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君专利>正文

一种可在专用轨路上自动行驶的载人车辆的车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70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针对已有技术方案中的私人所有的自动行驶车辆在共乘、搭客以及编组时不能保证乘车人隐私和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与主舱[4]完全隔离的客舱[20]方案,客舱[20]有直接通向车外的门[19],主舱[4]也有直接通往车外的门[6][8][10]。在车厢[1]后面设置两侧有对称的侧门[6][10]后墙有后门[8]的走廊[7]。横排编组或者双排反向阵列编组时,各车走廊[7]相互连通形成不影响各车主舱[4]私密性的共享空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厢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可在专用轨路上自动行驶的载人车辆的车厢构造
技术介绍
在目前已经公开或者已经实施的一些自动化轨道交通技术提出的载客车厢均可以为多个或者多组互不相识的乘客提供共乘条件。但是,这种共乘的车厢环境难以为互不相识的共乘者提供互不干扰的单独的乘坐空间。这种情况是一般乘客在心理上认为共乘环境不如单独乘坐环境好的主要原因。陌生人同舱共乘的状况造成了互不相识的乘客的拘束、不方便和不安全感,个人隐私得不到维护,不利于公共场所的传染病防治,降低了旅途环境的舒适性。在200410015857.7号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可向私人提供自动行驶载人车辆的轨路交通系统,其中介绍的私人车辆的车厢构造为车主提供了很舒适很自由的乘车环境,车厢内有床具、桌台、卫生间、座椅、视听音响等等条件,使车主可以像在自己家中小卧室内一般在车厢内自由休息、生活和工作。当这种新型轨路交通路网逐步扩大,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私人车辆时,为了更大效率地充分利用整个轨路路网和运载工具,以解决没有私人车辆的乘客以及暂时不便于乘坐自己车辆的乘客的搭车需求,管理部门显然希望能利用在路网中行驶的有闲置空间的大量私人车辆搭载随时出现的众多散客。然而,在完全属于私人空间的私车中频繁而随意地搭载陌生乘客,显然无法被众多私车车主所接受。其道理很简单虽然顺路搭客一般影响车主的行程和时间,而且可以分担车主出行的车费,但是,这种共乘必然会使私车车主本来拥有的舒适、方便、自由、安全、卫生的“小卧室”私密空间完全被破坏,车主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卫生状况受到破坏、私人财物也将面临丢失危险。另外,上述的私人车辆虽然可以相互编组停放,并利用可对接的车门相互连通形成共享空间,但连通后的大车厢将很难解决其中每个私车车主的私密要求与各个车厢整体连通后形成的没有隐私的共享连通空间之间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既可以搭载乘客、相互编组形成共享空间,又能够保护车主私密空间的可在专用轨路上自动行驶的载人车辆的车厢构造。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这是一种可在专用轨路上自动行驶的载人车辆的车厢构造,包括有带锁的车门和车窗的封闭厢体,该车厢内有至少两个舱室;其特征是车厢中的舱室分为客舱和主舱;客舱有直接通向车厢外的带锁车门;客舱与主舱之间由牢固的隔墙完全分隔;客舱内有座椅、行李存放位置以及可观察车外的车窗;主舱有可直接通向车厢外的带锁车门;客舱和主舱内各有独立的行车监控装置,该装置可与控制该车辆运行的交通控制中心通讯。在出行过程中,交通控制中心可以通过自动配客程序为具有上述特征的私人客车提供有偿顺路搭乘业务。当车辆在交通控制中心控制下在指定搭客地点自动停稳后,搭乘人从车厢外直接自行开门进入独立的客舱,并在客舱内通过客用行车监控装置刷卡核实身份和确定费用。关门后,车辆自动启动继续运行,至搭乘人的目的地再次停靠,搭乘人自行携卡离车,车费自动结算。在此过程中,主舱内的车主无需任何操作,他完全不必理会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搭上自己的车在什么地方下车,他甚至可以始终在主舱中酣睡。搭乘过程中,客舱与主舱之间完全隔离,互相之间不能窥视。客舱内的搭乘人无法知晓主舱内的车主身份年龄,也无法进入主舱。反过来,主舱内的车主在行程中也无法观察客舱内的情况,更无法进入客舱。这样,即便主舱和客舱内分别是互不相识的有歹意的汉子和弱小的女孩,也可以相安无事,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客舱内除了座椅、行李架、固定前台和客用行车监控装置之外,并没有其他容易被盗的东西。所以,主舱内的主人不必担心财物的安全。有了可靠的隔墙的阻隔,主舱与客舱之间也不会存在病菌的交叉传染问题和相互污染问题。