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伟亚专利>正文

汽车气压制动防车轮抱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5984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气压制动防车轮抱死装置。主要由阀体2中设置谐振滑阀4、导通槽7、11、谐振活塞13。在阀体2的通道上设置限压阀9、10以及联接阻尼器1、18,电磁阀8、14、17构成。该装置在气动谐振的作用下,制动力出现周期性强弱变化,强至汽车的最大制动力矩,弱至车轮不可能抱死的制动力矩。其起动工作气压设置比常用制动气压略高,汽车在行驶中实施正常制动,不会发生车轮抱死现象,该装置不进入工作状态,能减少气压损失。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联接时不需对汽车原有结构进行改造。(*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气压制动防车轮抱死装置,适于车辆在中、高速行驶中实施大制动力或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现有防车轮抱死技术,一种主要是实施制动时,在每一个给定时间间隔之后,测量被制动车轮的转动减速,并将其与前一时间间隔中的转动减速作比较,以调正被制动车轮,使其在摩擦系数滑移曲线的最佳区域内运转;另一种技术是用微电机安装在车轮转动部位作为触发信号,由电子控制器控制一个专用电磁阀,对进入制动分泵的气路实施控制,根据车轮的转速自动切断、接通和排放。上述技术,第一种涉及检测传感、计算处理、调节执行等一系列的过程,其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另一种技术由微电机作传感器,在安装和联接上,需对原有结构进行改造,由于专用电磁阀在电动力作用下,将制动分泵气压以直接排向大气的方式调整气压,其调节精度、可靠性均较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以一个设定的启动气压为工作点,当制动气压高于工作点后,即汽车实施紧急制动时,通过由谐振阀、谐振弹簧谐振活塞、阻尼器构成的气动谐振防车轮抱死装置与制动分泵自发形成一定频率的气压谐振,导致制动力矩按同一频率形成强、弱变化使强制动力矩达到汽车最大动力矩,弱制动力矩降至车轮不可能抱死状态。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在阀体2中设置谐振滑阀4,导通槽7、导通槽11、谐振活塞13、阀体2上设有通道H1、H2、H3、H4、H5、H6,通道H4上并联设置限压阀9、限压阀10,在限压阀9出口端设置电磁阀8,通道H5与谐振活塞压力腔12进口之间的通道上设置电磁阀14,通道H2、H3与H5之间设置阻尼器1,并在通道H2、H3出口端设置制动压力传感器3用于提供压力信号,谐振滑阀4左端限位凸台设置谐振弹簧6,通道H6上设置阻尼器18,电磁阀17。该装置工作原理如下述当汽车实施制动时,压缩空气从通道H8经导通槽7、通道H2进入制动分泵15,制动分泵15推动制动力臂16使汽车进入制动状态。当气压不足以推动谐振活塞13,使导通槽7切断H1、H2通道时,不产生谐振,制动力和作用方式与原汽车制动效果一样。当压缩空气气压足以推动谐振活塞13,使导通槽7切断通道H1、H2时,由于阻尼器1的作用,谐振活塞压力腔12内的气压将滞后一段时间增高,使制动分泵15内气压先与通道H1进入的气压达到一致,其后谐振活塞压力腔12的气压增高,推动谐振活塞13,带动谐振滑阀4,使导通槽7切断H1至H2的通道后,导通槽11才导通制动分泵15由H2经H3至H4的通道,制动分泵15内的气压将由H2经H3导通槽11H4限压阀10或限压阀9泄压、降至限压阀所限定的压力(比谐振起动压力要低)、车轮制动力矩也降至不能将车轮抱死状态。其后,谐振活塞压力腔12内的气压也将从通道H5经阻尼器1、通道H2向制动分泵15降压,同时也从通道H6经阻尼器18、导通槽11、通道H3、H2向制动分泵15降压;由于阻尼器1、阻尼器18的作用,谐振活塞压力腔12内的气压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降至谐振弹簧6能够推动谐振滑阀4右行的状态,当谐振弹簧6将谐振滑阀4推至导通槽11切断H3至H4通道后,再经右推,使导通槽7导通H1至H2通道。