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德军专利>正文

自动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其两侧设置有行走轮,在该机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和由该动力装置驱动的传动机构,以及分秧单元和插秧单元;    所述分秧单元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箱体,在该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该插秧机行走方向相同的开槽,每一个开槽部位安装有略高于箱体上表面的循环传送带,而在该循环传送带的端部安装有由竖轴限定的间隔式导秧盘;    所述插秧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间隔式导秧盘下部的插秧器,该插秧器具有用于接收秧禾并将其送到指定位置的输秧构件和安装在该输秧构件下端的并在外力作用下沿其轴向移动冲穴构件;    所述传动机构具有通过传送带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并带有转动轴的主传动轮和为所述分秧单元中的循环传送带和竖轴提供转动力的分秧传动组件,以及为插秧单元的冲穴构件提供竖向往复直线运动力的插秧传动组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插秧机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的农机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插秧机。
技术介绍
:对于稻苗或类似的农作物在插秧或种植时,需要将秧禾的根部栽植在地下预定的深度,且秧禾间还需要间隔预定距离,这些约束条件给机械化插秧带来一定困难。故传统的插秧方式均采用人工操作,而人工栽植的效率非常低,同时还会因秧苗栽植的深浅不同而出现漂秧和间距不均匀等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多种类型的机械插秧机。使用机械插秧机种植秧苗,其种植深度和间距基本上能达到要求,且基本上不出现漂秧现象。如中国专利2598318号公告的名称为“自动插秧机”就是一种机械式插秧机。该种插秧机采用一个船板,在该船板的上方固定安装一个机架,机架上固接一对扶手和安装一个可左右移动的框架,框架上至少安装两组以上可纵向滑动的夹秧件,在该机架的一侧的横向排列地还安装有至少两个以上的且使秧苗加速下落的加速装置,以及驱动各加速装置及与各加速装置对应的夹秧件的驱动机构。该插秧机虽能实现快速插秧,但该插秧机的零部件较多,制作工艺及结构都很复杂,制作成本较高,故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不宜普及。另外,CN2545807Y还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水稻插秧机”机械式插秧机,其结构为具有车体、发动机及插机体,其连接关系为:发动机传动轮顺序与过桥轮及曲轴杆传动轮连接传动,其秧苗箱侧壁动配合连接固定拨杆,通过拨杆的上下运动,可带动插秧杆上下进行插秧动作,在秧苗箱内的下部,若干个秧苗翻动辊纵向的安装在其间进行翻苗落苗,秧苗通过下滑道同步被插秧杆插入田中。相对来说,该插秧机的结构相对简单,但每次只能实现单排插秧,其插秧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多排插秧方式提高效率且结构相对简单的自动插秧机。本技术所提出的自动插秧机包括:机架,其两侧设置有行走轮,在该机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和由该动力装置驱动的传动机构,以及分秧单元和插秧单元;所述分秧单元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箱体,在该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该插秧机行走方向相同的开槽,每一个开槽部位安装有略高于箱体上表面的循环传送带,而在该循环传送带的端部安装有由竖轴限定的-->间隔式导秧盘;所述插秧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间隔式导秧盘下部的插秧器,该插秧器具有用于接收秧禾并将其送到指定位置的输秧构件和安装在该输秧构件下端的并在外力作用下沿其轴向移动冲穴构件;所述传动机构具有通过传送带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并带有转动轴的主传动轮和为所述分秧单元中的循环传送带和竖轴提供转动力的分秧传动组件,以及为插秧单元的冲穴构件提供竖向往复直线运动力的插秧传动组件。所述的机架具有一个带有台阶的矩形框,该矩形框的一部分用于安装动力装置,另一部分用于安装箱体,在矩形框的中部并靠近动力装置的部位依次安装有长度略大于箱体宽度的铲刮板和由位于矩形框两长边上的一对支架限位的长轴。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开槽是一排相互平行的矩形开槽,在每一个矩形开槽部位均安装有由主动轴和从动轴限定的循环传送带,且在箱体上并靠近铲刮板一侧安装有周边带有弧形凹槽的并由竖轴限定的间隔式导秧盘,在循环传送带靠近间隔式导秧盘的部位设置有用于分离秧禾的隔板。所述间隔式导秧盘具有至少4个弧形凹槽。所述输秧构件具有梯形漏斗和设置在该梯形漏斗下方且底部区域带有弹性夹秧爪的空心管件;所述冲穴构件具有可套在该空心管件外径上的且在外力作用下能上下往复移动的滑动套,该滑动套的侧部设置有径向突出于其外径的连接耳,而其下部设置有间隔一定距离的轴向冲穴爪。所述动力装置具有一个发动机和由该发动机驱动的多级变速器,该变速器的一端具有一根输出轴。所述传动轴沿着箱体的横向设置,在该转动轴上设置有通过传送带控制循环传送带的主动轴转动的分秧轮和与间隔式导秧盘数量相同的伞形齿轮,以及用于控制滑动套动作的插秧齿轮。