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庭义专利>正文

汽车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65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结合型气室的汽车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包括第一和第二减压阀,梭阀和第二快放阀,使制动时气室前腔放气至低于第二减压阀调定值时,第二减压阀输出气压,向气室前腔通入一剩余气压,该剩余气压范围在大致0. 20-0. 40mPa之间,大致与弹簧力平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气压应急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人在技术申请No.88216447.3中公开的汽车制动装置。技术申请No.8821644.7.3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气压应急制动装置,其中制动气室采用了结合型气室,结合型制动气室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由前叉(27)、调整螺母(26)、推杆(13)、防护罩(14)、密封圈(15)、导向套(16)、气室前壳(17)、前腔进气口(18)、前腔(19)、膜片(20)、弹簧(21)、(28)、气室后壳(22)、后腔进气口(23)、后腔(24)、卡箍(25)等零件组成。气室前壳(17)、后壳(22)和膜片(20)由卡箍(25)压紧,分隔成两个气室。螺旋弹簧(21,28)装在气室后壳(22)内,所述弹簧(21,28)一端顶住气室后壳(22)的底部,另一端通过一个垫片(29)作用在膜片(20)上,气室后壳(22)上有后腔进气口(23),气室前壳(19)上有前腔进气口(18)。根据该技术,当车辆正常行车时,压缩空气进入制动气室(6)的前腔(19),使弹簧(21,28)处于压缩状态;当车辆制动时,气室前腔(19)的压缩空气被放掉。同时在气室后腔(24)通入高压空气。于是,气压力和弹簧(21,28)的弹簧力叠加起来作用在膜片(20)上。从而推动推杆(13),带动制动臂旋转而使车辆制动。因为弹簧(21,28)参与了制动,由于弹簧特性在制动时产生振动,弹簧的振动将作用在膜片(20)上,而使制动气室(6)的推力随之变化。这就在制动车辆的同时产生了防止车轮“抱死”的作用。避免了轮胎与地面的打滑。而使车辆制动距离缩短10%左右。同时也避免了车辆制动时的侧滑和甩尾现象。但是,在该技术中,由于在车辆制动时,是将前腔的压缩空气完全放掉,制动弹簧和压缩空气的合力作用在膜片上,而产生一个过大的制动力,而当后轮制动力过大超过路面附着极限时,将容易出现车轮抱死的情况,这时如果汽车稍受一点侧向力,后轮即侧滑而发生甩尾现象。而且容易出现前后轮比例失调的问题,影响制动效果。另外,解除制动时活塞不灵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尤其适于用技术申请No.8821644.7中公开的汽车制动装置,其克服了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汽车制动的防抱死功能,使前后轮制动比例适当,提高了制动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汽车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该制动装置采用结合型气空,包括活塞和弹簧,制动时气压力和弹簧力的合力作用于制动活塞上,该控制系统包括气源,贮气筒,脚制动阀,第一快放阀,气控换向阀和手动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梭阀和第二快放阀,第一减压阀设于手动阀和气控换向阀之间,第二减压阀设于第一减压阀和梭阀之间,梭阀分别与第二减压阀、气控换向阀和第二快放阀相通,第二快放阀分别与梭阀和两气室前腔相通,以致制动时气室前腔放气至低于第二减压阀调定值时,第二减压阀输出气压,而向气室前腔通入一预定剩余压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制动过程中将气室前腔放气时,使前腔保持一剩余气压,该气压范围在0.20-0.40mpa之间,大致与制动弹簧的弹簧力相平衡。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可提高车轮防抱死功能,防止前后轮制动比例失调,提高制动效果。并使活塞回位迅速。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是汽车制动装置结合型气室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动装置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制动装置控制方法的气室前腔气压曲线图。