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2769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系统,尤其是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该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带轮、动力输出轴、从动带轮、V型传动带、变速箱、主动带轮定盘、主动带轮动盘、从动带轮定盘和从动带轮动盘,第一直线电机一端与右轴承座相连,另一端与主动带轮动盘相连,第一直线电机空套在动力输入轴上,动力输入轴左端与第一左轴承座固定连接,右端与第一右轴承座固定连接,第一直线电机滑动轴通过第一平面轴承与主动带轮动盘相连,采用该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在特定的速比下,提高了该特定速比的传动效率,并提高了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提高了传动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系统,尤其是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器必须适应车辆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障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和车速的不同要求。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提高燃料经济性以及改善汽车的排放性能,理想的汽车变速器应具有无级变化的传动比并能进行速比优化控制。目前,汽车底盘系统正在往电控化、一体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电制动、电动空调等正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无级变速器作为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速比执行机构采用全电调节,顺应当前电动化底盘的发展方向,并且有利于传动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电制动等底盘其他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控制,从而有效提升汽车的各项性能。当前市场上几乎所有速比连续变化的变速器(CVT)都采用了电子液压控制系统。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是CN10448215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夹紧力调节的无级变速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直流电机、两组齿轮传动机构、离合器、两组螺旋丝杠机构以及平面轴承等。其中,直流电机作为变速器的速比控制的动力源,通过对电机转向和转角的控制,并通过两组齿轮传动机构及与其各自相连的螺旋丝杠机构将电机转角转化为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带轮动盘的轴向位移,进而通过改变V型传动带与主、从动带轮盘的接触半径,实现无级变速器不同工况下速比的连续变化。上述速比控制系统中,由于采用了两组齿轮传动机构和两组螺旋丝杠传动机构使得机械设计结构和速比调节过程都变得复杂,在速比调节之后进行夹紧力调节时,要断开离合器以完成夹紧力的调节,这使得操作过程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变速系统结构复杂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带轮、动力输出轴、从动带轮、V型传动带、变速箱、主动带轮定盘、主动带轮动盘、从动带轮定盘和从动带轮动盘,动力输入轴和动力输出轴穿设在变速箱内,主动带轮由主动带轮定盘和主动带轮动盘组成,主动带轮定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入轴上,主动带轮动盘空套在动力输入轴上,从动带轮定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出轴上,从动带轮动盘空套在动力输出轴上,V型传动带套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分别置于变速箱的左右两端,第一直线电机一端与右轴承座相连,另一端与主动带轮动盘相连,第一直线电机空套在动力输入轴上,动力输入轴左端与左轴承座固定连接,右端与右轴承固定连接,第一直线电机滑动轴通过第一平面轴承与主动带轮动盘相连,第二直线电机一端与左轴承座相连,另一端与从动带轮动盘相连,第二直线电机空套在动力输出轴上,动力输出轴右端与右轴承座固定连接,左端与左轴承座固定连接,第二直线电机滑动轴通过第二中间轴承与从动带轮动盘相连。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动力输入轴左端通过第一左轴承与左轴承座固定连接,第一左轴承由固定在左轴承座上的第一左轴承端盖定位,右端通过第一右轴承与右轴承座固定连接,第一右轴承由固定在右轴承座上的第一右轴承端盖定位,动力输出轴右端通过第二右轴承与右轴承座固定连接,第二右轴承由固定在右轴承座上的第二右轴承端盖定位,左端通过第二左轴承与左轴承座固定连接,第二左轴承由固定在左轴承座上的第二左轴承端盖定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动力输入轴上套设有轴环一,动力输出轴上套设有轴环二,主动带轮定盘固定于动力输入轴的轴环一左侧,主动带轮动盘空套在动力输入轴的轴环一右侧,从动带轮定盘固定于动力输出轴的轴环二右侧,从动带轮动盘空套在动力输出轴的轴环二左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电机调节无级变速系统,在特定的速比下,如果外界负载变大,通过控制第二直线电机使从动带轮动盘向定盘方向移动,给传动带施加夹紧力,由于主动带轮处定盘和动盘位置均保持不变,此时传动带被张紧,无级变速器传动转矩可随着负载变大而增加,提高了该特定速比的传动效率,按照无级变速器传递转矩与张紧力对应的最大传动效率对夹紧力调节电机进行控制,可使无级变速器始终运行在其最大效率处,从而提高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由于避免了传动带始终处于最大夹紧力处,减少了传动带的磨损,提高了传动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动力输入轴,2. 