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7232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20:35
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包括定子绕组、导风筒和出线板,导风筒包裹在定子绕组外围,且导风筒固定设置于电机机座上,导风筒筒壁上设置有穿线孔,出线板设置于电机机座侧壁上,且出线板上设置有出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通过穿线孔和出线孔将引接线有效地分离开,增大了电气间隙,避免了引接线交叉磕碰问题,同时避免了引接线间的摩擦,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包括定子绕组、导风筒和出线板,导风筒包裹在定子绕组外围,且导风筒固定设置于电机机座上,导风筒筒壁上设置有穿线孔,出线板设置于电机机座侧壁上,且出线板上设置有出线孔。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通过穿线孔和出线孔将引接线有效地分离开,增大了电气间隙,避免了引接线交叉磕碰问题,同时避免了引接线间的摩擦,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箱式高压电动机的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箱式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有绕组定子铁心绕组引接线在引到定子接线盒盒时往往会交叉或磕碰机座内部的结构件,在电机使用通电时,定子绕组引接线经常发生引接线磨损导致放电问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规范了定子绕组引接线从绕组到定子接线盒的通过路径,做到了对引接线的有效地固定,且保障了电机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包括定子绕组、导风筒和出线板,导风筒包裹在定子绕组外围,且导风筒固定设置于电机机座上,导风筒筒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线孔,出线板设置于电机机座侧壁上,且出线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出线孔。 所述穿线孔位于导风筒右上方的筒壁上。 所述穿线孔的数量为3个。 所述穿线孔和出线孔上均安装有橡胶密封圈。 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通过穿线孔和出线孔将引接线有效地分离开,增大了电气间隙,避免了引接线交叉磕碰问题,同时避免了引接线间的摩擦,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图3为本技术导风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4向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出线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包括定子绕组1、导风筒2和出线板3,导风筒2包裹在定子绕组1外围,且导风筒2固定设置于电机机座4上,如图3和图4所示,导风筒2筒壁上设置有三个穿线孔5,出线板3设置于电机机座4侧壁上,如图5所示,出线板3是用层压板3240制成的圆板,且出线板3上设置有三个出线孔6。穿线孔5位于导风筒2右上方的筒壁上。穿线孔5和出线孔6上均安装有橡胶密封圈7,保证了整套装置的密封性能。引接线8 —端定子绕组1连接,另一端穿过穿线孔5和出线孔6与电机机座4外部的定子接线盒9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绕组、导风筒和出线板,导风筒包裹在定子绕组外围,且导风筒固定设置于电机机座上,导风筒筒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线孔,出线板设置于电机机座侧壁上,且出线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出线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位于导风筒右上方的筒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的数量为3个。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和出线孔上均安装有橡胶密封圈。【文档编号】H02K3/50GK204258489SQ201420727148【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专利技术者】杜振坤, 陈辉, 刘玉宝, 侯昭智, 郭屹 申请人: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定子绕组引接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绕组、导风筒和出线板,导风筒包裹在定子绕组外围,且导风筒固定设置于电机机座上,导风筒筒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线孔,出线板设置于电机机座侧壁上,且出线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出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振坤陈辉刘玉宝侯昭智郭屹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