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天来专利>正文

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535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包括安设于汽车车头前方的撞击探测器,安于车底的联动机构及制动单元。撞车时,在撞击探测器的操纵下,联动机构自动控制汽车的离合器及制动踏板,并牵动制动单元中的一个制动腿,使之伸出触及地面,将车尾抬离地面,消耗车辆动量,并在所述制动腿回转至后侧后,能自动复位。本系统制造成本低,控制灵敏,实为撞车防护的必需附设装置。(*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日常生活中,汽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而汽车车祸则往往给司机、乘客及路人带来严重的不幸。在发生撞车事故时,司机往往失去理智,应该踩制动踏板,却反而踩了加速踏板(风门),致使事故更加严重。因此,怎样使汽车在撞车之后的一瞬间内尽快地停住,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汽车在撞车后的一瞬间内尽快停住的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本技术所述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包括一个安设于汽车车头前的撞击探测器,一个由枢杆、连杆和钢丝等组成的联动机构,以及一个安设于汽车底板后部的制动单元,所述制动单元左右各设一个,它包括一个带有一支腿的、和汽车底板固定住的支架,以及由一套筒和一个套于其内的伸缩杆所组成的制动腿。前述撞击探测器,包括一个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穿过一个固定于车底的支承构件中的一根管子,和前述联动机构中的枢杆相连,枢杆和汽车的离合器及制动踏板连接,并藉连杆及钢丝,又和所述制动单元中的伸缩杆连接。所述制动单元,还包括一个当所述伸缩杆被联动机构牵动而伸出时能被锁住于某一伸长位置上的锁住机构,以及当所述制动腿触及地面并向后侧回转之后使所述锁住机构脱扣的脱扣装置。本技术所述制动装置,能在撞车后的一瞬间使汽车离合器脱离开,并拉动制动踏板而制动,还能藉设于后部的制动单元,令汽车后部略被抬起脱离地面,以减小其动量。因而是一种理想的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该制动装置各零件在正常情况下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该制动装置在撞车后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该制动装置的各零件分布示意图(为了清楚地显示各零件的结构,图中有的零件并非按工作位置画出);图5为底部安设有本自动制动装置的汽车的示意图。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所述安设于汽车(11)的底板下方的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10),包括一个安设于汽车(11)车头前方的撞击深测器(12),一个由所述撞击探测器(12)操纵的联动机构,以及由所述联动机构牵动的、设于汽车(11)后部两侧的一对制动单元(13)。所述制动单元(13)包括一个和汽车(11)的底板固定住的支架(22)以及枢接于所述支架(22)的一制动腿(23),所述制动腿(23)包括一个和支架(22)枢接的套筒(26)及套入其内并可在其内滑动的一伸缩杆(27),还包括一个当伸缩杆(27)被联动机构牵动而伸出时能被锁住于某一伸长位置上的锁住机构,以及当所述制动腿(23)触及地面(9)并向后侧回转之后使所述锁住机构脱扣的脱扣装置。其中所述撞击探测器(12)包括一个防护架(14),以及一对安设于汽车(11)的底板两侧的支承构件(15),所述防护架(14)的两个自由端(14′)穿过所述支承构件(15),和前述联动机构连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两个枢杆(17)、连杆(20)以及钢丝(21),前述防护架(14)藉一弹簧的弹性力而维持在远离所述支承构件(15)的位置上。枢杆(17)中的一个,和汽车(11)的离合器(35)及制动踏板(36)连接,二枢杆(17)的另一端(17b),藉连杆(20)而和一连接件(19)相连,所述连接件(19)又藉所述钢丝(21)而和前述制动单元(13)连接。