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世贤专利>正文

无支架雨刷与弯钩式雨刷臂专用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9350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无支架雨刷与弯钩式雨刷臂专用之连接装置,其包括一底座体、一滑座罩体、一滑盖及一连接器;利用滑盖中一对滑轨上的两卡扣凸缘与滑座罩体中左侧罩板及右侧罩板上的两凹陷扣槽,可使滑盖在滑移出滑座罩体后,快速达成扣合定位却又不会造成两者相互分离,进而在弯钩式雨刷臂的弯钩头端与连接器进行拆卸或组合的过程中,无须借助他人手指对滑盖施以辅助性之握持止住,即可径由单人操作且不受到该滑盖回移碰触之干涉下,完成新、旧无支架雨刷与弯钩式雨刷臂之间的更换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无支架雨刷与弯钩式雨刷臂专用之连接装置,特别针对习知无支架雨刷与弯钩式雨刷臂专用的连接装置而设计,其能达成无须借助他人的辅助,即可由单人操作且不受到任何干涉下,快速完成新、旧无支架雨刷与弯钩式雨刷臂之间的更换作业,属于汽车配件。二
技术介绍
目前大量使用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刷种类,可大概分为支架式雨刷与无支架雨刷两种;其中,支架式雨刷发展的时间最久,故现有庞大数量的旧车上均是采用该支架式雨刷,而无支架雨刷则是近几年才开始被使用于新车上,并有全面逐渐取代支架式雨刷的趋势,其原因在于无支架雨刷的刮水效果与使用寿命,均比支架式雨刷更佳,且更具有大幅度减少支架材料使用的环保效益;另,配合支架式雨刷所使用的雨刷臂,其头端型态又以弯钩式(Hooktype)为占大多数,且该弯钩式雨刷臂与支架式雨刷之间得必须藉由一塑料射出成型的连接器(connector),才能使其相互结合成一体而达成预期在汽车挡风玻璃上摆动刮除水污垢的功能,例如美国专利第US6539576、US6591445、US6332236、US6640380、US6161249、US5937474、及US5611103号等所描述的均是。此外,有鉴于无支架雨刷的结构完全回异于支架式雨刷,故配合无支架雨刷所使用的雨刷臂,其头端型式的种类亦随之不同,而不同型式的雨刷臂头端必须再配合其专属的连接装置,才能与该无支架雨刷作连结固定,例如美国专利第US6675432、US6799348、US6904639、US6874195、US6810556、US6643889、US6668419、US6687948、US6782581、US6836926、US6910244号,以及美国公开专利第US2004/0216260、US2004/0010882、US2004/0211021、US2005/0011033、US2004/0025280、US2004/0098821、US2005/0039292号等,均已描述有不同的雨刷臂头端型式及其所各自专属组配的连接装置。