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输入对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输入对于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的方法。
技术介绍
尤其在机动车中,应该使驾驶员在操作电子仪器时尽可能不从驾驶事件分心。在此方面,以姿势识别为基础的人机交互已得到证明。其中,识别使用者的手或者其它输入目标在检测装置的空间中的摆动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控制命令,以将选择元件定位在电子仪器的显示屏上。由DE20122526已知一种方法,其中利用所谓的“结构光”、例如以形式为扇形发射的结构光,来实现虚拟的输入装置。此外已知的是:利用立体相机来确定使用者手的空间位置并且利用这一点来识别姿势。已知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陷:对所检测的图像进行分析所需的计算量大。此外,市场上常见的姿势识别装置大多是针对居家应用设计的。而与大多的居家应用不同,在机动车中存在复杂得多的照明条件,使得对所检测图像的分析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方法,它能够在机动车中实现简单可靠的姿势识别。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方法得以实现。一种用于输入对于机动车部件控制命令的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入对于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利用成像装置在给定的检测区域中产生由使用者控制的输入物体(14)的图像序列,b)基于图像序列来识别输入物体(14)的位置变化,c)基于所识别的位置变化来产生对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其特征在于,成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红外感应式的相机(10),利用至少一个红外光源(12)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照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31 DE 102012110460.31.一种用于输入对于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利用成像装置在给定的检测区域中产生由使用者控制的输入物体(14)的图像序列,b)基于图像序列来识别输入物体(14)的位置变化,c)基于所识别的位置变化来产生对机动车部件的控制命令,为了针对特定的输入物体标定骨架模型(16),在输入物体(14)在检测区域中处于给定的标定位置的情况下一次性地检测出一标定图像,以随后对确定的输入物体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成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红外感应式的相机(10),利用至少一个红外光源(12)对所述检测区域进行照射,通过使图像序列的至少两个图像匹配于输入物体(14)的骨架模型(16)并对该至少两个图像的骨架模型(16)参数进行比较来识别输入物体(14)的位置变化,随后由实际的通过标定已知的物体大小和在图像序列中的输入物体的图像大小之间的比例获得位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检测的输入物体(14)的至少一个点在相机(10)的探测矩阵(22)上的坐标来确定该点在一与所述至少一个相机(10)的视向相垂直的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米勒,J·施耐德,M·屈内,M·屈纳,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