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邬方成专利>正文

一种大球盖菇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0397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大球盖菇栽培方法,是将香菇柄脚应用到大球盖菇栽培中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在于:一是添用香菇柄脚浸泡料与栽培原料拌和进行堆置发酵,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改善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加快了栽培料的催化分解;二是发酵后的栽培料具有高活性有益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有促进效应,表现为菌丝长势旺、抗杂菌能力强;三是当第二潮菇、第三潮菇采收后,用香菇柄脚浸出液复壮菌丝效果好,对大球盖菇原基的形成及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产量,并且克服了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及化学合成类肥料而造成大球盖菇品质下降的问题,提升了大球盖菇的质量;四是节省了人力、煤炭等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将香菇柄脚应用到大球盖菇栽培中的技术,属 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介绍
大球盖葫又名皱环球盖葫,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葫科球盖葫属, 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 培的蕈菌之一。 大球盖菇是一种草腐菌菇类,抗逆性强,适应性也很强,因此在栽培大球盖菇时, 生产者常采用发酵料栽培,就是将栽培料堆制发酵后直接进行播种发菌,省略了栽培料的 常(高)压灭菌。在以发酵料栽培大球盖菇时,栽培料的发酵效果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和 产量的高低,因此建堆发酵是发酵料栽培最关键的环节,在以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栽培 大球盖菇时,常因栽培料发酵质量差,造成产量很低。 香菇是世界名贵食用兼药用菌之一,目前我国香菇产量约占世界香菇总产量的 70%,在我国有70%以上的省份均栽培香菇。由于香菇柄脚硬化、纤维素含量较高,适口性 差,因此,香菇在鲜食或加工过程中,生产者会将香菇的柄脚作为下脚料除去,导致占香菇 重量30%左右的香菇柄脚成为废弃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以秸杆为主要原料栽培大球盖菇时,添加香菇柄脚 浸泡料与栽培原料拌和进行堆置发酵,堆料时不添加杀虫剂、杀菌剂,发酵后的栽培料直接 铺到畦床栽培,所生产的大球盖菇质量好、产量高。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配料、发酵、铺床、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 (1)配料:稻杆72-78%,菌渣14-18%,香菇柄脚4-5%,石灰3. 5%,轻质碳酸钙1%,都 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秸杆包括稻草、麦杆、玉米杆、油菜杆、木薯杆之 一或混合料,经晒干粉碎成2cm-3cm长的小段;所述的菌渣是杏鲍菇、金针菇出菇结束后剩 下的下脚料,将去除杂菌的菌渣晒干粉碎;所述的香菇柄脚是香菇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下脚 料,经干燥后粉碎成的颗粒; (2)发酵: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3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然 后将浸出液连同香菇柄渣一起均匀的拌入经过预湿的秸杆料中,将料堆成高I. 2m-l. 5m,宽 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 再用直径l〇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 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以后每隔2d翻堆1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 3-4次,时间持续8d-10d,翻堆时按常规方法加入辅料、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 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直接铺到畦床播种发菌, 待菌丝布满料达2/3时,覆盖3-4cm厚的覆土,进行出菇管理; (3)出菇管理:当第二潮菇、第三潮菇采收后,进行搔菌,再视菌丝生长情况,于菇床全 面喷洒0. 01-0. 02g/ml的香菇柄脚浸出液,每平方米喷洒5-8kg,以复壮菌丝;所述浸出液 的制备方法是: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过滤去 渣,然后补足至原来的水量,即得浓度为0. 05g/ml的香菇柄脚浸出液,加清水稀释使用。 本专利技术将香菇柄脚应用于大球盖菇栽培的方法,除有说明外,其它操作步骤均按 本领域常规技术进行。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在于: 1. 香菇柄脚浸出液是纯天然营养液,含有糖类物质、氨基酸、肽类、核酸及微量元素,还 含有种类丰富的生物激素,香菇柄渣中也有大量未浸出的生物活性物质,添用香菇柄脚浸 泡料与栽培原料拌和进行堆置发酵,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改善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加快了 栽培料的催化分解; 2. 