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福喜专利>正文

新型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2 阅读:7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插秧机。解决了现有插秧机必须使用育秧盘育专业秧苗的问题。结构特点是,车架后部挂接着插秧机箱体,其上部分别设有传送带副轴、传动带主轴、传送带和拨秧轴,传送带上部均布着分秧格;分秧格出口对应着插秧轴的插秧爪;插秧机箱体底部设有平泥板;其后部连接着施肥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秧机适合任意方式育出的秧苗实施插秧作业;可实现先推平泥土后,接着实施插秧操作;可实现集施肥插秧于一体,省时省力省肥料;该机操作简单,即学即会。(*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
技术介绍
公知的插秧机种类很多,如中国专利200520146069.1公开了一种手扶式小型自动插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轮、发动机、发电机、变速箱、插秧机构、秧苗进给机构,发动机、发电机及变速箱固定在机架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秧机构包括轴架、蜗轮、蜗杆、摆动轴、左右插秧爪,蜗杆装设在轴架上;所述的秧苗进给机构,包括送秧盘、滑动轨道、支撑座、微电机、蜗轮轴、固定短轴、拔秧轮轴,微电机装设在送秧盘的侧面,由发电机供电,带动横贯于送秧盘左右两端的拔秧轮轴旋转。但上述这类插秧机需要专门育秧盘育出的专业秧苗方可进行插秧作业,若农民采用普通方式育出的秧苗则无法进行插秧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各种方式育出的秧苗均可实施插秧作业的新型插秧机。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新型插秧机,包括三轮车式车架,车架前部设有前轮和车把,柴油机25、变速箱26设于车架中部,其特征在于:车架后部设有防滑轮主轴27,防滑轮主轴27两端分别设有防滑轮,防滑轮主轴27上设有主链轮A、链轮B、过渡链轮10和施肥过渡轮;车架后部挂接着插秧机箱体,插秧机箱体内上部由前向后分别设有传送带副轴35、传动带主轴30和拨秧轴31,拨秧轴31位于插秧轴19上方;拨秧轴31左端装有拨秧链轮13;传送带副轴35、传动带主轴30上跨设有传送带14;传送带14上部的插秧机箱体上均布着分秧格15;分秧格15的出口位于拨秧轴31处,与分秧格15对应的插秧轴19上均设有插秧爪;传动带主轴30左端安装有传送带双联链轮12和传动副轮33,插秧机箱体内下部设有传动轴32和插秧轴19,传动轴32上设有从链轮C和链轮D,-->传动轴32左端安装有过渡链轮10,插秧轴19上设有插秧链轮17,主链轮A与从链轮C上跨设有链条,链轮D和插秧链轮17上跨设有链条;传送带双联链轮12与传动副轮33上跨装着链条;传送带双联链轮12与拨秧链轮13上跨装着链条;插秧机机架底部设有平泥板11;插秧机箱体后部连接着施肥箱7,施肥箱7内设有施肥轴,施肥轴两端设有施肥链轮8,施肥链轮8与过渡链轮10上跨装着链条,施肥轴轴向上均布着三片叶片,与分秧格15对应的施肥箱7下部分别均布着出料口,出料口上插设有料门。所述链轮B固定在防滑轮主轴27上,主链轮A空套在防滑轮主轴27上,主链轮A外侧的防滑轮主轴27上套设有插秧离合器,与两侧防滑轮对应的防滑轮主轴27两侧分别设有转向离合器。所述施肥箱7下部的料门均连接着T形拉杆的横杆,T形拉杆的纵杆为施肥调节器23。本技术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1、本技术插秧机,无需育秧盘育专业秧苗,适合任意方式育出的秧苗实施插秧作业。2、该插秧机可实现先推平泥土后,接着实施插秧操作,插秧结束田间无车轮痕迹。3、该插秧机可实现集施肥插秧于一体,省时省力省肥料。4、该机操作简单,即学即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传动路线图,图3为防滑轮和防滑轮主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施肥箱结构示意图,图5为施肥箱出料口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插秧机箱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6,新型插秧机包括三轮车式车架,车架前部安装着前轮和车把,车把上安装着油门手柄1,柴油机25、变速箱26、油泵5、油缸6安装于车架中部,变速杆2、插秧机分离杆3、油泵操纵杆4位于车架前部,车架前部安装有座椅和脚踏板,转向操纵器28安装在脚踏板上。