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520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正对,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之间设置有传送板,该传送板倾斜设置,传送板靠近输送机构的一端低于靠近接料机构的一端,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设置有用于将拉杆推到传送板的推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拉杆磨削加工两台设备连线自动作业,事项上下工位设备间的物料传输,且能够调节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高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高度和不同间距的设备,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并最终减少操作人员,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杆状零件的加工,如减震器拉杆的加工,需要在无心磨床上磨削工件,目前大都是采用人工送料的方式将棒料送入无心磨床进行加工,操作者需站在设备前不停的上料,采用这种送料方式,不但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而且送料速度难以控制,使得加工出来的产品一致性较差,影响产品合格率,同时拉杆在磨削时冷却液会挥发产生水雾并伴有异味,操作者离设备较近,有强烈刺鼻感,衣服胸口和袖口会较潮湿,工人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研发一种自动上料装置,是目前相关企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拉杆磨削,均采用的是单台加工,上下工序之间需要人工转运拉杆,没有形成流水线,整体加工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便于上下工位之间的棒料自动传送,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正对,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之间设置有传送板,该传送板倾斜设置,传送板靠近输送机构的一端低于靠近接料机构的一端,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设置有用于将拉杆推到传送板的推动机构。采用上述结构,接料部分和输送部分分别完成从第一台设备接料输送到第二台设备的进料输送,中间通过一个传送板完成输送转换。通过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实现拉杆磨削加工两台设备连线自动作业,同时保证整个作业过程需传输顺畅,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并最终减少操作人员,降低人工成本。作为优选:所述传送板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滑动板,该滑动板在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之间滑动。由于上下工位两台设备的砂轮在使用消耗情况不一样,即产品的出料口和进料口是在不断变化的,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需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使用,设置滑动板可以适应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之间不同的距离。作为优选:所述接料机构与输送机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在支撑座上的电机、两个传送轮,两个传送轮上套设有传送带,其中一个传送轮与电机连接,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护板,所述接料机构的传送带与输送机构的传送带平行。拉杆在传送带上传动,护板防止拉杆从传送带上落下。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分别通过多根调节螺杆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调节螺杆下部穿设在支撑板上,上端与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活动连接。通过调节螺杆可以分别调节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设备。作为优选:所述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下方的调节螺杆上均沿传送带方向固定有接水槽。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调节螺杆下部安装在条形槽内,并通过螺母固定。通过移动调节螺杆在条形槽上位置,可以调节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传输环境。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机构为倾斜设置在接料机构传送带末端的导向板。通过拉杆沿传送带运动至导向板后,由于导向板向传送板倾斜,使拉杆滑到传送板上。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机构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朝向输送机构。通过气缸带动推板将拉杆推到传送板上。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拉杆磨削加工两台设备连线自动作业,事项上下工位设备间的物料传输,且能够调节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高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高度和不同间距的设备,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并最终减少操作人员,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机传动部分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I底座2支撑架3支撑板31 条形槽4调节螺杆5 螺母6接水槽7气缸71 推板81 电机82 传送轮83 传送带84 护板85 支撑座91 传送板92 滑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I上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安装有支撑板3,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分别通过多根调节螺杆4安装在支撑板3上,调节螺杆4下部穿设在支撑板3上,上端与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活动连接通过调节螺杆4可以分别调节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设备,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下方的调节螺杆4上均沿传送带83方向固定有接水槽6,支撑板3上开设有条形槽31,条形槽31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83的长度方向垂直,调节螺杆4下部安装在条形槽31内,并通过螺母5固定。通过移动调节螺杆4在条形槽31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传输环境。接料机构与输送机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接料机构包括支撑座85以及安装在支撑座85上的电机81、两个传送轮82,两个传送轮82上套设有传送带83,其中一个传送轮82与电机81连接,传送带83两侧设置有护板84,接料机构的传送带83与输送机构的传送带83平行。拉杆在传送带83上传动,护板84防止拉杆从传送带83上落下,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正对,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之间设置有传送板91,该传送板91倾斜设置,传送板91靠近输送机构的一端低于靠近接料机构的一端,接料机构的出料部设置有用于将拉杆推到传送板91的推动机构,本例中推动机构为气缸7,该气缸7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推板71,推板71朝向输送机构,通过气缸7带动推板71将拉杆推到传送板91上。传送板91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滑动板92,该滑动板92在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之间滑动。由于上下工位两台设备的砂轮在使用消耗情况不一样,即产品的出料口和进料口是在不断变化的,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需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使用,设置滑动板92可以适应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之间不同的距离,接料部分和输送部分分别完成从第一台设备接料输送到第二台设备的进料输送,中间通过一个传送板91完成输送转换。通过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实现拉杆磨削加工两台设备连线自动作业,同时保证整个作业过程需传输顺畅,设计了接料与进料间的转换滑板,拉杆接料与进料分别是用于不同的磨床,为缩短流水线的长度,两台磨床间有横向有错位,产品接料部分和进料部分需有一定的高度差,两者的高度差为30mm?60mm。由于拉杆整体尺寸偏小,拉杆的传输部分需通过合理的结构尺寸和各种护板84,来保证各种型号的拉杆在在传输过程能顺畅。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至ΠΠ O【主权项】1.一种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正对,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杆自动接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接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正对,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与输送机构的进料部之间设置有传送板,该传送板倾斜设置,传送板靠近输送机构的一端低于靠近接料机构的一端,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部设置有用于将拉杆推到传送板的推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李耀勇谭庆洪田祥云黄强翁长江周明元杨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耀勇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