发酵后的栽培料具有高活性有益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有促 进效应,表现为菌丝长势旺、抗杂菌能力强; 3. 当第二潮菇、第三潮菇采收后,用香菇柄脚浸出液复壮菌丝效果好,对大球盖菇原基 的形成及子实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产量,并且克服了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 及化学合成类肥料而造成大球盖菇品质下降的问题,提升了大球盖菇的质量。 4.节省了人力、煤炭等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未详加说明的均是本领域现有 技术。 实施例1 : ,包括配料、发酵、铺床、播种、发菌、覆土、出菇 管理,具体操作步骤: ① 配料:稻草45%,油菜杆30%,菌渣16%,香菇柄脚4. 5%,石灰3. 5%,轻质碳酸钙1%,都 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 ② 发酵: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3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然 后将浸出液连同香菇柄渣一起均匀的拌入经过预湿的稻草、油菜杆混合料中,将料堆成高 I. 2m_l. 5m,宽2m_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_500kg,做好堆 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l〇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 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③ 翻堆:每隔2d翻堆1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3次,时间持续 8d,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石灰,第二次翻堆时加入轻质碳酸钙、油菜杆,第三次翻堆时加入菌 渣,翻堆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发酵好的栽 培料经过散热后,直接铺到畦床播种发菌,待菌丝布满料达2/3时,覆盖3-4cm厚的覆土,进 行出葫管理; ④ 出菇管理:当采完第二潮菇后,进行搔菌,于菇床喷洒〇.〇lg/ml的香菇柄脚浸出液, 每平方米喷洒5kg;当采完第三潮菇后,喷洒0. 015g/ml的香菇柄脚浸出液,每平方米喷洒 7kg,通过香菇柄脚浸出液复壮菌丝,出菇效果好,第三、四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85. 1%,总生 物学效率达到了 158. 3%。 实施例2 : -种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包括配料、发酵、铺床、播种、发菌、覆土、出菇 管理,具体操作步骤: ① 配料:稻草45%,油菜杆30%,菌渣16%,香菇柄脚4. 5%,石灰3. 5%,轻质碳酸钙1%,都 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 ② 发酵: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3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然 后将浸出液连同香菇柄渣一起均匀的拌入经过预湿的稻草、油菜杆混合料中,将料堆成高 I. 2m_l. 5m,宽2m_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_500kg,做好堆 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球盖菇栽培方法,包括配料、发酵、铺床、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其特征在于:(1)配料:秸秆72‑78%,菌渣14‑18%,香菇柄脚4‑5%,石灰3.5%,轻质碳酸钙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所述的秸秆包括稻草、麦秆、玉米秆、油菜秆、木薯秆之一或混合料,经晒干粉碎成2cm‑3cm长的小段;所述的菌渣是杏鲍菇、金针菇出菇结束后剩下的下脚料,将去除杂菌的菌渣晒干粉碎;所述的香菇柄脚是香菇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经干燥后粉碎成2mm‑3mm的颗粒;(2)发酵: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3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然后将浸出液连同香菇柄渣一起均匀的拌入经过预湿的秸秆料中,将料堆成高1.2m‑1.5m,宽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30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以后每隔2d翻堆1次,每次翻堆时把旁边的料翻入堆中心,共翻堆3‑4次,时间持续8d‑10d,翻堆时按常规方法加入辅料、并视堆料的含水量补充水分,终止发酵时,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3%‑65%,发酵好的栽培料经过散热后,直接铺到畦床播种发菌,待菌丝布满料达2/3时,覆盖3‑4cm厚的覆土,进行出菇管理;(3)出菇管理:当第二潮菇、第三潮菇采收后,进行搔菌,再视菌丝生长情况,于菇床全面喷洒0.01‑0.02g/ml的香菇柄脚浸出液,每平方米喷洒5‑8kg,以复壮菌丝;所述浸出液的制备方法是:将香菇柄脚颗粒按20倍的重量比加入清水,在常温下浸泡18h‑24h,过滤去渣,然后补足至原来的水量,即得浓度为0.05g/ml的香菇柄脚浸出液,加清水稀释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道坤闻飒邬方成
申请(专利权)人:邬方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