不论主舱还是客舱,相互之间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各自的隐私和人身安全。客舱的空间最好能够容许2人同时搭乘。对于车主来说,容许搭乘的很有吸引力的好处是能够减少此次出行的行车费用。对于搭乘人来说,他可以用相对于使用自己的私车所需的费用要少得多的花销就能完成这次行程。对于交通管理部门和社会来说,这种广泛推行的搭乘方式会极大地提高私人车辆的利用效率和路网的利用效率,缓解部分路段在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当由于某种原因车主暂时不想有偿搭客,而希望自己或者亲友同时利用主舱和客舱的宝贵空间,那么,上述特征中的客舱与主舱之间完全隔离的隔墙就不合适了。为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的特征是客舱与主舱之间的隔墙上有牢固的门,该门有具有双向反锁功能的门锁。这里所说的“双向反锁功能的门锁”是指主舱和客舱内的人都可以通过特定操作动作使对方舱室内的人无法进入本舱内。只有主舱内的人和客舱内的人同时做开锁操作才能打开此门。当这样的私车进行有偿搭乘业务时,有了这种锁的作用,客舱与主舱之间的带门的墙壁仍然可以保持有效的相互隔离作用。只有两边舱室内的人都同意开门,并且都对门锁进行了规定的操作,才能开门连通。而当车主不想搭客,并且客舱内没有搭乘人时,车主可以在启程前预先打开客舱与主舱之间的门,使自己能够在旅行中自由利用客舱空间。当然,这种带门的隔墙有时候还是存在安全隐患。比如,一方通过大声说话成功地诱骗另一方开门后,会产生不可预测的治安问题。所以,本专利技术可以进一步采取如下特征所述的具有双向反锁功能的门锁还同时具有由外部的交通控制中心的远程监督和控制的功能。这样,交通控制中心会在该车搭客过程中实时监督这个门的开闭情况,并且可以通过对门锁的遥控操作强行封闭此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使多辆私车能够相互编组形成共享空间的目的,在上述专利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了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的客舱共有一个,且位于车厢内的前侧方;所述的主舱有至少三个直接通向车厢外的车门,其中两个是具有相同宽高尺寸且对称布置在车厢左右壁的后部的侧门,另一个是位于车厢的后壁中央的后门;这三个车门采用向车厢内开启的平开门或者移门。当多个具有上述两个侧门的车厢左右横向并排贴靠时,各车厢内的人员可以通过各个车厢的侧门相互进出。当两个具有上述后门的车厢背靠背对齐贴靠时,各车厢内的人员可以通过各车厢的后门相互进出。当多个具有上述三种车门的车厢横向排成两排并且各排又背靠背对齐贴靠时,各车厢内的人员可以通过各个车厢的侧门和后门相互进出。为了在实现上述的共享空间的专利技术目的的同时,进一步使其中单个车厢保留私密空间,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提出如下技术特征车厢的后部有左右方向布置的走廊,该走廊左右两端是所述的左右侧门,走廊后壁中央是所述的后门,走廊与主舱之间有隔墙,该隔墙上有带锁的门。有了这种走廊的车厢就能够在与其他车辆形成共享的通行通道空间的情况下保留自己的一部分私密空间,使相互整齐并拢的多个车厢能够共同形成一个具有公共走廊和多个私密小房间的人居空间。为了使上述车厢的主舱具备更便利的人居条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如下特征所述的主舱内有至少一个带门的子舱,该子舱内有卫生间用具;车厢的下部有用于暂存污水的容器,该容器有可控的排放口;车厢内有水箱。更进一步,所述的主舱内还可以设置卧具、坐具、桌台和储藏柜等等生活用具。有了卫生间、床、桌子、椅子、储藏柜的主舱,俨然就是一个微型的卧室了。这样的车厢不论处于旅行状态还是停靠状态,都是很舒适的居住空间。使车厢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变成了可移动的住所,也就是所谓房车。当然,如果加入了冰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在专用轨路上自动行驶的载人车辆的车厢构造,包括有带锁的车门和车窗的封闭厢体,该车厢内有至少两个舱室;其特征是:车厢[1]中的舱室分为客舱[20]和主舱[4];客舱[20]有直接通向车厢[1]外的带锁车门[19];客舱[20]与主舱[4]之间由牢固的隔墙[23][17]完全分隔;客舱[20]内有座椅[18]、行李存放位置[31]以及可观察车外的车窗;主舱[4]有可直接通向车厢[1]外的带锁车门[6][8][10];客舱[20]和主舱[4]内各有独立的行车监控装置[22][25],该装置[22][25]可与控制该车辆运行的交通控制中心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君
申请(专利权)人:于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