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条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283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00:53
一种汇流条单元,其通过对1次成形构件和多个2次成形用汇流条进行2次嵌入成形而形成,并且1次成形用汇流条以及2次成形用汇流条沿汇流条轴向排列设置,1次成形构件是通过对多个1次成形用汇流条进行1次嵌入成形而形成,其中,1次成形用汇流条设有,在1次嵌入成形时使支承其他1次成形用汇流条的支承销沿汇流条轴向贯穿的贯穿孔,2次成形用汇流条在与贯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该通孔能够在2次嵌入成形时供绝缘性树脂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汇流条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于马达、发电机的绕组的汇流条单元。
技术介绍
在日本JP2011-205875A中公开了一种汇流条单元,该汇流条单元通过在U相汇流条、V相汇流条以及W相汇流条这三个环状汇流条之间填充有绝缘性树脂,并将这些汇流条沿定子轴向层叠而成。在这种汇流条单元中,利用绝缘性树脂将汇流条彼此电气绝缘。然而,在对配设于模具内的多个汇流条进行嵌入成形而形成汇流条单元的情况下,有时会在嵌入成形的过程中在绝缘性树脂内形成气眼。若在汇流条间的绝缘性树脂内形成气眼,则汇流条单元中的汇流条间的电气绝缘性将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气眼引起的汇流条间的电气绝缘性降低的汇流条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汇流条单元,其通过对1次成形构件和多个2次成形用汇流条进行2次嵌入成形而形成,并且1次成形用汇流条以及上述2次成形用汇流条沿汇流条轴向排列设置,上述1次成形构件是通过对多个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进行1次嵌入成形而形成,其中,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设有,在1次嵌入成形时使支承其他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的支承销沿汇流条轴向贯穿的贯穿孔,上述2次成形用汇流条在与上述贯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该通孔能够在2次嵌入成形时供绝缘性树脂通过。附图说明图1是构成3相交流马达的定子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省略绝缘部的状态下的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图4A是U相汇流条的立体图。图4B是U相汇流条的俯视图。图5A是V相汇流条的立体图。图5B是V相汇流条的俯视图。图6A是W相汇流条的立体图。图6B是W相汇流条的俯视图。图7A是N相汇流条的立体图。图7B是N相汇流条的俯视图。图8是1次嵌入成形所使用的第1模具的纵剖视图。图9是说明1次嵌入成形的1次安置工序的图。图10是第1模具的下模的支承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说明1次嵌入成形的1次成形工序的图。图12A是表示打开第1模具的上模的状态下的上模以及下模的支承销的图。图12B是表示闭合第2模具的上模的状态下的上模以及下模的支承销的图。图13是构成汇流条单元的1次成形构件的立体图。图14是1次成形构件的局部纵剖视图。图15是2次嵌入成形所使用的第2模具的纵剖视图。图16A是说明2次嵌入成形的2次安置工序的前半部分的图。图16B是说明2次嵌入成形的2次安置工序的后半部分的图。图17是配设有W相汇流条以及N相汇流条的1次成形构件的立体图。图18是说明2次嵌入成形的2次成形工序的图。图19是省略绝缘部的状态下的汇流条单元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构成3相交流马达的定子1的结构图。在保持于壳体2的圆环状的定子芯3以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未图示的齿部。在各齿部上卷绕有铜线,利用卷绕的导线构成线圈4。在定子芯3上沿定子1的周向呈环状配设有18个线圈4。线圈4由U相线圈4U、V相线圈4V以及W相线圈4W构成,以两个为一组的同相线圈4沿定子1的周向以120度间隔配置。因此,1组U相线圈4U、1组V相线圈4V以及1组W相线圈4W沿定子1的周向交替配设有三套。在相邻的同相的线圈4U、4V、4W中,各个绕组末端5彼此连线。另外,U相线圈4U、V相线圈4V以及W相线圈4W借助另一绕组末端6而连接于汇流条单元100(参照图2)。参照图2以及图3对设于马达的汇流条单元100进行说明。图2是汇流条单元100的立体图,图3是省略绝缘部50a的状态下的汇流条单元100的立体图。汇流条单元100与定子1(参照图1)呈同心状地安装于定子1的轴向端部。汇流条单元100由连接于U相线圈4U的U相汇流条10、连接于V相线圈4V的V相汇流条20、连接于W相线圈4W的W相汇流条30、作为连接于各相线圈4U、4V、4W的中性点用汇流条的N相汇流条40、以及将这些汇流条10、20、30、40保持为绝缘状态的绝缘部50a构成。汇流条单元100通过使用绝缘性树脂将上述四个汇流条10、20、30、40嵌入成形而一体形成。在使用绝缘性树脂对U相汇流条10以及V相汇流条20进行1次嵌入成形而形成1次成形构件200(参照图13)之后,使用绝缘性树脂对该1次成形构件200、W相汇流条30以及N相汇流条40进行2次嵌入成形,从而制造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100。