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延岭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8685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包括设于罐体内部的加热管道,加热管道包括平行于罐体的底板设置的水平管道,以及相对于水平管道竖直设置的竖直管道;且水平管道的出口与竖直管道的入口连接,竖直管道的出口与外部连通;竖直管道包括一中心管和若干以中心管为中心进行周向分布的分支管道。由水平管道中排出的加热介质分为多股通过分支管道和中心管,进一步利用分支管道中的加热介质可以对罐体内的黏稠物料进行加热,不仅可以避免将高温加热介质直接排出,造成能源浪费,还可以使得所述罐体内底部和中部的黏稠物料能够同时受热,使固体状的黏稠物料的中心部位受热液化后分割成多块,起到破芯作用,提高了物料的液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罐体,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运输黏稠的液体物料的集装箱罐体的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
技术介绍
在集装箱中运输的货物为一些黏稠的液体物料如沥青、炼油残渣、硫磺时,由于其在常温下很容易变成固体状态,因此,当以液体形式把这些物料装入集装箱,经过长距离运输到达目的地时,这些物料就变成固态或不易流动的状态,需要重新将其加热成液体状态才能从集装箱中卸出。因此,集装箱罐体的加热装置对于运输罐车来说至关重要。目前,现有的此类用于运输黏稠的液体物料的集装箱罐体一般在罐体底部设置加热管道,并通过与加热管道连通的垂直管道将烟气直接排出,300℃左右的烟气被排到大气中后,烟气的利用率很低,浪费掉相当一部分热量,罐体的加热效率很低,同时还会增加柴油消耗。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2429567U公开了一种沥青洒罐车用罐体,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加热管,罐体内还设置有夹层,夹层分别与加热管的烟气出口和设置在罐体外侧的烟囱连通;即在该专利文献中,加热管内的烟气通过烟气出口进入夹层内,对罐体内的沥青进行二次加热,加热完成后再通过烟囱排出,有效地的利用了烟气的热量,降低了能耗。但上述文献所述的沥青洒罐车用罐体中,所述夹层虽然能够对由所述加热管的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进行再次利用,但是因为夹层的设置位置受限,二次利用的烟气仅能对对应于所述夹层处的罐体内的沥青进行再次加热,烟气的热量传递慢,利用率低;因此该罐体利用烟气进行二次加热时,不仅加热位置受限,而且二次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罐体中加热管中的烟气利用率低,致使热量严重浪费,能源消耗大;进而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烟气热量,降低能源损耗的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其包括设于罐体内部的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包括平行于所述罐体的底板设置的水平管道,以及相对于所述水平管道竖直设置的竖直管道;且所述水平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竖直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竖直管道的出口与外部连通;其中,所述竖直管道包括一中心管和若干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进行周向分布的分支管道。所述中心管包括靠近所述底板设置的螺旋管部,以及与所述分支管道相连的竖直管部。所述分支管道的个数设为偶数,且所述分支管道关于所述中心管两两对称分布。所述分支管道设为四个,且两两对应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对角线上。所述分支管道为弧形管,所述弧形管向所述罐体的罐壁方向形成弧形凸起。多个所述分支管道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在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形成锥形结构。单个所述分支管道在所述罐体的对角线上的投影长度为所述对角线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弧形凸起到所述罐体的底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罐体内腔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竖直管道的截面积之和不大于所述水平管道的截面积之和的两倍。所述竖直管道上还设有若干与所述竖直管道的外管壁之间形成伞状结构的环形鳍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热管道包括平行于所述罐体的底板设置的水平管道,以及相对于所述水平管道竖直设置的竖直管道;且所述水平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竖直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竖直管道的出口与外部连通;其中,所述竖直管道包括一中心管和若干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进行周向分布的分支管道;即在本专利技术中,由所述水平管道中排出的加热介质并没有如现有技术中一样通过竖直管道直接排出,而是由所述水平管道中排出后分为多股通过所述分支管道和所述中心管排出,所述分支管道是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进行周向分布,可以进一步利用所述分支管道中的加热介质可以对所述罐体内的黏稠物料进行加热,不仅可以避免将高温加热介质直接排出,造成能源浪费,还可以使得所述罐体内底部和中部的黏稠物料能够同时受热,使固体状的黏稠物料的中心部位受热液化后分割成多块,起到破芯作用,提高了物料的液化效率。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中心管包括靠近所述底板设置的螺旋管部,以及与所述分支管道相连的竖直管部,所述螺旋管部使加热介质在中心管受到的阻力较大,可以保证水平管道内的热介质可以顺利流向所述分支管道,另一方面还可以延长热介质在所述中心管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充分利用管道中热介质的热量对所述罐体内的黏稠物料进行加热,提高了热量利用率。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支管道的个数设为偶数,且所述分支管道关于所述中心管两两对称分布;对称设置可以使所述罐体内的黏稠物料均匀受热,利于物料的液化。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支管道设为四个,且两两对应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对角线上;这样四个所述分支管道的设置可以对所述罐体内进行固化的黏稠物料进行中间液化,实现对黏稠物料的破芯作用。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分支管道为弧形管,所述弧形管向所述罐体的罐壁方向形成弧形凸起;所述分支管道的弧形设置可以延长热介质在所述分支管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充分利用管道中热介质的热量对所述罐体内的黏稠物料进行加热,提高了热量利用率。6、在本专利技术中,多个所述分支管道以所述中心管为中心在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形成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形成便于所述分支管道附近已经液化后的黏稠物料流向所述罐体的顶部,以便于还未液化的黏稠物料靠近加热管道进行受热。7、在本专利技术中,单个所述分支管道在所述罐体的对角线上的投影长度为所述对角线长度的四分之一;或所述弧形凸起到所述罐体的底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罐体内腔高度的二分之一;或所述竖直管道的截面积之和不大于所述水平管道的截面积之和的两倍;这些设置都是为了避免所述分支管道在所述罐体内占用太多空间而影响了所述罐体容纳物料的总容纳量。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形鳍片与所述竖直管道的外管壁之间形成的伞状结构可以减缓液化后的物料的上升速度,使液化后的物料能够将内部的热量传递给固体物料,防止液化后的物料以高温聚集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而使顶部温度过高出现物料本身发生质变情况。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罐体内的加热管道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罐体内的加热管道截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罐体;11-水平管道;13-分支管道;14-弧形凸起;2-中心管;21-螺旋管部;22-竖直管部;3-环形鳍片;8-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其包括设于罐体(1)内部的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包括平行于所述罐体(1)的底板(8)设置的水平管道(11),以及相对于所述水平管道(11)竖直设置的竖直管道;且所述水平管道(11)的出口与所述竖直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竖直管道的出口与外部连通;其中,所述竖直管道包括一中心管(2)和若干以所述中心管(2)为中心进行周向分布的分支管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其包括设于罐体(1)内部
的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包括平行于所述罐体(1)的底板(8)
设置的水平管道(11),以及相对于所述水平管道(11)竖直设置的竖直管道;
且所述水平管道(11)的出口与所述竖直管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竖直管道的
出口与外部连通;其中,所述竖直管道包括一中心管(2)和若干以所述中心
管(2)为中心进行周向分布的分支管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2)包括靠近所述底板设置的螺旋管部(21),以及
与所述分支管道相连的竖直管部(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道(13)的个数设为偶数,且所述分支管道(13)
关于所述中心管(2)两两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道(13)设为四个,且两两对应设置在所述罐体(1)
的对角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垂直加热管道的快速分散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延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