此时,H1通道的压缩空气又通过导通槽7,经H1通道使制动分泵15气压又开始增高。谐振活塞压力腔12内的气压在阻尼器的作用下又滞后于制动分泵15内的气压而增高,当气压增至推动谐振活塞13,使谐振滑阀4上的导通槽7再切断H1至H2通道和导通槽11再导通H3至H4通道后,制动分泵15内的气压降压过程再次重复,从而构成制动分泵15内的气压降压过程再次重复,从而构成制动分泵15内的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形成周期性强弱变化,同时,制动力臂16也受到强弱变化的作用力。本技术所述的防车轮抱死装置,在气动谐振的作用下,制动力可出现周期性强弱变化,强至汽车的最大制动力矩,弱至车轮不可能抱死的制动力矩。其起动工作气压设置比常用制动气压略高,汽车在行驶中实施正常制动,不会发生车轮抱死现象,该装置不进入工作状态,可减少气压损失。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联接时不需对汽车原有结构进行改造。附图说明图1,防车轮抱死装置结构图;图2,气压式制动分泵。结合附图对本设计的实施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图2,在呈圆柱型的谐振滑阀4上加工环型导通槽7和11,左端被谐振弹簧6顶住,右端联于谐振活塞13,右行时由圆柱上的凸台限位,左行时由谐振活塞13限位,当谐振活塞压力腔12内的气压升高,谐振活塞13上的推力大于预压力后,谐振弹簧6即被压缩,谐振滑阀4被推向左行,当谐振活塞压力腔12内气压降低,谐振活塞13上的推力减小时,谐振弹簧6即被释放,推动谐振滑阀4右行。谐振活塞13呈圆柱型,与阀体2一端密封成谐振活塞压力腔12,通道H1联接车辆的制动总泵与制动分泵之间,A-A截面的通道H2联接制动分泵15,及通道H1、H2被谐振滑阀4联通和切断,在B-B截面的通道H3、H4、H6被谐振滑阀4切断和联通,阻尼器1设置在通道H3与H5之间,通过电磁阀14联通谐振活塞压力腔12,制动气压传感器13可设置在H1、H2、H3通道上,由两个引出端连接控制器提供压力信号,电磁阀8,电磁阀14、电磁阀17上的引出端均连接控制器。弹簧外罩5罩上谐振弹簧6固定在阀体2上,该外罩能调整谐振弹簧6的预紧力。权利要求1.一种由电磁阀、阀体、气压通道构成的气压制动防车轮抱死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2中设置谐振滑阀4、导通槽7、导通槽11、谐振活塞13,通道H4上并联设置限压阀9、限压阀10,通道H2、H3与H5之间设置阻尼器1,通道H2、H3出口端联接制动压力传感器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车轮抱死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道H5与谐振活塞压力腔12进口之间的通道设置电磁阀14,通道H6上设置阻尼器18、电磁阀17,限压阀9出口端联接电磁阀8,谐振滑阀4一端设置谐振弹簧6。专利摘要一种汽车气压制动防车轮抱死装置。主要由阀体2中设置谐振滑阀4、导通槽7、11、谐振活塞13。在阀体2的通道上设置限压阀9、10以及联接阻尼器1、18,电磁阀8、14、17构成。该装置在气动谐振的作用下,制动力出现周期性强弱变化,强至汽车的最大制动力矩,弱至车轮不可能抱死的制动力矩。其起动工作气压设置比常用制动气压略高,汽车在行驶中实施正常制动,不会发生车轮抱死现象,该装置不进入工作状态,能减少气压损失。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联接时不需对汽车原有结构进行改造。文档编号B60T13/00GK2157098SQ9321789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赵伟亚 申请人:赵伟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电磁阀、阀体、气压通道构成的气压制动防车轮抱死装置,其特征在于阀体2中设置谐振滑阀4、导通槽7、导通槽11、谐振活塞13,通道H4上并联设置限压阀9、限压阀10,通道H2、H3与H5之间设置阻尼器1,通道H2、H3出口端联接制动压力传感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亚
申请(专利权)人:赵伟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