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先专利>正文

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5683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全方位防止汽车与汽车相撞的电子防撞装置,它由讯号的发射、接收、放大、频率和功率转换、转向制约及防撞保险等的电路及机构组成。安装了本装置的汽车(包括其他机动车)相撞前必定收到对方的讯号,接收机构对讯号转换后使其有效距离大于对方滑距后再发射,讯号经对方接收、放大、继电、换能后即会自动刹停于滑距内。连环相撞也可以防止,会车、超车、靠车仍可如旧运行。制约机构与方向盘轴联动啮合和放松,在意的撞车事故也可避免,还可以防止汽车跌下深坑或大河。(*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保险装置,尤其是一种避免汽车与汽车之间相撞的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当今世界上汽车车祸的严重是人尽皆知,如报载美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超过5万,还有8万多人因车祸而至残,还要为车祸受伤者做6,000万例手术,仅这项医疗费一年就高达1,600亿美元。而汽车车祸中,最常见的是汽车与汽车之间发生碰撞,如汽车的连环相撞,会车时,跟随在会车后面的车因超车而与前面驶来的车迎面相撞,十字路口互不相让争先抢道时引起的相撞……其同共特点是必有一方或双方是高速,此外,还有一些人为有意制造的撞车。目前,世界各国尚未有能避免上述常见的车祸的汽车防撞系统,据报载无人驾驶汽车虽有防撞系统,但无法解决上述常见的车祸,它可以不碰撞别的车,但不能避免别的车撞它,且价格甚高,数十万美元辆,不可能大众化,据知无人驾驶汽车最根本的原理是利用电波的反射,即二次反射,它受反射物的形状及其反射性能的影响,可靠性不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它包括安装在向外张开一定角度的防护罩内的讯号发射器、讯号接收器,频率转换装置、转向制约机构及防撞保险电路,其中讯号发射器及讯号接收器在汽车的各不同方位上定向安装,讯号发射器共十类,每类含1-3个或更多个的能连续发射的有效距离或频率相应变化的讯号的讯号发射器,每辆汽车的讯号接收器至少达34个;频率转换装置由频率转换电路、讯号有效距离转换电路及频率转换表组成;转向制约机构与汽车驾驶盘同轴,由两个方向相反的棘轮、棘爪、啮合机构及放松机构组成;防撞保险电路包括有讯号发射器、讯号接收器、放大器、速度控制开关、角度控制开关、自锁线路、延时器、转向制约磁吸、会车警告发音器、防撞自刹换能电路、恢复转向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频率转换装置中的频率转换电路其中的光敏电阻Rd100其一端与继电器Jd相接,Rd100的另一端与由三基管BG1、BG2、BG3构成的放大电路中的BG1的基极端相接,BG1的发射极端与BG2的基极端相接,BG2的发射极端经电阻R3与BG3的基极端相接,BG1、BG2的集电极端均与继电器Jb的正极端相接,BG3的集电极端与继电器Jb的自锁回路中的常开开关b2的一端相接,继电放大器fij控制的开关Kf1其开、合点一端与十类多种高频发射机的最高频端相接、另一端与控制开关K65的一端相接;所述的频率转换装置中的讯号有效等距电路由调距电阻R0、R1,特种继电器Jd讯号发射器(51)构成,其中,R0串联在讯号发射器(51)的汽车6V电源的正极端,R1串联在讯号发射器(51)的VX电源的正极端,且R0、R1分别与特种继电器Jd的吸合端S1、S2相接;所述的转向制约机构它包括啮合机构和放松机构,它们分别是由与汽车驾驶盘(64)同轴的且装配在该轴上的左右对称的棘轮(61’、61)、棘爪(52)、啮合制动角形拉杆(66)、滑转轮(67)、平面垫圈(68)、开口销(69)构成的啮合机构,和由撞击帽(56)、受撞击帽(57)、压力弹簧(73)、开关磁销(72)、拉力弹簧(70)、棘爪支承轴(53)、棘爪与轴的支承座(54)构成的放松机构组成,其中,啮合机构中的棘爪(52)的一端穿过滑转轮(67)并通过平面垫圈(68)和开口销(69)固定在滑转轮(67)的轮心,棘爪(52)的另一端伸向棘轮(61)的棘齿且动态啮合连接,啮合制动角形拉杆(66)与所述的防撞保险电路中的转向制约磁吸动态吸附;放松机构中的棘爪支承轴(53)通过棘爪与轴的支承座(54)支承,且棘爪支承轴(53)的上端通过棘爪轴的固定螺栓(58)、管位螺丝(71)、弹簧垫圈(59)、大垫圈(60)固定棘爪(52),棘爪支承轴(53)的下端穿过压力弹簧(73)且通过垫圈(62)、螺母(63)固定在受撞击帽(57)内。在所有汽车均安装了本技术所涉及的防撞装置后,在频率转换装置中频率转换电路和讯号有效距离转换电路的作用下,汽车上的讯号发射器根据自身汽车的速度连续定向发出不同频率和有效距离的讯号,这些讯号经转换后其有效距离均大于接收该讯号的汽车的滑距,同时,汽车自身也在迎面、侧面、后面等方向的汽车定向发出的讯号的有效距离内定向接收这些讯号,并由频率转换装置改变本车相应讯号频率和有效距离,以控制迎面、侧面、后面等方向的汽车不与本车相撞。