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5654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挂车制动装置,它包括一张开机构,浮动设置在背板上的两制动蹄片,所述两制动蹄片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张开机构的两端,且所述两制动蹄片之间连接一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制动蹄片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支承座和一自感应拉板,所述支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侧的制动蹄片,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自感应拉板同轴枢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自感应拉板具有两伸出端,其中一伸出端通过一复位弹簧与该侧的所述制动蹄片连接,另一伸出端具有一弧形凸、凹面,与其对应,所述制动蹄片的端部具有用与所述弧形凸、凹面配合的弧形凸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车制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由主车和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可倒车的自感应式制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技术方案一种挂车制动装置,它包括一张开机构,浮动设置在背板上的两制动蹄片,所述两制动蹄片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张开机构的两端,且所述两制动蹄片之间连接一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制动蹄片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支承座和一自感应拉板,所述支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侧的制动蹄片,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自感应拉板同轴枢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自感应拉板具有两伸出端,其中一伸出端通过一复位弹簧与该侧的所述制动蹄片连接,另一伸出端具有一弧形凸、凹面,与其对应,所述制动蹄片的端部具有用与所述弧形凸、凹面配合的弧形凸面。本技术由于设置了一支承座和一自感应拉板,将与张开机构连接的一制动蹄片固定连接在支承座上,并将另一制动蹄片与自感应拉板上的凸凹面相配合形成一活动端,因此在汽车列车正常行驶刹车时,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制动挂车;而在汽车列车倒车时,制动蹄片的活动端可以自动从自感应拉板的弧形凸面滑入弧形凹面,从而自动解除制动状态,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可以广泛用于各种由主车和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的制动系统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感应拉板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在主车正常行驶刹车时,张开机构4工作,以制动毂10顺时针旋转为例,在制动毂10摩擦力的作用下,制动蹄片1、2受顺时针方向的力,压向支承座7的固定端,由于张开机构4带动制动蹄片1、2向外扩张,从而加大了与制动毂10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了挂车的制动功能,此动作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而在本技术倒车时,张开机构4工作,制动毂10逆时针旋转,在制动毂10摩擦力的作用下,制动蹄片1、2受逆时针方向的力,由固定端压向活动端,这时,制动蹄片1上的凸面11与自感应拉板6的接触点便从凸面621滑向凹面622,此凸、凹面621、622的下降量恰好补偿惯性制动时产生的位移,使浮动的两制动蹄片1、2继续保持小于制动毂10的直径,从而自动解除了制动状态,实现了倒车功能。上述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形状和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比如自感应拉板6也可以采取其它形状,其最关键是要设置弧形的一凸、凹面,以使制动蹄片1的端部可以滑入凹槽,减小制动蹄片张开后的直径,使其与制动毂不产生制动。权利要求1.一种挂车制动装置,它包括一张开机构,浮动设置在背板上的两制动蹄片,所述两制动蹄片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张开机构的两端,且所述两制动蹄片之间连接一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制动蹄片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支承座和一自感应拉板,所述支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侧的制动蹄片,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自感应拉板同轴枢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自感应拉板具有两伸出端,其中一伸出端通过一复位弹簧与该侧的所述制动蹄片连接,另一伸出端具有一弧形凸、凹面,与其对应,所述制动蹄片的端部具有用与所述弧形凸、凹面配合的弧形凸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挂车制动装置,它包括一张开机构,浮动设置在背板上的两制动蹄片,所述两制动蹄片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张开机构的两端,且所述两制动蹄片之间连接一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制动蹄片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支承座和一自感应拉板,所述支承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侧的制动蹄片,所述支承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自感应拉板同轴枢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自感应拉板具有两伸出端,其中一伸出端通过一复位弹簧与该侧的所述制动蹄片连接,另一伸出端具有一弧形凸、凹面,与其对应,所述制动蹄片的端部具有用与所述弧形凸、凹面配合的弧形凸面。本技术既可以正常行驶刹车制动,又可以在倒车时自动解除制动,它可以广泛用于各种由主车和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的制动系统中。文档编号B60T7/20GK2586631SQ0228206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相洪, 李燕军, 杨涵, 吴振龙, 何永水, 刘永新, 傅强, 尹立军, 绳以健, 周国泰, 刘宝钢, 李咏梅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相洪李燕军杨涵吴振龙何永水刘永新傅强尹立军绳以健周国泰刘宝钢李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