所述竖轴一端固定在间隔式导秧盘的中心位置,另一端安装有与伞形齿轮相啮合的从动伞形齿轮。所述插秧齿轮与一个从动插秧齿轮相啮合,在该从动插秧轮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杆构件,而在所述滑动套的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二连杆构件,且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的自由端均与长轴活动连接。本技术所提出的自动插秧机采用循环传送带送秧,通过隔板和间隔式导秧盘分秧,并由插秧构件插秧,这些部件按照预定规则协调动作,不仅可大大地提高插秧速度,而且被插入秧禾的间隔和深度均非常准确,不会出现漏秧和漂秧等现象;同时,循环传送带和间隔式导秧盘可并排设置多个,故该种结构的插秧机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该插秧机的-->传动机构由杆件和齿轮等构成,所以,其制作成本相对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式插秧机较低,制造工艺也较简单。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插秧机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输秧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中传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该图给出本技术所提出的插秧机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该自动插秧机包括两侧设置有行走轮11的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动力装置2、传动机构3、分秧单元4和插秧单元5。所述的机架1具有一个台阶式矩形框13,在机架1的一个端部安装有一个扶手12,在远离扶手12部位的两侧安装有周边带肋棱的行走轮11,机架1的中部且靠近行走轮11部位横向安装有外观近似于“L”形的铲刮板14。在机架1上部的一端有动力装置2,其中部设置有由一对支耳15限定位置的长轴16,其另一端上设置有一个用于盛装传动机构3的箱体41,箱体41的上表面设置有分秧单元4,箱体41靠近长轴16的侧面上设置有插秧单元5。所述动力装置2具有一个发动机和由该发动机驱动的多级变速器,该变速器的一端具有一根输出轴(因动力装置2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没有给出具体结构)。分秧单元4具有设置在箱体41的上表面与该插秧机行走方向相同的四个相互平行的开槽42,开槽42的形状为长方形或矩形,每个开槽42部位均安装有略高于箱体41上表面的一条循环传送带43,循环传送带43的长、宽均小于开槽42的长、宽。每个循环传送带43的端部均设置有由一个竖轴44限定的间隔式导秧盘45,共四个间隔式导秧盘45,每个间隔式导秧盘45的周连带有四个弧形凹槽46,竖轴44一端固定在间隔式导秧盘45中间,另一端设置有一个从动伞形齿轮47。参见图2,该插秧机设置有四个插秧单元5,每个插秧单元5具有一个设置在间隔式导秧盘45下部的插秧器51,每个插秧器51由用于接收秧禾并将秧禾送到指定位置的一个输秧构件52和安装在输秧机构52下端的并在外力作用下沿其轴向移动的一个冲穴构件53;输秧构件52具有一个梯形漏斗521,梯形漏斗521下方设置有一个空心管件522,空心管件522的底部区域设置有四个相隔90度的弹性夹秧爪523;冲穴构件53具有一个可套在空心管件522外径上的滑动套531,滑动套531的侧部设置有一个径向突出于其外径的连接耳532,滑动套531的下部设置有相隔90度且连续的三个冲穴爪533,每个冲穴爪533均位于两个弹性夹秧爪523空隙位-->置处。参见图3,传动机构3具有一个转动轴31和装在转动轴31上的主传动轮32,以及为分秧单元4的循环传送带43和竖轴44上的间隔式导秧盘45提供转动力的分秧传动组件33,分秧传动器件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其两侧设置有行走轮,在该机架上安装有动力装置和由该动力装置驱动的传动机构,以及分秧单元和插秧单元;所述分秧单元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箱体,在该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该插秧机行走方向相同的开槽,每一个开槽部位安装有略高于箱体上表面的循环传送带,而在该循环传送带的端部安装有由竖轴限定的间隔式导秧盘;所述插秧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间隔式导秧盘下部的插秧器,该插秧器具有用于接收秧禾并将其送到指定位置的输秧构件和安装在该输秧构件下端的并在外力作用下沿其轴向移动冲穴构件;所述传动机构具有通过传送带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并带有转动轴的主传动轮和为所述分秧单元中的循环传送带和竖轴提供转动力的分秧传动组件,以及为插秧单元的冲穴构件提供竖向往复直线运动力的插秧传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具有一个带有台阶的矩形框,该矩形框的一部分用于安装动力装置,另一部分用于安装箱体,在矩形框的中部并靠近动力装置的部位依次安装有长度略大于箱体宽度的铲刮板和由位于矩形框两长边上的一对支架限位的长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开槽是一排相互平行的矩形开槽,在每一个矩形开槽部位均安装有由主动轴和从动轴限定的循环传送带,且在箱体上并靠近铲刮板一侧安装有周边带有弧形凹槽的并由竖轴限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隋德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