车架后部下方安装有防滑轮主轴27,防滑轮主轴27两端分别安装有防滑轮,防滑轮主轴27上设有主链轮A、链轮B、转向机构34。链轮B固定在防滑轮主轴27上,主链轮A空套在防滑轮主轴27上,主链轮A外侧的防滑轮主轴27上套装有插秧离合器9,与两侧防滑轮对应的防滑轮主轴27两侧分别装有转向离合器16,见图3。车架后部挂接着插秧机箱体,插秧机箱体内上部由前向后分别安装有传送带副轴35、传动带主轴30和拨秧轴31,拨秧轴31位于插秧轴19上方,拨秧轴31左端装有拨秧链轮13;传送带副轴35、传动带主轴30上跨装有传送带14;传送带14上部的插秧机箱体上均布着分秧格15;分秧格15的出口位于拨秧轴31处,与分秧格15对应的插秧轴19上均布安装有插秧爪;传动带主轴30左端安装有传送带双联链轮12和传动副轮33,插秧机箱体内下部安装有传动轴32和插秧轴19,传动轴32上装有从链轮C和链轮D,传动轴32左端安装有过渡链轮10,插秧轴19上装有插秧链轮17,主链轮A与从链轮C上跨装有链条,链轮D和插秧链轮17上跨装有链条;传送带双联链轮12与传动副轮33上跨装着链条;传送带双联链轮12与拨秧链轮13上跨装着链条;插秧机机架底部设有平泥板11;插秧机箱体右侧安装着分秧机构24,插秧机箱体后部连接着施肥箱7,施肥箱7内安装有施肥轴,施肥轴两端安装有施肥链轮8,施肥链轮8与过渡链轮10上跨装着链条,施肥轴轴向上均布着三片叶片,与分秧格15对应的施肥箱7下部分别均布着出料口,出料口上插装有料门18。施肥箱7下部的料门18均连接着T形拉杆的横杆,T形拉杆的纵杆为施肥调节器23,见图4和图5。-->插秧机工作原理如下:柴油机25通过变速箱26将动力输出至防滑轮主轴27,操作插秧机分离杆3合上插秧离合器9,通过主链轮A带动从链轮C、链轮D带动插秧链轮17使插秧轴19转动,插秧轴19转动一圈其插秧爪完成一次插秧操作;同时过渡链轮10和传动副轮33分别带动施肥链轮8和传送带双联链轮12,通过施肥调节器23可以控制施肥,传送带双联链轮12带动传送带14转动,实现将秧苗放入分秧格15。防滑轮主轴27两侧的转向离合器16正常条件下分别与防滑轮啮合传动,只有转向时,才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插秧机,包括三轮车式车架,车架前部设有前轮和车把,柴油机(25)、变速箱(26)设于车架中部,其特征在于:车架后部设有防滑轮主轴(27),防滑轮主轴(27)两端分别设有防滑轮,防滑轮主轴(27)上设有主链轮A、链轮B、过渡链轮(10)和施肥过渡轮;车架后部挂接着插秧机箱体,插秧机箱体内上部由前向后分别设有传送带副轴(35)、传动带主轴(30)和拨秧轴(31),拨秧轴(31)位于插秧轴(19)上方;拨秧轴(31)左端装有拨秧链轮(13);传送带副轴(35)、传动带主轴(30)上跨设有传送带(14);传送带(14)上部的插秧机箱体上均布着分秧格(15);分秧格(15)的出口位于拨秧轴(31)处,与分秧格(15)对应的插秧轴(19)上均设有插秧爪;传动带主轴(30)左端安装有传送带双联链轮(12)和传动副轮(33),插秧机箱体内下部设有传动轴(32)和插秧轴(19),传动轴(32)上设有从链轮C和链轮D,传动轴(32)左端安装有过渡链轮(10),插秧轴(19)上设有插秧链轮(17),主链轮A与从链轮C上跨设有链条,链轮D和插秧链轮(17)上跨设有链条;传送带双联链轮(12)与传动副轮(33)上跨装着链条;传送带双联链轮(12)与拨秧链轮(13)上跨装着链条;插秧机机架底部设有平泥板(11);插秧机箱体后部连接着施肥箱(7),施肥箱(7)内设有施肥轴,施肥轴两端设有施肥链轮(8),施肥链轮(8)与过渡链轮(10)上跨装着链条,施肥轴轴向上均布着三片叶片,与分秧格(15)对应的施肥箱(7)下部分别均布着出料口,出料口上插设有料门。...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插秧机,包括三轮车式车架,车架前部设有前轮和车把,柴油机(25)、变速箱(26)设于车架中部,其特征在于:车架后部设有防滑轮主轴(27),防滑轮主轴(27)两端分别设有防滑轮,防滑轮主轴(27)上设有主链轮A、链轮B、过渡链轮(10)和施肥过渡轮;车架后部挂接着插秧机箱体,插秧机箱体内上部由前向后分别设有传送带副轴(35)、传动带主轴(30)和拨秧轴(31),拨秧轴(31)位于插秧轴(19)上方;拨秧轴(31)左端装有拨秧链轮(13);传送带副轴(35)、传动带主轴(30)上跨设有传送带(14);传送带(14)上部的插秧机箱体上均布着分秧格(15);分秧格(15)的出口位于拨秧轴(31)处,与分秧格(15)对应的插秧轴(19)上均设有插秧爪;传动带主轴(30)左端安装有传送带双联链轮(12)和传动副轮(33),插秧机箱体内下部设有传动轴(32)和插秧轴(19),传动轴(32)上设有从链轮C和链轮D,传动轴(32)左端安装有过渡链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福喜
申请(专利权)人:孙福喜孙禄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