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9136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带轮、动力输出轴、从动带轮以及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V型传动带,主动带轮动盘由第一速比控制机构控制移动,从动带轮动盘由第二速比控制机构控制移动,第一速比控制机构与第二速比控制机构之间通过离合器连接。采用该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可使无级变速器始终运行在其最大效率处,从而提高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减少了传动带的磨损,提高了传动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级变速系统,尤其是一种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器必须适应车辆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障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和车速的不同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提高燃料经济性以及改善汽车的排放性能,理想的汽车变速器应具有无级变化的传动比并能进行速比优化控制。目前,汽车底盘系统正在往电控化、一体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电制动、电动空调等正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无级变速器作为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速比执行机构采用全电调节,顺应当前电动化底盘的发展方向,并且有利于传动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电制动等底盘其他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控制,从而有效提升汽车的各项性能。当前市场上几乎所有速比连续变化的变速器(CVT)都采用了电子液压控制系统。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是CN101975269B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装置,其包括直流电机及其控制器、两组齿轮传动机构、两组螺旋丝杠机构、两组弹簧助力机构以及平面轴承和滚针轴承若干。其中,直流电机作为变速器的速比控制的动力源,通过对电机转向和转角的控制,并通过两组齿轮传动机构及与其各自相连的螺旋丝杠机构并在弹簧的配合下将电机转角转化为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带轮动盘的轴向位移,进而通过改变V型传动带与主、从动带轮盘的接触半径,实现无级变速器不同工况下速比的连续变化。上述速比控制装置中,由于第二位移控制机构的第二螺旋丝杆从动力输出轴穿过,需要在第二螺旋丝杆和动力输出轴中间加装滚针轴承,滚针轴承的定位使得第二螺旋丝杆和动力输出轴结构设计比较复杂,同时还会导致动力输出轴直径变大,进而使得从动带轮动盘和从动带轮定盘中间的孔径变大,与从动带轮动盘直接接触的第二平面轴承尺寸也随之增大,由于装配需要,第二平面轴承的安装需要在从动带轮动盘加装安装孔,孔径变大,会使得带轮动盘的强度减小,影响使用寿命;同时,该速比控制装置只能实现速比调节,不能实现夹紧力的调节。带式无级变速器夹紧力是保证其转矩传递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夹紧力越大,在无级变速器的转矩传递范围内,其传递的转矩越大。当前汽车上采用的电子液压控制方式的无级变速器上,为了保证其转矩传递时不出现打滑,按照其能够传递的最大转矩设定夹紧力,这样不仅会造成在传递较小转矩时液压能量的损失,还会降低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可使无级变速器始终运行在其最大效率处,从而提高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还避免传动带始终处于最大夹紧力处,减少了传动带的磨损,提高了传动带的使用寿命O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带轮、动力输出轴、从动带轮以及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V型传动带,所述主动带轮包括各为锥台形且以顶面相对设置的主动带轮定盘和主动带轮动盘,所述从动带轮包括各为锥台形且以顶面相对设置的从动带轮定盘和从动带轮动盘,所述主动带轮动盘由第一速比控制机构控制移动,所述从动带轮动盘由第二速比控制机构控制移动,所述第一速比控制机构包括速比执行电机、固定在速比执行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固定齿轮及与第一固定齿轮啮合的第一移动齿轮,所述第一移动齿轮套设在动力输入轴上并与主动带轮动盘固定连接,速比执行电机通过驱动第一固定齿轮旋转以使第一移动齿轮带动主动带轮动盘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速比控制机构包括夹紧力调节电机、固定在夹紧力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固定齿轮及与第二固定齿轮啮合的第二移动齿轮,所述第二移动齿轮套设在动力输出轴上并与从动带轮动盘固定连接,夹紧力调节电机通过驱动第二固定齿轮旋转以使第二移动齿轮带动从动带轮动盘左右移动,所述速比执行电机的输出轴与夹紧力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离合器连接。