图2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气源(1),贮气筒(2),与贮气筒(2)相连的脚制动阀(3)和手动阀(12),脚制动阀(3)经第一快放阀(4)与制动气室(5)和(6)相通,用于制动时向制动气室(5)和(6)后腔通入压缩空气;手动阀(12)经第一减压阀(11)分别与气控换向阀(9)和第二减压阀(10)相通,一个梭阀(8)分别与第二减压阀(10)、气控换向阀(9)和第二快放阀(7)相通,第二快放阀(7)与两制动气室(5)和(6)相通。下面描述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图2所示为停车制动时的状态。行车时,贮气筒(2)中的压力大于0.40mpa,打开手动阀(12),压缩空气经第一减压阀(11)、气控换向阀(9)、梭阀(8)、第二快放阀(7)进入结合型制动气室(5)和(6)的前腔,压缩弹簧解除制动,车辆可正常行车。行车制动时,踏下脚制动阀(3),压缩空气经第一快放阀(4)进入制动气室(5),(6)的后腔,与此同时,控制气操纵气控换向阀(9)换向,使制动气室(5),(6)前腔的气通过第二快放阀(7)排入大气,当前腔气压低于第二减压阀(10)调定的气压时,梭阀(8)动作,第二减压阀(10)输出压缩空气经梭阀(8)和第二快放阀(7)进入制动气室(5),(6)的前腔,该残余部分气压大致与弹簧力平衡。一般来说,残余部分气压范围保持在大致0.20-0.40mpa之间。图3示出了刹车过程中制动气室前腔压力变化曲线示意图。其中,PⅠ为第一减压阀(11)的调定压力,PⅡ为第二减压阀(10)的调定压力。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不会产生车轮制动力过大而将车轮抱死的问题,达到了平衡前后轮制动力的目的,同时,由于制动时气室前腔保持一剩余气压,使活塞动作灵敏,解除制动时能很快回位。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该制动装置采用结合型气室,包括活塞和弹簧,制动时气压力和弹簧力的合力作用于制动活塞上,该控制系统包括气源(1),贮气筒(2),脚制动阀(3),第一快放阀(4),气控换向阀(9)和手动阀(12),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减压阀(11)、第二减压阀(10)、梭阀(8)和第二快放阀(7),第一减压阀(11)设于手动阀(12)和气控换向阀(9)之间,第二减压阀(10)设于第一减压阀(11)和梭阀(8)之间,梭阀(8)分别与第二减压阀(10)、气控换向阀(9)和第二快放阀(7)相通,第二快放阀(7)分别与梭阀(8)和两气室(5)和(6)前腔相通,以使制动时气室前腔放气至低于第二减压阀(10)调定值时,第二减压阀(10)打开,而向气室前腔通入一预定剩余压力。2.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动过程中将气室前腔放气时,使前腔保持一剩余气压,该气压范围在0.20-0.40mpa之间,大致与制动弹簧的弹簧力相平衡。全文摘要一种适用于结合型气室的。包括第一和第二减压阀,梭阀和第二快放阀,使制动时气室前腔放气至低于第二减压阀调定值时,第二减压阀输出气压,向气室前腔通入一剩余气压,该剩余气压范围在大致0.20—0.40mPa之间,大致与弹簧力平衡。文档编号B60T13/38GK1100374SQ9410656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庭义 申请人:王庭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装置的控制系统,该制动装置采用结合型气室,包括活塞和弹簧,制动时气压力和弹簧力的合力作用于制动活塞上,该控制系统包括:气源(1),贮气筒(2),脚制动阀(3),第一快放阀(4),气控换向阀(9)和手动阀(12),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减压阀(11)、第二减压阀(10)、梭阀(8)和第二快放阀(7),第一减压阀(11)设于手动阀(12)和气控换向阀(9)之间,第二减压阀(10)设于第一减压阀(11)和梭阀(8)之间,梭阀(8)分别与第二减压阀(10)、气控换向阀(9)和第二快放阀(7)相通,第二快放阀(7)分别与梭阀(8)和两气室(5)和(6)前腔相通,以使制动时气室前腔放气至低于第二减压阀(10)调定值时,第二减压阀(10)打开,而向气室前腔通入一预定剩余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庭义
申请(专利权)人:王庭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