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栋专利>正文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由插秧机本体和秧苗装置构成。本体结构:前部上仰的托板上安装具有秧苗出口装置的托架。托架连接在具有推把和手柄的横杠上。横杠两端有连接板。托板下面有犁头和合垄器。秧苗槽放在托架上。秧苗盘由盘底、盘盖和等距连接线构成。盘底上均布半球形育苗槽和通气泄水孔,育苗槽中放置等距连接线。两育苗槽间等距连接线折叠放置。盘盖上均布与盘底上半球形育苗槽一一对应的圆形筒。盘盖扣在盘底上。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插秧速度快,质量好,缓苗快,垄株规范。不耗能源,价格低,每亩可增产水稻30公斤。适合大、中、小块稻田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机械插秧机与育苗装置
,特别是人力水稻插秧机本体与专用秧苗装置相结合的

技术介绍
目前,动力水稻插秧机已经在一些地区推广使用,发展也比较快。与人工插秧相比,其优点是,省工省力,工作效率高,质量好。其不足之处是,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高,消耗能源,且不适合中小块稻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由水稻插秧机本体和与之配套的秧苗装置构成。二者必须配套使用。秧苗装置即具有等距连接线的专用秧苗盘。插秧机本体结构:前部上仰的托板上面安装具有秧苗出口装置的托架,秧苗盘放在托架上。托架连接固定在具有推把及其手柄的横杠上,构成托架组。托架两端具有可连接托架组的连接板。托板下面装有犁头,犁头的后面为两侧下翻边的合垄器。秧苗盘由盘底,盘盖和秧苗等距连接线构成。盘底上均布半球形育苗槽和通气泄水孔。育苗槽中放置等距连接线,相邻两育苗槽中的等距连接线折叠放置。盘底中各育苗槽中的等距连接线为一条串连线。盘盖上均布与盘底上半球形育苗槽一一对应的圆形筒,盘盖扣在盘底上。-->使用方法,在每个半球形育苗槽底部放置接线,相邻两育苗槽的连接线折叠放置。两育苗槽间连接线的长短依秧苗株距而定。盘盖扣在盘底上,从盘盖圆形筒向盘底的连接线上加营养土,营养土上面放3—4粒稻种,再加营养土,之后浇水。以后根据需要多次喷水。由通气泄水孔通空气、泄出多余的水。秧苗育成即可插秧。每批可育多个秧苗盘。秧苗盘置于插秧机本体上的托架上,抽出秧苗盘中等距连接线末端,经三角形秧苗出口拉出,系在固定杆上,固定杆插入水田一端,推动插秧机前行,托板下面的分泥犁头将其犁出一道沟,秧苗盘中根部成泥球的秧苗被插入沟中,随后由犁头后面具有下翻边的合垄器将秧苗埋入泥土中。插完一盘,再换一盘。因为育苗槽中稻种生根后根须与等距连接线交织在一起,外面包有营养土形成的泥球,插秧时不露根。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插秧速度快、质量高,缓苗快,垄株规范,价格低,不消耗能源。实验表明:每亩可增产30公斤水稻。适用于大、中、小块稻田插秧之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犁头与合垄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托架与横杠连接示意图。图4为秧苗盘盘底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剖面图。图6为秧苗等距连接线布置图。图7为秧苗盘盘盖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剖面图。-->1—托板,2—托架,3—犁头,4—合垄器,5—秧苗出口装置,6—推把,7—手柄,8—连接板,9—秧苗盘,10—横杠,11—育苗槽,12—通气泄水孔,13—等距连接线,14—圆形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由水稻插秧机本体和与之配套的秧苗盘构成。插秧机本体的结构:前部仰起的托板1上面安装具有秧苗出口装置5的托架2。秧苗盘9放在托架2上,托架2连接固定在具有推把6及其手柄7的横杠10上,构成托架组。横杠10两端具有可连接托架组的连接板8。托板1下面装有犁头3,犁头3后面为两侧向下翻边的合垄器4。如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秧苗盘9由盘底、盘盖和秧苗等距连接线13构成。盘底上均布半球形育苗槽11和通气泄水孔12。育苗槽11内放置等距连接线13,两育苗槽之间的等距连接线13折叠放置,两育苗槽之间等距连接线长度由插秧时株距长短而定。整个育苗盘的等距连接线为一条串连线。盘盖均布与盘底上半球形育苗槽一一对应的圆形筒14。盘盖扣在盘底上。插秧机本体材质为钢材。等距连接线为可降解塑料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由行走部分和插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由插秧机本体和与之配套的秧苗盘(9)组成, 插秧机本体的结构是:前部仰起的托板(1)上面安装具有秧苗出口装置(5)的托架(2),秧苗盘(9)放在托架(2)上,托架(2)连接固定在具有推把(6)及其手柄(7)的横杠(10)上,构成托架组,横杠(10)两端具有可连接托架组的连接板(8),托板(1)下面装有犁头(3),犁头(3)后面为两侧向下翻边的合垄器(4), 秧苗盘(9)由盘底、盘盖和秧苗等距连接线(13)构成,盘底上均布半球形育苗槽(11)和通气泄水孔(12),育苗槽(11)中放置等距连接线(13),两育苗槽之间等距连接线(13)折叠放置,盘底上全部育苗槽中的等距连接(13)为一条串连线,盘盖上均布与盘底半球形育苗槽(11)一一对应的圆形筒(14),盘盖扣在盘底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力水稻插秧机,由行走部分和插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由插秧机本体和与之配套的秧苗盘(9)组成,插秧机本体的结构是:前部仰起的托板(1)上面安装具有秧苗出口装置(5)的托架(2),秧苗盘(9)放在托架(2)上,托架(2)连接固定在具有推把(6)及其手柄(7)的横杠(10)上,构成托架组,横杠(10)两端具有可连接托架组的连接板(8),托板(1)下面装有犁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