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9568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把手、真空吸管和真空泵,所述外壳体设置在内壳体外且能沿内壳体表面移动,所述内壳体为中空结构,内壳体的前端通过真空吸管与真空泵相连,内壳体的末端设置有弹性的头部定位件,在内壳体的末端侧壁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贯通的真空吸孔,所述把手设置在内壳体上并位于外壳体与真空吸管之间。本装置巧妙地解决了直线轴承的滚珠与直线轴承保持架的装配难题,装配时,只需要装套保持架,按动把手吸入滚珠,装套外圈即可完成整个直线轴承的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了落装钢珠、装错钢珠位置等问题,提高轴承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轴承装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直线轴承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直线轴承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电子设备、食品机械、包装机械、医疗机械、印刷机械、纺织机械、机械、仪器、机器人、工具机械、数控机床、汽车及数字化三维坐标测量设备等精密设备或特殊机械行业之中。 直线轴承是一种以低成本生产的直线运动系统,用于无限行程与圆柱轴配合使用。由于承载球与轴呈点接触,故使用载荷小。钢球以极小的磨擦阻力旋转,从而能获得高精度的平稳运动。保持器装置于外筒之内,由两端扣环固定,使钢珠在轨道面重复循环而不至脱落。外筒经充分的热处理而达到相当的硬度,以确保运动时的安全性及寿命。钢珠保持器由树脂成形,它可以减少钢珠与保持器之间的噪音与磨耗。 直线轴承多为固定架+滚珠+外圈(或内圈)的结构,其滚珠固定于固定架槽内,以防止单侧滚珠脱落。 现有的直线轴承装配为人工用简易辅助工具装配,直线轴承的装配过程中,由于滚珠的直径较小(小于2_),手动安装时很难控制滚珠的装配,从而造成装配过程中存在落装钢珠、钢珠装错位置、组装速度慢等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效率,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并且长时间地安装会对安装人员的视力造成损害,从而增加工厂的人力损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把手、真空吸管和真空泵,所述外壳体设置在内壳体外且能沿内壳体表面移动,所述内壳体为中空结构,内壳体的前端通过真空吸管与真空泵相连,内壳体的末端设置有弹性的头部定位件,在内壳体的末端侧壁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贯通的真空吸孔,所述把手设置在内壳体上并位于外壳体与真空吸管之间。 为了内壳体能够快速复位,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为外壳体,所述弹簧的下端为内壳体。 优选地,所述头部定位件的上下两端具有倾斜的坡面,所述头部定位件凸出所述内壳体且可在受到压力时缩回内壳体。 优选地,所述头部定位件的形状与需要装配的直线轴承保持架的槽或孔的形状匹配,所述头部定位件小于需要装配的直线轴承保持架的槽或孔。 优选地,所述真空吸孔的位置与需要装配的直线轴承保持架上相应的滚珠位置对应。 优选地,为了方便顶出内壳体,所述把手为L形,所述L形把手的一段与内壳体连接,另一段的末端远离所述外壳体。 优选地,在所述内壳体上位于把手的上方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把手与内壳体连接的部位向外凸出。 还包括把手架,所述把手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所述把手设置在把手架的上端且可绕把手架转动。 所述内壳体2前端的直径小于需要装配的直线轴承保持架的直径。 组装过程中, 第一步,把需要组装的直线轴承保持架套入本装置的头部定位件,安装时,若直线轴承保持架的槽或孔的位置与头部定位件的相匹配,则直线轴承保持架与装置的头部相对固定。 第二步,把装置头部放入装有钢珠的容器里,由真空泵吸附力将钢珠吸附在装置头部定位件的相应位置上不掉落。 第三步,把直线轴承外圈套入装置头部,从而把钢珠和直线轴承保持架装在里面,然后按压把手,内壳体相对外壳体向上移动,组装好的直线轴承与装置相互分离,从而完成整个直线轴承的组装过程。 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巧妙地解决了直线轴承的滚珠与直线轴承保持架的装配难题,装配时,只需要装套保持架,按动把手吸入滚珠,装套外圈即可完成整个直线轴承的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了落装钢珠、装错钢珠位置等问题,提高轴承质量。 2、用此工装组装直线轴承,可达到直线轴承里面的几十个钢珠一次性吸附在定位好的直线轴承保持架相应的位置上。这样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组装合格率。