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均具有轴环,主动带轮定盘固定于动力输入轴的轴环左侧部位上,主动带轮动盘空套在动力输入轴的轴环右侧部位上;从动带轮定盘固定于动力输出轴的轴环右侧部位上,从动带轮动盘空套在动力输出轴的轴环左侧部位上。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所述速比执行电机的输出轴、夹紧力调节电机的输出轴、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均设置在左轴承座、右轴承座之间。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入轴上空套有第一中空丝杆,所述第一中空丝杆与第一移动齿轮的中心孔螺纹连接且固定在右轴承座上,所述主动带轮动盘背面设置有第一中间轴承,第一中间轴承由空套在动力输入轴上且由固定在第一移动齿轮上的第一中间轴承端盖定位;所述动力输出轴上空套有第二中空丝杆,所述第二中空丝杆与第二移动齿轮的中心孔螺纹连接且固定在左轴承座上,所述从动带轮动盘背面设置有第二中间轴承,第二中间轴承由空套在动力输出轴上且由固定在第二移动齿轮上的第二中间轴承端盖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在特定的速比下,如果外界负载变大,可通过离合器控制,在断开连接两端电机轴后,通过控制夹紧力调节电机使从动带轮动盘向定盘方向移动,给传动带施加夹紧力,由于主动带轮处定盘和动盘位置均保持不变,此时传动带被张紧,无级变速器传动转矩可随着负载变大而增加,提高了该特点速比的传动效率;按照无级变速器传递转矩与张紧力对应的最大传动效率对夹紧力调节电机进行控制,可使无级变速器始终运行在其最大效率处,从而提高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由于避免了传动带始终处于最大夹紧力处,减少了传动带的磨损,提高了传动带的使用寿命O【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12、主动带轮13、动力输出轴22、从动带轮23以及连接所述主动带轮13和从动带轮23的V型传动带,所述主动带轮13包括各为锥台形且以顶面相对设置的主动带轮定盘13-1和主动带轮动盘13-2,所述从动带轮23包括各为锥台形且以顶面相对设置的从动带轮定盘23-1和从动带轮动盘23-2,所述主动带轮动盘13-2由第一速比控制机构控制移动,所述从动带轮动盘23-2由第二速比控制机构控制移动。所述第一速比控制机构与第二速比控制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对应的零部件规格相同。所述第一速比控制机构包括速比执行电机4、固定在速比执行电机4的输出轴5上的第一固定齿轮19及与第一固定齿轮19啮合的第一移动齿轮16,所述第一移动齿轮16套设在动力输入轴12上并与主动带轮动盘13-2固定连接,速比执行电机4通过驱动第一固定齿轮19旋转以使第一移动齿轮16带动主动带轮动盘13-2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速比控制机构包括夹紧力调节电机6、固定在夹紧力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上的第二固定齿轮29及与第二固定齿轮29啮合的第二移动齿轮26,所述第二移动齿轮26套设在动力输出轴22上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12)、主动带轮(13)、动力输出轴(22)、从动带轮(23)以及连接所述主动带轮(13)和从动带轮(23)的V型传动带(20),所述主动带轮(13)包括各为锥台形且以顶面相对设置的主动带轮定盘(13‑1)和主动带轮动盘(13‑2),所述从动带轮(23)包括各为锥台形且以顶面相对设置的从动带轮定盘(23‑1)和从动带轮动盘(23‑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动盘(13‑2)由第一速比控制机构控制移动,所述从动带轮动盘(23‑2)由第二速比控制机构控制移动,所述第一速比控制机构包括速比执行电机(4)、固定在速比执行电机(4)的输出轴(5)上的第一固定齿轮(19)及与第一固定齿轮(19)啮合的第一移动齿轮(16),所述第一移动齿轮(16)套设在动力输入轴(12)上并与主动带轮动盘(13‑2)固定连接,速比执行电机(4)通过驱动第一固定齿轮(19)旋转以使第一移动齿轮(16)带动主动带轮动盘(13‑2)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速比控制机构包括夹紧力调节电机(6)、固定在夹紧力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7)上的第二固定齿轮(29)及与第二固定齿轮(29)啮合的第二移动齿轮(26),所述第二移动齿轮(26)套设在动力输出轴(22)上并与从动带轮动盘(23‑2)固定连接,夹紧力调节电机(6)通过驱动第二固定齿轮(29)旋转以使第二移动齿轮(26)带动从动带轮动盘(23‑2)左右移动,所述速比执行电机(4)的输出轴(5)与夹紧力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7)之间通过离合器(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兰春贝绍轶倪彰沈宏生刘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