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盖书俊专利>正文

车辆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600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主要利用定量油马达或变量油泵、液压蓄能器和阀类元件等完成功能和液压能的相互转换;主要利用单出杆汽缸实现振动能的贮存利用。与巳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能效率高、可测载重吨位。一辆铰接式城市公共汽车年节油达3.2吨,也可用于其它汽车、电车、拖拉机、火车等类车辆。(*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车辆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用来测量车辆载重量的利用液压蓄能器的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目前世界上在车辆上应用的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分为四种类型①.飞轮式再生制动;②.把惯性能变为气压能的再生装置;③.把惯性能变成电能的再生装置;④.把惯性能变为液压能的再生装置。第一种飞轮较重,较大,节能效率低,第二种需结构复杂的空气压缩机,第三种,需大容量蓄电池、发电机和电动机,成本较高,第四种比第三种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比前两种效率高。如法国专利FR2332460,该装置具有蓄能器,油箱,与车辆机械联接的液控离合构件和逻辑电路,充液用一个定量油泵,放液用变量油马达,此外,还有三个电磁换向阀控制,有传递力及工作容积变化的四个传感器和五个控制油缸,三个与电压信号成比例的压力型元件等,脚踏板控制贮能。由于其制动开始时,普通刹车仍起主要作用,致使部分惯性动能通过摩擦片放热而损耗掉,故效率较低,同时,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本创造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把惯性能变成液压能的新型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其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低廉,节能效率高,操作方便,还可使制动减速平稳,减少废气及噪音污染,便于车辆安装使用。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的方式实现的该再生装置中,具有蓄能器,油箱,与车辆和泵(或马达)机械联接的离合构件。该离合构件,可以是电磁式、液控式或气控式的离合器,静片与油马达(或泵)相联接,动片与传动轴或有轨车辆的动力轴和非动力轴相联接;也可以是一个液控式或气控的可和轮胎外表面离合的装有小型油马达的往复移动支架还可以是将车辆鼓式制动器中摩擦片去掉,在制动蹄上安装一组油马达,液控或气控,制动蹄张开时,制动鼓内表面使油马达驱动轮转动,传递动力,制动蹄收缩时,油马达停止工作。在蓄能器和离合构件之间连有充液时可作泵用,放液时可作马达用的定量油马达或变量油泵,在蓄能器和定量油马达或变量油泵之间连有控制泵或马达充液时作泵用,放液时作马达用的换向阀。换向阀和离合构件均受控制电路的控制,车辆制动时,使离合器工作,泵或马达向蓄能器充油,将车辆的惯性能以液压能的形式贮存起来,车辆需起步或加速时,再将此液压能释放出来,变成车辆的动能。装置中还具有放液终止时能自动切断蓄能器和马达(泵)间油路并使离合构件离开的压力控制元件,例如压力继电器或顺序阀。还具有车辆停止时能自动切断蓄能器和马达(泵)间油路并使离合构件离开的压力控制元件,例如下面提到的改装的单指针式差压表,或其他差压式控制元件或压力继电器。在蓄能器出口并联有振动能回收装置,它包括单出杆油缸和方向控制阀,该方向控制阀,可以包括三个单向阀,也可以包括四个单向阀和一个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由于各种车辆行驶特点不同,车身振动大小也各异,故有的车辆也可不并联该振动能回收装置。最简单的再生制动装置具有一个普通的定量油马达或一个变量油泵,一个三位四通换向阀和一个在放液终止时能使离合构件自动分离的压力控制元件,例如压力继电器或顺序阀,安装有可以实现换向阀动作,离合构件离开与接合的控制元件。例如下面提到的经改装的单指针式差压表或其他差压式控制元件或压力继电器。上面提到的定量油马达可以是齿轮油马达或柱塞式定量油马达,变量油泵用柱塞式变量油泵或叶片式变量油泵。上述的定量油马达可以是一组或多组。每组可包括二个参数相同的定量油马达或一个三齿轮马达,并具有使定量油马达高压时串联,低压时并联的压力控制元件和换向阀,该压力控制元件可以是压力继电器,也可以是顺序阀,该顺序阀可以电磁控制或液控。还具有随制动或起步时所需力矩的增加,使参加工作的马达元件组数可依次增多的控制元件,它可以是安装在踏板下面的一个或多个行程开关,踏板下移可依次将开关压合,控制对应的马达元件组依次参加工作;也可以是与杆件联接的可顺序接通多组马达工作的阀类元件,如换向阀或顺序阀等。为方便司机操作,上述控制电路中控制离合构件及换向阀工作的按钮或行程开关,可安装在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的表面或下面,也可安装在操纵手柄上或与之相连的杆件上。所说的振动能量回收装置,在单出杆油缸和蓄能器之间具有和节流阀并联的实现卸荷充液的顺序阀。该回收装置,一般设多套,如汽车货斗下可设四套,每个轮上面一套,安装在原减震器的位置上。