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振秋专利>正文

汽车灯光显示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335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车灯光显示检测器由多个小型直流继电器、数量多于小型直流继电器的多个发光二极管、一个单刀单掷开关及限流电阻互相连接而成。它们装在一个小盒内且置于汽车驾驶室中,使用时按要求与汽车上所有照明或信号灯及这些灯原有的电控开关相接。该装置既可作为灯光显示控制用,又可作为灯光检测用。驾驶员不出驾驶室,就可方便及时地检查汽车灯光的显示情况,省力省时,保证了车辆的安全行驶。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外形美观。(*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照明或信号灯的监测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汽车灯光显示检测器。目前,汽车架驶员在车辆行驶中无法检查车辆的各种灯光显示是否正常,以致有时因灯光不亮发生交通事故,若专门停下车来走出驾驶室去检查灯光显示情况,则又是一件既费时又费力的事,比如仅仅检查转向灯,就得围绕汽车来回转八次之多,而制动器灯光一个人无法检查,必须要两个人配合才能进行,更何况这样停车检查不可能及时,而出了故障的灯光显示如不及时查出,就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申请专利的好几种有关汽车车灯显示的监测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不合理,难以在实践中推广运用,本人申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76287Y的《汽车灯光显示检测器》,虽然较好地克服了现有汽车灯光显示监测装置的上述缺点,但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其主要问题是,由于它采用了十几个同轴联动的单刀双掷开关,而这种开关的接触部件接触不好,在通过大电流时容易产生电弧和因欧姆发热而逐渐被烧焦,这又反过来增大接触电阻,形成进一步发热烧焦的恶性循环,导致影响灯光显示检测电路的正常工作,其结果必然影响整个显示检测器应有的安全性能;此外,十几个较大体积的单刀双掷开关装在一起,使得整个显示检测装置的体积很大,而且安装外形显得不甚美观。因此,这种汽车灯光显示检测器的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为此,本技术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无需走出驾驶室就可以方便地检查汽车各种灯光显示情况的结构简单合理且又工作安全可靠性能得以提高的汽车灯光显示检测器,同时还使得其安装体积较小且外形美观。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下。它具有多个小型直流继电器和数量多于小型直流继电器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个直流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头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这些常开触头的另一端或者分别与所在直流继电器的线包的一端相连接,或者分别与所在直流继电器的线包的一端相连接后再分别与余下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而所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于一公共点,并且还另有一用于灯光显示检测控制的单刀单掷开关的一端也连接在这些发光二极管正极的公共点上,单刀单掷开关的另一端则连接有一限流电阻。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将其装在一小盒内且置于汽车驾驶室中,使所有发光二极管均显露于安装盒面板上以便于观察,将用于灯光显示检测控制用的单刀单掷开关的操作钮显露于安装盒面板外以便于用手操作,并且应将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汽车上直流电源(12V或24V)的正极端相连接,同时还应将汽车上需要检测的照明或信号灯的非电源负极连接端分别与本技术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将本技术装置中未跟发光二极管负极相接的所有直流继电器的线包与其常开触头的连接端再分别与相对应的汽车上原有的控制照明或信号灯的电开关的非电源正极连接端相连接,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如下事实,即汽车上的照明或信号灯的另一端已与电源负极相连接,并且其中一部分照明或信号灯的非电源负极连接端还已分别通过汽车上原有的照明或信号灯相应的电开关与电源正极相连接。在汽车行驶中,将本技术装置的单刀单掷开关置于断开位置即“发光”位置时,则本技术装置处于灯光显示状态。此时只要打开汽车上原有的所有控制照明或信号灯的电开关,就可使所有的直流继电器得电且其常开触头闭合,于是就可经过汽车上原有的电开关或是经过汽车上原有的电开关及直流继电器的已经闭合了的常开触头所提供的通路给汽车上相应的照明或信号灯供电,作出工作发光显示。而若将本技术装置的单刀单掷开关置于闭合位置即“检测”位置时,则本技术装置处于灯光检测状态。