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320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30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辅助支架,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与变速操纵器连接的操纵器安装孔和多个螺栓固定孔,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垂直方向外延伸用于支撑固定支架本体的支撑板,该支架本体与支撑板为一体塑形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通过支撑板与客车底盘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辅助支架与车身骨架固定连接。该支架为钢板折弯冲压成形,不仅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和一致性,避免了变速操纵器与车身骨架及底盘纵梁干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城市公交客车
,具体是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非承载式结构客车变速操纵器支架大都采用焊接方式与车身骨架连接,即采用两根矩形管焊接到车身骨架上,再将操纵器支架与这两根矩形管焊接固定。现用底盘与车身连接支架存在以下缺点:1、支架焊接时不易定位,一致性差;2、支架与车身焊接固定后,一旦操纵机构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位置不可调;3、连接效果参差不齐,美观差;4、操作安装相对麻烦,效率不高;5、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该支架定位准确、安装方便,且美观性较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辅助支架,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与变速操纵器连接的操纵器安装孔和多个螺栓固定孔,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垂直方向外延伸用于支撑固定支架本体的支撑板,该支架本体与支撑板为一体塑形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通过支撑板与客车底盘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辅助支架与车身骨架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架为L形折弯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通过焊接与车身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孔一,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腰孔一、螺栓安装孔和螺栓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为L形折弯板,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所在平面与支架本体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四连接板沿其纵向方向设有用于与客车底盘纵梁连接的腰孔二,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腰孔二和螺栓与客车底盘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螺栓固定孔为腰孔,该腰孔的长度方向与第四连接板上的腰孔二长度方向相垂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通过支架本体和辅助支架分别与车身骨架和客车底盘纵梁固定连接,其安装方便,安装效率较高。该支架为钢板折弯冲压成形,不仅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提高了产品美观性和一致性,避免了变速操纵器与车身骨架及底盘纵梁干涉现象。安装支架本体和辅助支架均通过腰孔与底盘纵梁和车身骨架相连接,该安装支架本体上的腰孔和支撑板上的腰孔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可调节安装支架横向和纵向的安装尺寸,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多种车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支架本体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辅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支架本体与辅助支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固定支架与车身骨架和客车底盘纵梁的组装示意图(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支架与车身骨架和客车底盘纵梁的组装示意图(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I和辅助支架3,支架本体I上开设有用于与变速操纵器6连接的操纵器安装孔11和多个螺栓固定孔12。变速操纵器6安装在安装孔11中,并通过螺栓固定孔12和螺栓与支架本体I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本体I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垂直方向外延伸用于支撑固定支架本体I的支撑板13,支架本体I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为了方便支架本体I的安装,提高支架的加工精度、和产品一致性,避免变速操纵器与车身骨架及底盘纵梁干涉现象,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架本体I与支撑板13为一体塑形结构。支架本体I的一端通过支撑板13与客车底盘纵梁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辅助支架3与车身骨架4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辅助支架3为L形折弯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端部通过焊接与车身骨架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孔一 31,支架本体I上设有用于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螺栓安装孔14,第二连接板通过腰孔一 31、螺栓安装孔14和螺栓5与支架本体I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支撑板13为L形折弯板,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所在平面与支架本体I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第四连接板沿其纵向方向设有用于与客车底盘纵梁2连接的腰孔二 131,第四连接板通过腰孔二 131和螺栓5与客车底盘纵梁2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螺栓固定孔12为腰孔,该腰孔的长度方向与第四连接板上的腰孔二131长度方向相垂直。通过支架本体I上的横向腰孔和位于支撑板13上的纵向腰孔二 131分别调节安装支架横向和纵向的安装尺寸,提高了本技术固定支架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多种车型。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I)和辅助支架(3),所述支架本体(I)上开设有用于与变速操纵器(6)连接的操纵器安装孔(11)和多个螺栓固定孔(12),所述支架本体(I)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垂直方向外延伸用于支撑固定支架本体(I)的支撑板(13),该支架本体(I)与支撑板(13)为一体塑形结构,所述支架本体(I)的一端通过支撑板(13)与客车底盘纵梁(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辅助支架(3)与车身骨架(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3)为L形折弯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通过焊接与车身骨架(4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孔一(31),所述支架本体(I)上设有用于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的螺栓安装孔(14),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腰孔一(31)、螺栓安装孔(14 )和螺栓(5 )与支架本体(I)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为L形折弯板,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所在平面与支架本体(I)所在平面相互垂直,所述第四连接板沿其纵向方向设有用于与客车底盘纵梁(2)连接的腰孔二(131),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腰孔二(131)和螺栓(5)与客车底盘纵梁(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固定孔(12)为腰孔,该腰孔的长度方向与第四连接板上的腰孔二(131)长度方向相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辅助支架,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与变速操纵器连接的操纵器安装孔和多个螺栓固定孔,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垂直方向外延伸用于支撑固定支架本体的支撑板,该支架本体与支撑板为一体塑形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通过支撑板与客车底盘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辅助支架与车身骨架固定连接。该支架为钢板折弯冲压成形,不仅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和一致性,避免了变速操纵器与车身骨架及底盘纵梁干涉现象。【IPC分类】B60K20-02【公开号】CN204354827【申请号】CN201420746359【专利技术人】武小欢, 喻远平, 赵风雷, 郭苏明, 潘显鹏 【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变速操纵器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和辅助支架(3),所述支架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与变速操纵器(6)连接的操纵器安装孔(11)和多个螺栓固定孔(12),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其垂直方向外延伸用于支撑固定支架本体(1)的支撑板(13),该支架本体(1)与支撑板(13)为一体塑形结构,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端通过支撑板(13)与客车底盘纵梁(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辅助支架(3)与车身骨架(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小欢喻远平赵风雷郭苏明潘显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