现有的组装方法一个人一个班8小时只能组装400到500个产品,改进后的组装方法一个人一个班8小时能组装2000到2500个产品,提高了 5倍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轴承装配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轴承装配装置的头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直线轴承装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内壳体,3-外壳体,4-真空吸管,5-头部定位件,6-弹簧,7-把手架,8-真空泵,9-真空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见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包括外壳体3、内壳体2、把手1、真空吸管4和真空泵8,所述外壳体3设置在内壳体2外且能沿内壳体2表面移动,所述内壳体2为中空结构,内壳体2的前端通过真空吸管4与真空泵8相连,内壳体2的末端设置有弹性的头部定位件5,在内壳体2的末端侧壁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贯通的真空吸孔9,所述把手I设置在内壳体2上并位于外壳体3与真空吸管4之间。 为了内壳体能够快速复位,所述内壳体2的外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的上端为外壳体3,所述弹簧的下端为内壳体2。 优选地,所述头部定位件5的上下两端具有倾斜的坡面,所述头部定位件5凸出所述内壳体2且可在受到压力时缩回内壳体2。 优选地,所述头部定位件5的形状与需要装配的直线轴承保持架的槽或孔的形状匹配,所述头部定位件5小于需要装配的直线轴承保持架的槽或孔。 优选地,所述真空吸孔9的位置与需要装配的直线轴承保持架上相应的滚珠位置对应。 优选地,为了方便顶出内壳体2,所述把手I为L形,所述L形把手I的一段与内壳体2连接,另一段的末端远离所述外壳体3。 优选地,在所述内壳体2上位于把手I的上方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把手I与内壳体2连接的部位向外凸出。 还包括把手架7,所述把手架7设置在所述外壳体3上,所述把手I设置在把手架7的上端且可绕把手架7转动。 所述内壳体2前端的直径小于需要装配的直线轴承保持架的直径。 组装过程中, 第一步,把需要组装的直线轴承保持架套入本装置的头部定位件,安装时,若直线轴承保持架的槽或孔的位置与头部定位件的相匹配,则直线轴承保持架与装置的头部相对固定。 第二步,把装置头部放入装有钢珠的容器里,由真空泵吸附力将钢珠吸附在装置头部定位件的相应位置上不掉落。 第三步,把直线轴承外圈套入装置头部,从而把钢珠和直线轴承保持架装在里面,然后按压把手,内壳体相对外壳体向上移动,组装好的直线轴承与装置相互分离,从而完成整个直线轴承的组装过程。 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巧妙地解决了直线轴承的滚珠与直线轴承保持架的装配难题,装配时,只需要装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3)、内壳体(2)、把手(1)、真空吸管(4)和真空泵(8),所述外壳体(3)设置在内壳体(2)外且能沿内壳体(2)表面移动,所述内壳体(2)为中空结构,内壳体(2)的前端通过真空吸管(4)与真空泵(8)相连,内壳体(2)的末端设置有弹性的头部定位件(5),在内壳体(2)的末端侧壁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贯通的真空吸孔(9),所述把手(1)设置在内壳体(2)上并位于外壳体(3)与真空吸管(4)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3)、内壳体(2)、把手(1)、真空吸管⑷和真空泵(8),所述外壳体(3)设置在内壳体(2)外且能沿内壳体(2)表面移动,所述内壳体(2)为中空结构,内壳体(2)的前端通过真空吸管(4)与真空泵(8)相连,内壳体(2)的末端设置有弹性的头部定位件(5),在内壳体(2)的末端侧壁上还分布有若干个贯通的真空吸孔(9),所述把手(I)设置在内壳体(2)上并位于外壳体(3)与真空吸管(4)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外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为外壳体(3),所述弹簧的下端为内壳体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定位件(5)的上下两端具有倾斜的坡面,所述头部定位件(5)凸出所述内壳体(2)且可在受到压力时缩回内壳体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轴承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定位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豪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