在各振动能量回收装置汇合后的输出管路中,串连有可将单出杆油缸进出油口封死的一个三位三通换向阀,分油路中具有可测出每个单出杆油缸内压力(即显示各车轮重力分配情况),从而可测出车辆实际载重量的压力重力表。本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造方便(主要系标准元件所组成),节能效率高,节油,制动减速平稳,减少起步时废气和噪音污染。如增加振动能量回收装置,还可使节能效率更有提高,提高车辆承载能力和钢板弹簧寿命。例如普通的双门大客车重8.5吨,空档滑行时(初速30公里/小时)每制动停车一次约有270千焦的能量可供贮存,装置总效率取最低值0.64,起步时该系统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7.1克汽油燃烧后所产生的能量。客车在两个站牌之间(400米计)燃烧汽油73克,400米内仅制动一次,节能效率即为23.3%。城市公共汽车大都是铰接式的,其重量大都在14吨以上,车速25公里/小时,节油按20克/次计算,一年工作320天,每天行驶8小时,则一年中可节油3.2吨/辆·年。假定全国共有十万辆,全部装上后一年节油32万吨,价值3亿元以上。振动能量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也很显著。如果单出杆油缸是参照解放CA-10B车上的减震器参数改制成的,设车身自由振动频率为120次/分,振幅平均值为8mm,那么正常充液状态中每行驶2.5分钟就可向蓄能器输入12.06升高压油液,这些油液可使一个容量为25升。初压力为110kg/cm2的蓄能器压力升高到212.5kg/cm2,如果其转变成动能的效率为0.8,则将油液全部放出后所产生的动能相当于燃烧15克汽油所产生的能量,节油达到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创造加以详细描述。图1是可测吨位的轻型车辆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液压油路原理图;图2是测量车辆载重吨位的数值显示元件原理图图3是传动离合构件及马达的一种安装结构图;图4是三齿轮马达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突缘〔37〕既可采用原传动轴上的突缘零件改制,也可是一个套筒类自制零件,安装紧固到机车的动力轴或非动力轴上,只要车辆行走它就转动。当电磁离合器〔11〕不通电时,件〔37〕通过切向键〔36〕带动着齿轮〔13〕,〔12〕连接盘〔44〕及〔11〕的动片一起空转;当〔11〕通电时,其动片与静片吸合,从而把件〔11〕,连接轴〔40〕,套筒〔46〕以及油马达〔10〕和〔14〕连接为一体转动。托板〔38〕和支架〔41〕,〔45〕是保证转动件具有相对正确位置的架体。传动离合部件,油马达或变量油泵均装在一个架体上,与车辆转动着的轴相联接时该架体的一端可绕轴转动,另一端由摆杆〔43〕悬挂在车架上。在摆杆的两端各装有一个联接座〔42〕,其中一个紧固在车架上,另一个紧固在托板〔38〕上,件〔37〕随传动轴作任意方向的微量移动时,摆杆也相应地作任意方向微量摆动,丝毫不会影响各个转动件的正确传动位置。从安装上还应保证摆杆〔43〕只受压力,〔37〕转向(前行时从大端看)是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其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如果是逆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它主要包括蓄能器〔26〕,油箱〔19〕与车辆机械联接的离合构件〔11〕,其特征是在蓄能器〔26〕和离合构件〔11〕之间连有充液时可作泵用,放液时可作马达用的定量油泵〔10〕,〔14〕,在蓄能器和定量油马达或变量油泵之间连有受电路控制的使泵或马达充液时作泵用放液时作马达用的换向阀〔17〕、〔18〕,并具有放液终止时或车辆停止时能自动切断蓄能器和马达(泵)间油路并使离合构件离开的压力控制元件〔23〕、〔24〕,在蓄能器〔26〕和油箱〔19〕之间连有安全溢流阀〔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耗机械能再生装置,它主要包括蓄能器[26],油箱[19]与车辆机械联接的离合构件[11],其特征是在蓄能器[26]和离合构件[11]之间连有充液时可作泵用,放液时可作马达用的定量油泵[10],[14],在蓄能器和定量油马达或变量油泵之间连有受电路控制的使泵或马达充液时作泵用放液时作马达用的换向阀[17]、[18],并具有放液终止时或车辆停止时能自动切断蓄能器和马达(泵)间油路并使离合构件离开的压力控制元件[23]、[24],在蓄能器[26]和油箱[19]之间连有安全溢流阀[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定量油马达是齿轮油马达或柱塞式定量油马达,变量油泵是柱塞式变量油泵或叶片式变量油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定量油马达是一组或多组,每组包括两个参数相同的定量油马达或一个三齿轮马达,并具有使定量油马达高压时串联,低压时并联的压力控制元件〔25〕和换向阀〔17〕,〔18〕,还具有随制动或起步所需力矩的增加,使参加工作的马达元件可依次增多的控制元件。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控制电路中控制离合构件及换向阀工作的按钮或行程开关,安装在制动踏板和油门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书俊
申请(专利权)人:盖书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