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悬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7885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车辆车轮支撑在车辆车身上的汽车车轮悬架结构(1),包括:连接车轮的轮毂托架(2);下梯形控制臂(3),该下梯形控制臂在内侧具有一用于连接车身的后引导支承部(14)和一用于连接车身的前引导支承部(15),该下梯形控制臂在外侧通过一下支承关节(16)和轮毂托架(2)相连;上车轮外倾控制臂(4),该上车轮外倾控制臂在内侧具有连接车身的上引导支承部(17)并在外侧通过一上支承关节(18)和轮毂托架(2)相连;连接控制臂(5),该控制臂通过一下连接支承部(19)和梯形控制臂(3)相连并通过一上连接支承部(20)和轮毂托架(2)相连。提供了一种构造,其使车轮导向装置(1)对于横向力刚度较高而对于纵向力更具弹性,下支承关节(16)、上连接支承部(20)和上支承关节(18)确定车轮和车身之间转向运动的转向轴线(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用于将车辆车轮支撑在车辆车身上的汽车车轮悬架结构,‑具有一连接车轮的轮毂托架(2),‑具有一下梯形控制臂(3),该下梯形控制臂在内侧具有一用于连接车身的后引导支承部(14)和一用于连接车身的前引导支承部(15),该下梯形控制臂在外侧通过一下支承关节(16)和轮毂托架(2)相连,‑具有一上车轮外倾控制臂(4),该上车轮外倾控制臂在内侧具有一连接车身的上引导支承部(17)并在外侧通过一上支承关节(18)和轮毂托架(2)相连,‑具有一连接控制臂(5),该连接控制臂通过一下连接支承部(19)和梯形控制臂(3)相连并通过一上连接支承部(20)和轮毂托架(2)相连,其特征在于,下支承关节(16)、上连接支承部(20)和上支承关节(18)确定车轮和车身之间转向运动的转向轴线(2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布吕尔R·海克K·茹斯
申请(专利权)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