如果是正常会车、超车,双方汽车接收到的讯号,包括会车、超车初始接收到的讯号及会车、超车结束时接收到的讯号经防撞保险电路中相应讯号继电放大器放大,通过速度控制开关,角度控制开关、延时器、自锁回路及转向制约磁吸、恢复转向电路等作用,保证正常会车、超车,同时会车双方均会通过频率转换装置从汽车尾部发出会车讯号,后车可接收到此讯号并发出音响,警告后车前车正在会车,不得超车,如果会车、超车有相撞的可能及汽车有连环相撞的可能,或十字路口有撞车的可能及其它高速碰撞的可能时,在双方汽车讯号的控制下,双方汽车必会在大于有效刹车滑行距离内接收到对方对应讯号,经过防撞保险电路中讯号继电放大器的放大,向防撞自刹换转电路输入电流,从而启动副总换能电磁阀及主总换能电磁阀,将两车刹仃于滑距之内,避免撞车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由于在汽车上安装不同的定向讯号发射器、接收器,通过讯号的定向发射、接收、替换使汽车之间各个可能方向的碰撞在碰撞前均能接收到相应的讯号,并通过防撞保险电路将一方或双方汽车刹停,而正常的会车、超车等则不受影响,由于定向讯号发射器、发射的均是弱电磁波,没有二次反射,且电磁波是严格按直线传播的,故讯号的定向发射和定向接收是可靠的,本技术的防撞保险作用也就很可靠,加上讯号的发射、接收仅在大于汽车滑距的一定距离范围内作用,因此发射器与接收器功率不会太大,造价均很低廉;这样,同其他汽车防撞系统相比,本技术所涉及的防撞装置不但防撞功能齐全,可靠性高而且造价低廉,故本技术所涉及的防撞装置可广泛安装于汽车上。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各类讯号发射器和各类讯号接收器的位置平面图;图2是汽车防撞保险电路工作原理图;图3是转向制约机构构造图;图4是频率转换电路工作原理图;图5是讯号有效距离转换电路工作原理图6是频率转换表表面示意图;图7是讯号发射器的构造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图9是讯号组合接收器的示意图,也是图1中2、1、16的大样;图10是图9“C-C”剖视图;图11是图10“B-B”剖视图;图12是图1中的3的大样;图13是图12中“D-D”环视图;图14是图12的“E-E”剖视图;图15是图1中7的大样;图16是图15的“F-F”剖视图;图17是汽车正前方和正后方的讯号图;图18是汽车左方和左前角的讯号图;图19是汽车左方会车和左后角的讯号图;图20是汽车所有各讯号的有效距离平面图;图21是辅助解释迎面相撞情况图;图22是辅助解释超车情况图;图23是辅助解释速度、角度与会车讯号等之间的制约作用图。由图1-23,本技术它包括安装在向外张开一定角度的防护罩内的讯号发射器、讯号接收器,频率转换装置、转向制约机构及防撞保险电路,其中讯号发射器及讯号接收器在汽车不同方位上定向安装,且讯号发射器共十类,每类含1-3个或更多个的能连续发射其有效距离或频率相应变化的讯号的讯号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电子防撞装置,它包括安装在向外张开一定角度的防护罩内的讯号发射器、讯号接收器,频率转换装置、转向制约机构及防撞保险电路,其中:讯号发射器及讯号接收器在汽车的各不同方位上定向安装,讯号发射器共十类,每类含1-3个或更多个的能连续发 射的其有效距离或频率相应变化的讯号的讯号发射器,每辆汽车的讯号接收器至少达34个;频率转换装置由频率转换电路、讯号有效距离转换电路及频率转换表组成;转向制约机构与汽车驾驶盘同轴,由两个方向相反的棘轮、棘爪、啮合机构及放松机构组成; 防撞保险电路包括有讯号发射器、讯号接收器、放大器、速度控制开关、角度控制开关、自锁线路、延时器、转向制约磁吸、会车警告发音器、防撞自刹换能电路、恢复转向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频率转换装置中的频率转换电路其中的光敏电阻Rd100其一端与继电器Jd相接,Rd100的另一端与由三基管BG1、BG2、BG3构成的放大电路中的BG1的基极端相接,BG1的发射极端与BG2的基极端相接,BG2的发射极端经电阻R3与BG3的基极端相接,BG1、BG2的集电极端均与继电器Jb的正极端相接,BG3的集电极端与继电器Jb的自锁回路中的常开开关b2的一端相接,继电放大器fij控制的开关Kf1其开、合点一端与十类多种高频发射机的最高频端相接、另一端与控制开关K65的一端相接;所述的频率转换装置中的讯号有效等距电路由调距电阻R0、R1 特种继电器Jd讯号发射器(51)构成,其中,R0串联在讯号发射器(51)的汽车6V电源的正极端,R1串联在讯号发射器(51)的V↓[X]电源的正极端,且R0、R1分别与特种继电器Jd的吸合端S1、S2相接;所述的转向制约机构它包括啮合机 构和放松机构,它们分别是由与汽车驾驶盘(64)同轴的且装配在该轴上的左右对称的棘轮(61’、61)、棘爪(52)、啮合制动角形拉杆(66)、滑转轮(67)、平面垫圈(68)、开口销(69)构成的啮合机构,和由撞击帽(56)、受撞击帽(57)、压力弹簧(73)、开关碰销(72)、拉力弹簧(70)、棘爪支承轴(53)、棘爪与轴的支承座(54)构成的放松机构组成,其中,啮合机构中的棘爪(52)的一端穿过滑转轮(67)并通过平面垫圈(68)和开口销(69)固定在滑转轮(67)的轮心,棘爪(52)的另一端伸向棘轮(61)的棘齿且动态啮合连接,啮合制动角形拉杆(66)与所述的防撞保险电路中的转向制约磁吸动态吸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
申请(专利权)人:刘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