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1058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所述刻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带有氮化钽膜的基片放入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机台的反应腔室中;步骤S2、向反应腔室中通入刻蚀气体;主要刻蚀气体为含有氟F或/和氯Cl或/和溴Br的气体,辅助刻蚀气体包括氧气、氩气、氮气的一种或多种;主要刻蚀气体流量为10~300sccm;辅助刻蚀气体总流量为10~2000sccm;反应腔室的温度控制在0℃~65℃;反应腔室的压力控制在10~300mTorr;步骤S3、用低偏置功率20~50瓦对硅片进行刻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氮化钽刻蚀过程中产生副产品钽的聚合物,降低了后续清洁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工艺
,涉及一种刻蚀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氮化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氮化钽薄膜比其他薄膜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低的电阻温度系数、可以在更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应用等优点,所以大功率的氮化钽薄膜电阻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工业界比较常用的刻蚀方法对于刻蚀氮化钽具有相当的难度,且氮化钽刻蚀会产生大量钽的聚合物残渣1(如图1、图2所示),而且去除难度很大,极容易造成器件的接触问题,降低器件的成品率。图1中,标号2为氮化钽。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刻蚀方法,以便克服现有刻蚀方法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可减少氮化钽刻蚀过程中产生副产品钽的聚合物,降低后续清洁的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所述刻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带有氮化钽膜的基片放入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机台的反应腔室中;步骤S2、向反应腔室中通入反应气体100sccmCF4或SF6或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带有氮化钽膜的基片放入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机台的反应腔室中;步骤S2、向反应腔室中通入反应气体100sccm CF4或SF6或Cl2、10sccm O2、170sccm AR;步骤S3、将反应腔室压力控制在50mt,温度控制在35℃;步骤S4、用低偏置功率20~50瓦对硅片进行刻蚀,源极功率根据刻蚀速率的需要调整,功率和刻蚀速率成正比;步骤S5、经过设定时间的刻蚀反应,得到含有很少量副产品的成型基片,所述副产品主要为钽的聚合物,降低后续清洁的难度;步骤S6、刻蚀后的清洗:清洁气体包括氧气和含氟F或/和氯Cl或/和溴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钽反应离子刻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方法采用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机台;该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机台的电感耦合包括两个功率控制单元,即源极功率控制单元和偏置功率控制单元;所述偏置功率控制单元的功率控制在20~50W,所述刻蚀方法所用的主要刻蚀气体为含有氟F或/和氯Cl或/和溴Br的气体,辅助刻蚀气体包括氧气、氩气、氮气的一种或多种;主要刻蚀气体流量为10~300sccm;辅助刻蚀气体总流量为10~2000sccm;反应腔室的温度控制在0℃~65℃;反应腔室的压力控制在10~300mTorr;所述刻蚀方法还可以包括刻蚀后的清洗方法,所述清洗方法具体包括:将干法刻蚀后的器件放入有各向同性刻蚀功能的反应腔室中;向该反应腔室中通入清洁气体,直至清洁气体充满反应腔室,清洁气体为氧气和CF4,CF4的含量为清洁气体的0.5%~20%;控制反应腔室的温度在70℃~250℃,控制反应腔室的压力在0.5~3Torr;用500瓦功率的等离子体对硅片进行低能反应刻蚀;经过设定时间的反应去除器件表面和侧壁的含有钽的聚合物;所述刻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带有氮化钽膜的基片放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鹏王宇翔张挺杨鹤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