支承构件(15)藉二固定片(15′)而固定于所述汽车(11)的底板上,二固定片之间固设有一根管子(16),所述防护架(14)的两个自由端(14′),即从上述管子(16)中穿过,接至一个滑动连接构件(18),所述滑动连接构件(18)包括一块带槽孔的板(17a),槽孔中可以滑动地容纳有所述防护架(14)的自由端(14′)的末端弯头(14″),所述使防护架(14)远离支承构件(15)的弹簧(15″),固定于所述弯头(14″)和一个较远的固定片(15′)之间。所述防护架(14)、支承构件(15)以及枢杆(17)等,均用硬质钢制成。所述枢杆(17)的旋转角度约为120°。所述钢丝(21)接至所述制动单元(13)中的伸缩杆(27)之上端,当钢丝(21)向前牵动时,伸缩杆(27)即由所述套筒中伸出。一个弹簧(25)一头挂住所述制动单元(13)中的制动腿下部,另一头挂住套筒(26)。另一弹簧(23′)挂于支架(22)和套筒(26)之间。所述制动腿(23)的下端,横向延伸形成一个制动脚(24),所述制动脚(24)下端安设有一块胶皮底(24′)。前述钢丝(21),绕过固定于所述支架(22)的一个支腿(22′)上的滑轮(28a),以及固定于套筒(26)下端的另一滑轮(28b)之后,由套筒(26)一侧所开设的一个槽孔(26′)穿入,和伸缩杆(27)的上端连接。参阅图1及图4,所述制动单元(13)所具备的锁住机构(29),包括一个枢接于所述套筒(26)后部的锁扣(30),且在与之相邻部位的伸缩杆(27)侧部,形成有一个开口(31)。所述锁扣(30)前部为一个弯钩(30a),后部为平直的压片(30b),所述弯钩(30a)藉一弹簧(32)的作用而被拉入套筒(26)后侧下端的一个凹口(33)内,所述凹口(33)和前述开口(31)对应,且于伸缩杆(27)内部形成有由数个台阶(34′)所组成的阶梯结构(34)。所述脱扣装置,包括支架(22)的一个支腿(22′)以及锁扣(30),所述支腿(22′)在所述套筒(26)向后回转时,适可压住所述锁扣后部的压片(30b)。以下来描述一下本技术所述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当发生撞车事故时,如图3所示,首先是防护架(14)向里移动,其末端(14′)的端部的弯头(14″)推动所述滑动连接构件(18)中的枢杆(17)前端的板(17a),使枢杆(17)旋转,枢杆(17)的另一端17b遂拉动连杆(20),後者使连接件(19)亦向前移动。连接件(19)为一弹性元件,其弹性力产生一个缓冲作用,使连杆(20)和钢丝(21)之间的动作传递得到缓冲。前述枢杆(17)之一在旋转时,操纵汽车的离合器(35)及制动踏板(36),使汽车自动制动。另外,连接件(19)向前移动,使得钢丝(21)被拉紧,致使伸缩杆(27)由套筒(26)中滑出。由于前述弹簧(32)使锁扣(30)的弯钩(30a)扣入套筒(26)后侧下端的凹口(33)内,并进一步扣入伸缩杆(27)的相应开口(31)内,故当伸缩杆(27)伸长时,锁扣(30)的弯钩(30a)必可以扣住阶梯结构(34)中的一个台阶(34′),使得当制动脚(24)抵住地面(9)时,伸缩杆(27)不会缩回去。平时,所述套筒(26)呈向前倾斜45°角位置。当制动脚(24)抵住地面(9)后,车尾被抬离地面,伸缩杆(27)带动套筒(26)而旋转至套筒呈向后倾斜45°角位置时,参阅图3、图4所示,由于支架(22)的支腿(22′)压住了锁扣(30)的向上跷起的压片(30b),将它压下去,致使其弯钩(30a)由凹口(33)中脱出,如此解除了锁住机构,使伸缩杆(27)在弹簧(25)的作用下自动缩回至套筒(26)内。与此同时,由于制动脚(24)脱离地面(9),故套筒连带伸缩杆在弹簧(23′)的作用下,又恢复原先位置。上述阶梯结构(34)的作用是,在不同地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设于汽车(11)的底板下方的汽车撞车自动制动装置(10),包括一个安设于汽车(11)车头前方的撞击探测器(12)操纵的联动机构,以及由所述联动机构牵动的、设于汽车(11)后部两侧的一对制动单元(13),所述制动单元(13)包括一个和汽车(11)的底板固定住的支架(22),以及枢拉于所述支架(22)的一个制动腿(23),所述制动腿(23)包括一个和支架(22)枢接的套筒(26)及套入其内并可在其内滑动的一伸缩杆(27),还包括一个当伸缩杆(27)被联动机构牵动而伸出时能被锁住于某一伸长位置上的锁住机构,以及当所述制动腿(23)触及地面(9)并向后侧回转之后使所述锁住机构脱扣的脱扣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来
申请(专利权)人:刘天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