车事故时,牛头式捕车器随之下落,两只斜齿柱2与巷道中的特制枕木接触、 并随绞车的继续下行插入到枕木之中,实现阻止绞车下落的捕车功用。权利要求1. 一种捕车器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中有底板,底板上对称分布斜齿柱,底板底部两端有链索孔、顶部有钢索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车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柱相对底板板面的 的倾斜角度为30。 45° ,两斜齿柱之间的间距为13Q 180咖。专利摘要一种捕车器具,属矿山安全保护装置
,用于绞车跑车时抓捕绞车。构成中有底板,底板上对称分布斜齿柱,底板底部有链索孔、顶部有钢索孔。本技术可通过钢索孔挂接在绞车上,在绞车出现断绳跑车事故时可通过斜齿柱插入巷道中枕木的方式阻止绞车跑车,从而实现对绞车的抓捕功能;本技术以极其简便的器具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捕车方式,适宜作为煤矿巷道中绞车跑车时的捕车器具使用。文档编号B61K7/16GK201257973SQ200820078400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何小群, 张晓旺, 张晓明, 王满福, 韩建国 申请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与控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车器具,其特征在于,构成中有底板[1],底板[1]上对称分布斜齿柱[2],底板[1]底部两端有链索孔[3]、顶部有钢索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群王满福韩建国张晓明张晓旺
申请(专利权)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与控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