然而,对于拥有旧车所使用庞大数量支架式雨刷的消费者而言,若想更换成无支架雨刷,却因其车辆挡风玻璃前所采用的传统弯钩式雨刷臂,没有适合专属的连接器来与无支架雨刷作连结固定而导致无法如愿,如果执意要达到更换成无支架雨刷,则只好舍弃原有的弯钩式雨刷臂,并花费较高的成本支出,一起整体更换与无支架雨刷专属的头端型式相配合的雨刷臂,如此一来反而对广大的旧车消费者形成较大的负担,于是,近来乃有雨刷厂商针对前述缺失而推出一种可将无支架雨刷与习用弯钩式雨刷臂两者作相结合的连接装置,其构造即如图1至图7及图16所示,系由一底座20、一框罩体30、一回转盖40及一连接器50组合而成;该底座20是以金属材质压铸而成的刚性体,其下段部的两侧边上分别凹设有一开口呈水平向且平行互相对置的夹持凹槽21,接连于两夹持凹槽21的顶而22两侧边缘上,再分别垂直向上凸设有一对相平行且形状相同的左侧壁板23及右侧壁板24,另于该左侧壁板23与右侧壁板24之间跨接有一水平向的固定轴25,藉由两夹持凹槽21可将底座20夹持固定于无支架雨刷10的雨刷金属弹压条11上;该框罩体30系套置于底座20上,为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其具有一对相平行对称且形状相同的左侧罩板31及右侧罩板32,在该左侧罩板31与右侧罩板32之前端缘间位置处接设有一水平向的承接圆轴33,而在其后端缘间位置处则接设有一水平向的承接板34,另于左侧罩板31与右侧罩板32的内侧面中段位置,分别凹设有一开口朝下且相互对置的左嵌置槽35及右嵌置槽36,且位于承接圆轴33与该左嵌置槽35及右嵌置槽36之间的内侧面顶缘处,再各凸设有一左挡止块37及一右挡止块38,而对应于左嵌置槽35与右嵌置槽36开口方向的左侧罩板31与右侧罩板32的内侧面底缘处,又分别凸设有互相对置的四个凸缘卡掣块39,藉由该左嵌置槽35、右嵌置槽36与四个凸缘卡掣块39,可将框罩体30套置卡固于底座20的左侧壁板23与右侧壁板24的外侧底缘面上(如图16中的g视图所示);回转盖40可活动枢转套盖于框罩体30上,于其中之一短边缘上设有一圆管凹槽41,而相应的另一短边缘的两侧边面上则凸设有一对弹性卡钩42,藉由该圆管凹槽41套合于框罩体30的承接圆轴33后,即可使回转盖40能以该承接圆轴33为支点,而在该框罩体30的前半部顶面上行活动掀开与盖合卡固之作动(如图6中的A、B视图所示);连接器50塞置于底座20的左侧壁板23与右侧壁板24间,其与习知使用于支架式雨刷上的连接器构造大同小异,为塑料一体射出成型的长方块状体,主要由两片相互垂直且呈平行对置的左侧面板51与右侧面板52,并藉由一水平本体板53相接连而成一体,其中,该左侧面板51与右侧面板52前端部的内面上分别凸设有一相对置的凸缘挡块54,使该两凸缘挡块54与水平本体板53的前端缘间,直接形成一恰可容置卡固弯钩式雨刷臂60之弯钩头端61的空间,另在左侧面板51与右侧面板52中段位置处之水平本体板53上,再凹设有一开口朝下的水平向圆凹槽55,藉由该圆凹槽55直接嵌套于底座20的固定轴25上后,可令该连接器50在底座20上进行小角度的倾斜枢转。续如图6至图9所示,是该习知连接装置使用于传统弯钩式雨刷臂60上的组合操作方式,首先,以一手指施力于回转盖40上,使其一对弹性卡钩42受力后变形,便可脱离来自左嵌置槽35与右嵌置槽36之卡掣(如图6中B视图所示),并藉由承接圆轴33为旋转支点,即使得该回转盖40达成自框罩体30向外掀离(如图7中D视图所示);接着,再将弯钩式雨刷臂60的弯钩头端61,穿置入连接器50的左侧面板51与右侧面板52间,并持续施力直到其进入两凸缘挡块54与水平本体板53前端缘间的空间中即完成卡掣固定(如图8与图9中各视图及图7中E视图所示);最后将回转盖40再旋转盖合卡扣于该框罩体30的顶面上即告完成(如图7中E、F视图所示)。前述习知连接装置虽可达成将无支架雨刷与传统弯钩式接头雨刷臂相连结固定之目的,然而却也存在诸多缺失分述如下1.