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U相汇流条10是连接于U相线圈4U的绕组末端6的汇流条。U相汇流条10具有:主体部11,其形成为板状圆环构件;延伸设置部12,其自主体部11向汇流条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线圈连接部13,其设于延伸设置部12的外侧端;以及U相端子14,其自主体部11沿汇流条轴向延伸设置,并连接于外部布线。通过对自导电性的板状材料冲切出的构件进行弯折加工等而形成U相汇流条10。延伸设置部12沿主体部11的周向等间隔设有三个。线圈连接部13在延伸设置部12的顶端形成为钩状。线圈连接部13连接于U相线圈4U的绕组末端6。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V相汇流条20是连接于V相线圈4V的绕组末端6的汇流条。V相汇流条20具有:主体部21,其形成为板状圆环构件;延伸设置部22,其自主体部21向汇流条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线圈连接部23,其设于延伸设置部22的外侧端;以及V相端子24,其自主体部21沿汇流条轴向延伸设置,并连接于外部布线。通过对自导电性的板状材料冲切出的构件进行弯折加工等而形成V相汇流条20。延伸设置部22沿主体部21的周向等间隔设有三个。线圈连接部23在延伸设置部22的顶端形成为钩状。线圈连接部23连接于V相线圈4V的绕组末端6。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W相汇流条30是连接于W相线圈4W的绕组末端6的汇流条。W相汇流条30具有:主体部31,其形成为板状圆环构件;延伸设置部32,其自主体部31向汇流条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线圈连接部33,其设于延伸设置部32的外侧端;以及W相端子34,其自主体部31沿汇流条轴向延伸设置,并连接于外部布线。通过对自导电性的板状材料冲切出的构件进行弯折加工等而形成W相汇流条30。延伸设置部32沿主体部31的周向等间隔设有三个。线圈连接部33在延伸设置部32的顶端形成为钩状。线圈连接部33连接于W相线圈4W的绕组末端6。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N相汇流条40是连接于U相线圈4U、V相线圈4V以及W相线圈4W的绕组末端6的汇流条。N相汇流条40具有:主体部41,其形成为板状圆环构件;延伸设置部42,其自主体部41向汇流条径向外侧延伸设置;以及线圈连接部43,其设于延伸设置部42的外侧端。通过对自导电性的板状材料冲切出的构件进行弯折加工等而形成N相汇流条40。延伸设置部42沿主体部41的周向等间隔设有九个。线圈连接部43在延伸设置部42的顶端形成为钩状。线圈连接部43连接于U相线圈4U的绕组末端6、V相线圈4V的绕组末端6以及W相线圈4W的绕组末端6。如图3所示,汇流条单元100自定子1侧起依次排列设置N相汇流条40、V相汇流条20、U相汇流条10、W相汇流条30而构成。这些汇流条10、20、30、40在定子周向上的相对位置被调整为,延伸设置部12、22、32、42以及线圈连接部13、23、33、43沿定子周向等间隔错开。汇流条单元100将自未图示的电源供给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汇流条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汇流条单元,其通过对1次成形构件和多个2次成形用汇流条进行2次嵌入成形而形成,并且1次成形用汇流条以及上述2次成形用汇流条沿汇流条轴向排列设置,上述1次成形构件是通过对多个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进行1次嵌入成形而形成,其中,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设有,在1次嵌入成形时使支承其他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的支承销沿汇流条轴向贯穿的贯穿孔,上述2次成形用汇流条在与上述贯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该通孔能够在2次嵌入成形时供绝缘性树脂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08 JP 2013-0472521.一种汇流条单元,其通过对1次成形构件和多个2次成形用汇流条进行2次嵌入成形而形成,并且1次成形用汇流条以及上述2次成形用汇流条沿汇流条轴向排列设置,上述1次成形构件是通过对多个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进行1次嵌入成形而形成,其中,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设有,在1次嵌入成形时使支承其他上述1次成形用汇流条的支承销沿汇流条轴向贯穿的贯穿孔,上述2次成形用汇流条在与上述贯穿孔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该通孔能够在2次嵌入成形时供绝缘性树脂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上述多个1次成形用汇流条由第1汇流条以及第2汇流条构成,上述多个2次成形用汇流条由配设于上述1次成形构件的第1汇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宝积宣至松前太郎黑川芳辉坂本秀泷本亨山田真吾
申请(专利权)人: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