此时只要将汽车上原有的控制照明或信号灯的电开关全部关断,则电源分别通过限流电阻、单刀单掷开关、发光二极管和照明或信号灯构成多个回路,如果灯泡及回路正常,则在限流电阻的限流作用下,各回路仅通过很小的电流而使全部发光二极管都发光。很显然,如果哪只灯泡或是哪个回路出现了故障,则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就不会发光,从而提示驾驶员维修。这样,人坐在驾驶室内不用下车,便可方便地检查汽车灯光的显示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用本技术装置检测汽车灯光显示,既省力省时,又方便及时,保障了汽车的安全行驶,是汽车驾驶员的好帮手。与授权公告号为CN2176287Y的《汽车灯光显示检测器》相比较,用多只体积较小的直流继电器取代多只体积较大的同轴联动的单刀双掷开关,不仅使本装置体积减小,安装外形美观,更重要的是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后接触可靠,接触电阻较小,基本不发热,使用寿命长,从而保证灯光显示检测电路的正常可靠工作,提高了行车的安全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电路结构的实施例。参见图1,这是一种可应用在国产奥迪牌等轿车上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在该电路图中,小型直流继电器为J1至J12共12个,可采用JZC-23F型,发光二极管为D1至D17共17个,直流继电器J1至J12的一个常开触头J1-1至J12-1的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D3、D5、D6、D9、D8、D10、D11、D13、D14、D15及D16的负极相连接,在这些常开触头J1-1至J12-1中,常开触头J2-1、J4-1、J6-1、J7-1、J9-1、J10-1及J1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在直流继电器J2、J4、J6、J7、J9、J10及J11的线包的一端相连接,而其余的常开触头J1-1、J3-1、J5-1、J8-1及J12-1的另一端则分别与所在的直流继电器J1、J3、J5、J8及J12的线包的一端相连接后再分别与余下来的发光二极管D1、D4、D7、D12及D17的负极相连接,所有发光二极管D1至D17的正极均连接于一公共点0,并且还有一用于灯光显示检测控制的单刀单掷开关K1的一端连接在该公共点0,单刀单掷开关K1的另一端则连接有一限流电阻R。图1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将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与汽车上的直流电源“+”端相连接,将汽车上需要检测的照明或信号灯DX1至DX17的非电源负极端分别与本技术装置的发光二极管D1至D17的负极相连接,将未跟发光二极管D1至D17中负极相连接的直流继电器J2和J4的线包分别与其常开触头J2-1和4-1的相连接端再分别与汽车上原有的电开关K2和K3的非电源“+”极端相连接,将未跟发光二极管D1至D17中负极相连接的直流继电器J6和J7中负极相连接的直流继电器J6和J7的线包分别与其常开触头J6-1和J7-1的连接端再分别与汽车上原有的电开关K4的非电源“+”极端相连接,将未跟发光二极管D1至D17中负极相连接的直流继电器J9、J10和J11的线包分别与其常开触头J9-1、J10-1和J11-1的连接端再分别与汽车上原有的电开关K5的非电源“+”极端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已如前述。对于不同的车型,本技术装置可以有不同的实施例。图1中汽车上的照明或信号灯DX1至DX17分别为DX1-DX3为右前后转弯灯;DX4-DX6为左前后转弯灯;DX7-DX10为刹车灯;DX11-DX15为前后小灯和防雾灯;DX16和DX17为倒车灯,而该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D1-D17的检测功能与照明或信号灯DX1-DX17一一相对应。汽车上原有的控制照明及信号灯的开关K2至K6分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灯光显示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多个小型直流继电器和数量多于小型直流继电器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个直流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头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一个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这些常开触头的另一端或者分别与所在直流继电器的线包的一端相连接,或者分别与所在直流继电器的线包的一端相连接后再分别与余下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而所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连接于一公共点,并且还另有一用于灯光显示检测控制的单刀单掷开关的一端也连接在这些发光二极管正极的公共点上,单刀单掷开关的另一端则连接有一限流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秋唐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唐振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