左轴承座,3. 右轴承座,5. 主动带轮,6. 轴环一,7. 第一平面轴承,8. 第一直线电机,10. 动力输出轴,12. 轴环二,13. 从动带轮,14. 第二中间轴承,15. 第二直线电机,17. 第一直线电机滑动轴,18. 第二直线电机滑动轴,19. V型传动带,20. 变速箱,41. 第一左轴承端盖,42. 第一左轴承,51. 主动带轮定盘,52. 主动带轮动盘,91. 第一右轴承端盖,92. 第一右轴承,111. 第二右轴承端盖,112. 第二右轴承,131. 从动带轮定盘,132. 从动带轮动盘,161. 第二左轴承端盖,162. 第二左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1、主动带轮5、动力输出轴10、从动带轮13、V型传动带19、变速箱20、主动带轮定盘51、主动带轮动盘52、从动带轮定盘131和从动带轮动盘132,动力输入轴1和动力输出轴10穿设在变速箱20内,主动带轮5由主动带轮定盘51和主动带轮动盘52组成,主动带轮定盘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入轴1上,主动带轮动盘52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从动带轮定盘1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出轴10上,从动带轮动盘132空套在动力输出轴10上,V型传动带19套设在主动带轮5和从动带轮13上,左轴承座2和右轴承座3分别置于变速箱20的左右两端,第一直线电机8一端与右轴承座3相连,另一端与主动带轮动盘52相连,第一直线电机8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动力输入轴1左端与左轴承座2固定连接,右端与右轴承座3固定连接,第一直线电机滑动轴17通过第一平面轴承7与主动带轮动盘52相连,第二直线电机15一端与左轴承座2相连,另一端与从动带轮动盘132相连,第二直线电机15空套在动力输出轴10上,动力输出轴10右端与右轴承座3固定连接,左端与左轴承座2固定连接,第二直线电机滑动轴18通过第二中间轴承14与从动带轮动盘132相连,动力输入轴1左端通过第一左轴承42与左轴承座2固定连接,第一左轴承42由固定在左轴承座2上的第一左轴承端盖41定位,右端通过第一右轴承92与右轴承座3固定连接,第一右轴承92由固定在右轴承座3上的第一右轴承端盖91定位,动力输出轴10右端通过第二右轴承112与右轴承座3固定连接,第二右轴承112由固定在右轴承座3上的第二右轴承端盖111定位,左端通过第二左轴承162与左轴承座2固定连接,第二左轴承162由固定在左轴承座2上的第二左轴承端盖161定位,动力输入轴1上套设有轴环一6,动力输出轴10上套设有轴环二12,主动带轮定盘51固定于动力输入轴1的轴环一6左侧,主动带轮动盘52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的轴环一6右侧,从动带轮定盘131固定于动力输出轴10的轴环二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1)、主动带轮(5)、动力输出轴(10)、从动带轮(13)、V型传动带(19)、变速箱(20)、主动带轮定盘(51)、主动带轮动盘(52)、从动带轮定盘(131)和从动带轮动盘(132),动力输入轴(1)和动力输出轴(10)穿设在变速箱(20)内,主动带轮(5)由主动带轮定盘(51)和主动带轮动盘(52)组成,主动带轮定盘(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入轴(1)上,主动带轮动盘(52)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从动带轮定盘(1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出轴(10)上,从动带轮动盘(132)空套在动力输出轴(10)上,V型传动带(19)套设在主动带轮(5)和从动带轮(13)上,其特征是,左轴承座(2)和右轴承座(3)分别置于变速箱(20)的左右两端,第一直线电机(8)一端与右轴承座(3)相连,另一端与主动带轮动盘(52)相连,第一直线电机(8)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动力输入轴(1)左端与左轴承座(2)固定连接,右端与右轴承座(3)固定连接,第一直线电机滑动轴(17)通过第一平面轴承(7)与主动带轮动盘(52)相连,第二直线电机(15)一端与左轴承座(2)相连,另一端与从动带轮动盘(132)相连,第二直线电机(15)空套在动力输出轴(10)上,动力输出轴(10)右端与右轴承座(3)固定连接,左端与左轴承座(2)固定连接,第二直线电机滑动轴(18)通过第二中间轴承(14)与从动带轮动盘(13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电机调节速比的无级变速系统,包括动力输入轴(1)、主动带轮(5)、动力输出轴(10)、从动带轮(13)、V型传动带(19)、变速箱(20)、主动带轮定盘(51)、主动带轮动盘(52)、从动带轮定盘(131)和从动带轮动盘(132),动力输入轴(1)和动力输出轴(10)穿设在变速箱(20)内,主动带轮(5)由主动带轮定盘(51)和主动带轮动盘(52)组成,主动带轮定盘(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入轴(1)上,主动带轮动盘(52)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从动带轮定盘(1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出轴(10)上,从动带轮动盘(132)空套在动力输出轴(10)上,V型传动带(19)套设在主动带轮(5)和从动带轮(13)上,其特征是,左轴承座(2)和右轴承座(3)分别置于变速箱(20)的左右两端,第一直线电机(8)一端与右轴承座(3)相连,另一端与主动带轮动盘(52)相连,第一直线电机(8)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动力输入轴(1)左端与左轴承座(2)固定连接,右端与右轴承座(3)固定连接,第一直线电机滑动轴(17)通过第一平面轴承(7)与主动带轮动盘(52)相连,第二直线电机(15)一端与左轴承座(2)相连,另一端与从动带轮动盘(132)相连,第二直线电机(15)空套在动力输出轴(10)上,动力输出轴(10)右端与右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宏生张兰春刘森王杉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