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钎焊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铅铜基非晶钎焊料带材。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钎焊材料主要分为银基、镍基、铜基三种。银基钎焊料由于含银量高、熔点适中且稳定,具有优异的渗透性和流动性,焊接后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并且导热和导电性能优异,因此在薄膜、温控、电器装置等接触面小的工件焊接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其钎焊后表面颜色浅,可适用于银饰、眼镜等行业的加工。镍基钎焊料应用于高温合金及不锈钢零部件(如航空零部件、汽车及轮船零部件、坎具、医疗器械等)的焊接。而铜基钎焊料主要用于代替银基钎焊料,应用于精密仪表、电路和元器件、触头、热交换器等的焊接。由于多数导电部件都是由紫铜制备而成,而铜基钎焊料对紫铜有自钎作用,可以达到良好的钎焊性能。现有铜基钎焊料,由于配方中P元素的存在,导致合金非常的脆,强度与韧性都不高,从而无法制带,而造成了其应用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铜基钎焊料的室温成型问题、提高钎焊料的性能,改变了传统钎焊配方和生产工艺,而提出一种无铅铜基非晶钎焊料带材。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铅铜基非晶钎焊料带材,其由无铅铜基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铅铜基非晶钎焊料带材,其由无铅铜基非晶钎焊料制成,其特征在于:该无铅铜基非晶钎焊料包含P元素、Bi元素、Sn元素、Zn元素、Ce元素、Cu元素,该无铅铜基非晶钎焊料的总质量百分比为100%,其中,0.02%≤P≤0.06%、0.02%≤Bi≤0.06%、4.0%≤Sn≤6.8%、13.5%≤Zn≤14.3%、0.15%≤Ce≤0.22%、71%≤Cu≤83%,余量为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