如图10至图12所示,该习知连接装置在更换新、旧无支架雨刷10的操作过程中,常会受到回转盖40的干扰而产生不顺畅的阻碍,其原因在于当更换新的无支架雨刷10时,必须先对压贴于汽车挡风玻璃G上呈水平状态的弯钩式雨刷臂60向上施力(如图10所示),并利用其弹性弯折部62为支点,使该弯钩式雨刷臂60变换成直立状态,以便旧的无支架雨刷10能远离汽车挡风玻璃G(如图11所示),如此才可开始进行拆卸与更换新旧之无支架雨刷10;因此,不论是拆卸或组装的过程中,该框罩体30均是处于直立状态,故其承接圆轴33变成在最顶点之位置,致使该回转盖40会有随时自行向下转动,并掉落干扰到弯钩头端61之现象(如图12中H视图之假想线所示),使得弯钩头端61对连接器50施力行卡扣或脱离的过程中会撞击接触至该回转盖40(如图12中I视图所示),如果撞击程度过大将会有损坏回转盖40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增加整个更换所需之工时;然而,为了避免发生回转盖40被撞击现象,只能再辅助以他人的协助代为暂时握止住该回转盖40(如图12中J视图所示),但反而造成整个更换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支架雨刷与弯钩式雨刷臂专用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底座体,系由金属材质冲压成型之刚性体,其具有一底面壁板、一左侧壁板及一右侧壁板;该底面壁板上穿设有二固定孔,其两长侧边又分别向上凸设有一形状相对称且平行对置之一左 侧壁板及一右侧壁板,于该左侧壁板与右侧壁板间跨接有一水平向的固定轴,另分别于左侧壁板与右侧壁板之近前端壁板上各穿设有一凹陷扣孔,且又于该两前端壁板往前各凸伸出一小段之直立凸板,再于该两直立凸板之顶面向下各凹设一卡扣凹槽;该底面壁板与左侧壁板及右侧壁板相邻接之两长侧边上,更凹设有两组相互对置之卡掣槽;一滑座罩体,系由塑料材质一体射出成型之中空长方体,其具有一左侧罩板、一右侧罩板、一后侧罩板及一跨接板;该左侧罩板与右侧罩板为形状相同且平行对置之直立平板,于其两相对应之内侧 面中段位置上,分别凸设一由数个呈上下平行排列之凸块所对置而成的水平向左滑槽与右滑槽,另在其两相对应之顶面中段位置上,又分别向内各凸伸出一左限位顶框架与右限位顶框架,且于靠近其底端缘处之内侧面上,再分别凸设两个与底座体之两组卡掣槽位置相对应的四个凸缘卡掣块,又该后侧罩板为直立平板,其与左侧罩板及右侧罩板之后端部相接连后形成连续之封闭面,而该跨接板为水平向平板,其与左侧罩板及右侧罩板之前端部前缘相接连,并在该左侧罩板及右侧罩板之间形成一开放缺口;一滑盖,系由塑料材质一体射 出成型,其具有一左盖片、一右盖片、一前盖面、一顶盖面、一对滑轨及一对压舌片;该左盖片与右盖片系形状相同且相平行对置之直立平板,且其两者间之前缘及顶缘分别与前盖面及顶盖面相接连,由该左盖片与右盖片内侧面上背向该前盖面各向外延伸出有一水平向且相平行对置之滑轨,并于靠近该两滑轨自由端之内侧面上又分别凸设有一卡扣凸缘,而介于两平行滑轨固定端间的顶盖面内侧壁上,另垂直向下各伸设有一相平行对置之弹性卡钩,且于靠近该顶盖面边端缘的内壁面上,则垂直向下伸设有一对相平行对置之压舌片;及 一连接器,为塑料一体射出成型之长方块状体,由两片相互垂直且呈平行对置之左侧面板与右侧面板,以及一水平向之本体板相接连而成一体;该左侧面板与右侧面板前端部之内面上分别凸设有一相对置的凸缘挡块,且该两凸缘挡块与本体板前端缘之间形成有一空间,另在左侧面板与右侧面板中段位置处之本体板上,又凹设有一开口朝下之圆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贤
申请(专利权)人:黄世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