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859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包括圆柱型壳体,该壳体前端设置有盖板,壳体后端连接有导轴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一,该推杆一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环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一内的导轴二,该导轴二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一连接,另一端与锥环固定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二,该推杆二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轴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二内的导杆,该导杆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二连接,另一端与锥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对卡槽,相邻卡槽内设有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该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内侧面通过斜楔分别与锥环和锥轴的锥面滑动连接,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外侧面分别设有蓄油网纹基材和镜面基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悬浮珩磨缸套内圆的专用治具。
技术介绍
缸套内圆粗糙度的好坏对发动机节能减排提供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是平台网纹珩磨工艺,其中的参数Rpk〈0.3,Rk为0.2-0.8,这种珩磨技术在初期磨合和油耗上表现不足,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排放要求,因此采用内圆悬浮珩磨技术替代,而悬浮珩磨技术需要采用专用的生产治具,普通的生产治具是通过机床动力电机驱动丝杆正反转,实现两种珩磨头的涨缩动作,此结构容易发生两种珩磨头之间的干涉现象,影响生产的稳定性,且通过电机驱动,能源利用率较低,耗能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稳定的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包括圆柱型壳体,该壳体前端设置有盖板,壳体后端连接有导轴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一,该推杆一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环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一内的导轴二,该导轴二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一连接,另一端与锥环固定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二,该推杆二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轴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二内的导杆,该导杆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二连接,另一端与锥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对卡槽,相邻卡槽内设有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该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内侧面通过斜楔分别与锥环和锥轴的锥面滑动连接,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外侧面分别设有蓄油网纹基材和镜面基材。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上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设拉簧的圆环槽。进一步地,所述导轴一内开设有环槽,该环槽内沿轴向设置有压簧一,所述导轴二上设置有可用于挤压该压簧一的卡销。进一步地,所述锥轴的自由端设有底座,该底座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压簧二。优选地,所述斜楔的斜面具有与所述锥环、锥轴的锥面相适配的曲面度。当推杆一在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推动基材座一向外扩张工作,当作用力消失,基材座一可在拉簧和压簧一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基材座一进行收缩。同理,基材座二在推杆二上运动,当推杆二在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推动基材座二向外扩张工作,当作用力消失,在拉簧和压簧二的作用下,推杆二向左移动,基材座二收缩。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油缸驱动两组推杆,分别推动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向外扩张工作,使镜面基材和蓄油网纹基材进行珩磨作业,当珩磨作业结束,撤销油缸作用力,在拉簧和压簧的辅助作用下,推杆一和推杆二顺利进行复位,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收缩,充分利用了油缸、拉簧和压簧的恢复力,使得整个动作过程耗能降低。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成本;推杆一和推杆二单独工作,互不干涉,提供装置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轴向剖视图,图中未画出推进油缸一和推进油缸二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图中:100、壳体,110、盖板,120、导轴一,121、环槽,122、压簧一,200、推杆一,210、锥环,220、导轴二,221、卡销,300、推杆二,310、锥轴,311、底座,312、压簧二,320、导杆,400、基材座一,500、基材座二,600、斜楔,700、蓄油网纹基材,800、镜面基材,900、拉簧,910、圆环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和2对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包括圆柱型的壳体100、推杆一 200、推杆二 300、基材座一 400和基材座二 500。所述壳体100为本技术的主体部分,该壳体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110,壳体后端连接有导轴一 120,导轴一和壳体整体形成台阶圆柱体。所述壳体的圆柱面上均勾开设有至少两对卡槽,每对卡槽对称设置在圆周两侧,其中一对卡槽内设置有基材座一 400,另一对卡槽内设置有基材座二 500,基材座一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蓄油网纹基材700,基材座二上设置有镜面基材800。蓄油网纹基材与镜面基材的长度相等,而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长度均大于蓄油网纹基材和镜面基材的长度。所述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上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设拉簧900的圆环槽910,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两端均卡设有拉簧。所述推杆一 200和推杆二 300均设置于壳体内的,其中推杆一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环210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一内的导轴二 220,该导轴二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一连接,另一端与锥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二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轴310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二内的导杆320,该导杆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二连接,另一端与锥轴固定连接。所述基材座一 400和基材座二 500的内侧面通过斜楔600分别与锥环和锥轴的锥面滑动连接,通过推杆一和推杆二的轴向运动,带动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做向外扩张作业,从而将蓄油网纹基材与镜面基材作用在缸套内圆,进行珩磨加工。优选地,所述斜楔的斜面具有与所述锥环、锥轴的锥面相适配的曲面度。推杆一和推杆二均由油缸提供推进动力,当珩磨加工完毕执行复位动作时,可以通过一些压簧和拉簧进行辅助复位。参照图2,所述导轴一 120内开设有环槽121,该环槽内沿轴向设置有压簧一 122,所述导轴二上设置有可用于挤压该压簧一的卡销221。所述锥轴的自由端设有底座311,该底座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压簧二 312。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柱型壳体(100),该壳体前端设置有盖板(110),壳体后端连接有导轴一(120);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一(200),该推杆一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环(210)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一内的导轴二(220),该导轴二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一连接,另一端与锥环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二(300),该推杆二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轴(310)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二内的导杆(320),该导杆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二连接,另一端与锥轴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的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对卡槽,相邻卡槽内设有基材座一(400)和基材座二(500),该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内侧面通过斜楔(600)分别与锥环和锥轴的锥面滑动连接,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外侧面分别设有蓄油网纹基材(700)和镜面基材(8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上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设拉簧(900)的圆环槽(9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轴一(120)内开设有环槽(121),该环槽内沿轴向设置有压簧一(122),所述导轴二(220)上设置有可用于挤压该压簧一的卡销(2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轴的自由端设有底座(311),该底座与所述盖板之间设有压簧二(3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600)的斜面具有与所述锥环、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套内圆悬浮珩磨的专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型壳体(100),该壳体前端设置有盖板(110),壳体后端连接有导轴一(120);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一(200),该推杆一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环(210)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一内的导轴二(220),该导轴二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一连接,另一端与锥环固定连接;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推杆二(300),该推杆二包括首尾同轴连接的两个锥轴(310)以及间隙套设在导轴二内的导杆(320),该导杆的一端与推进油缸二连接,另一端与锥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圆柱面上均匀开设有至少两对卡槽,相邻卡槽内设有基材座一(400)和基材座二(500),该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内侧面通过斜楔(600)分别与锥环和锥轴的锥面滑动连接,基材座一和基材座二的外侧面分别设有蓄油网纹基材(700)和镜面基材(8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宣军杨剑黄韦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