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2891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主体、引风机;回收装置主体上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换热管;回收装置主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换热管插入第一通孔、隔离回收装置主体形成独立的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分别与空气通道连通,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分别与烟气通道连通;换热管为玻璃材料制成的换热管,引风机与烟气进口连接。因玻璃材料耐腐蚀,采用玻璃材料制成换热管可将烟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而不必担心冷凝水中各种酸对换热管的腐蚀,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引风机为金属材料制成,将引风机设置在回收装置主体前端,可防止各种酸对引风机本体材料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炉余热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烟气是一般耗能设备浪费能量的主要途径,为了充分利用烟气热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石油、电力行业加热炉后都会配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利用烟气余热加空气。由于燃烧形成的烟气内含有大量的水蒸气,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达到了露点而凝结成水汽。一般燃烧烟气中(特别是煤炭燃料)都会有一定的二氧化硫和少量完全氧化形成的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和水结合形成的亚硫酸和硫酸。由于现在的余热回收装置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亚硫酸和硫酸会腐蚀金属材料,造成设备毁损。为了保证设备安全、防止烟气泄露,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只能牺牲余热回收效率、提高排烟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金属材料制成的余热回收装置为防止设备腐蚀,不能进一步提高余热回收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主体、引风机;所述回收装置主体上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和换热管;所述回收装置主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换热管插入所述第一通孔、隔离所述回收装置主体形成独立的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空气出口分别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分别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所述换热管为玻璃材料制成的换热管,所述引风机与所述烟气进口连接;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内具有沿所述换热管轴向分布的强化换热体;所述强化换热体为波浪形或螺旋形;所述强化换热体上具有第二通孔。由于玻璃材料具有耐腐蚀特性,采用玻璃材料制成换热管可将烟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以下,而不必担心冷凝水与烟气中的各种氧化物反应产生的各种酸对换热管的腐蚀,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引风机为金属材料制成,将引风机设置在回收装置主体前端,可防止各种酸对引风机本体材料的腐蚀。在换热管内设置强化换热体,强化换热体可扰流空气,提高空气行程和热传导效率。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直径为12.0-80.0mm、壁厚为0.8mm-12mm。优选的,所述空气进口处和所述空气出口处具有密封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密封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换热管通过密封垫或密封胶密封。优选的,还包括自动排凝液部件;所述自动排凝液部件具有内筒、外筒和凝液排出口;所述内筒与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所述内筒插入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的排水口与所述外筒的内腔连通;所述凝液排出口位于所述外筒的外壁上、与所述外筒的内腔连通;所述内筒的排水口高度低于所述凝液排出口高度。设置自动排凝液部件,回收装置本体中产生的冷凝水可流入自动排凝液部件并由凝液排出口排出,防止冷凝水积存造成整个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失效;自动排凝液部件的内筒和外筒形成液封,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烟气通道。优选的,所述自动排凝液部件具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位于所述外筒的外壁上、与所述外筒的内腔连通,所述补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凝液排水口高度。当外筒中的积存水不足以形成液封时,可通过补水口注水,方便自动排凝液部件的控制。优选的,所述自动排凝液部件还具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位于所述排凝液部件的底部。优选的,所述自动排凝液部件为玻璃钢材质的排凝液部件。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回收装置主体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回收装置主体侧视图;图4为回收装置主体中的换热管第一种设置示意图;图5为回收装置主体中的换热管第二种设置示意图;图6为回收装置主体中的换热管第三种设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排凝液部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应用示意图,从图1中可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引风机1、鼓风机2、回收装置主体3A、自动排凝液部件3B以及相应的连接管路。其中回收装置主体3A实现了热量的交换;自动排凝液部件3B能够接收回收装置主体3A中形成的冷凝水,并自动将冷凝水排入后续污水处理设备;引风机起到导引高温烟气至回收装置主体3A的作用;鼓风机起到导引空气至回收装置主体3A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回收装置主体3A为长方形壳体结构,具有空气进口34、空气出口33、烟气进口31、烟气出口32和换热管30(换热管30在图2-图6中体现)。空气进口34和鼓风机2连接,鼓风机2将低温空气加压传输至回收装置主体3A;空气出口33将加热的空气传递给后续操作工序。本实施例中的烟气进口31与引风机1连接,引风机1将锅炉或前序热量回收设备中的烟气引入回收装置主体3A。烟气出口32和自动排凝液部件3B以及烟囱4连接;由回收装置主体3A换热产生的冷凝水可通过烟气出口32排至自动排凝液部件3B,低温烟气由烟囱4排出或进行后续处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回收装置本体上具有第一通孔;换热管30安装在第一通孔上、将回收装置主体3A分为了相互独立的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烟气通道与烟气进口31、烟气出口32连通,空气通道与空气进口34、空气出口33连通。因烟气温度大于空气温度,热量通过换热管30的管壁从烟气传导至空气。本实施例中,烟气流动方向和空气流动方向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改变烟气通道、空气通道的布局关系,改变烟气流动方向和空气流动方向的关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换热管30为玻璃材料制成的换热管,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特性,烟气降温后形成的冷凝水与烟气中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结合形成的中强酸、强酸不能腐蚀玻璃材料,因此可将烟气温度降低至露点温度甚至100℃以下,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应当注意,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30为工业用耐热玻璃,能够长期工作在300℃以上,结构稳定性好、不易破碎、便于制造、运输和安装,能够耐酸碱腐蚀,保证排烟温度可以低于烟气露点温度,从而有效地回收烟气余热;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应用需求采用其他耐热程度的玻璃材料。由于引风机为金属材料制成,为防止冷凝水腐蚀引风机1主体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布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引风机1设置在了回收装置主体3A前。高温烟气通过引风机时水蒸气蒸汽压不饱和,因此不会凝结成水,也就不会对引风机材料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换热管30的内侧腔体作为空气通道、采用换热管30和回收装置本体形成的空间作为烟气通道。当然,从应用层面考虑也可采用换热管30的内侧腔体作为烟气通道、换热管30和回收装置本体形成的空间作为空气通道;但考虑烟气中具有大量的烟灰,长期使用可能堵塞换热管30的内侧腔体,并不建议如此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换热管30安装在第一通孔上,第一通孔位于空气进口34、空气出口33对应的密封板上,相应的两个通孔间同轴设置。为防止烟气从第一通孔和换热管30的连接区域泄露,在此位置还设置了密封垫或密封胶。密封垫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密封垫,密封胶可采用高温密封胶。因换热管30和密封板采用密封垫或密封胶连接,因此其可拆卸,如单个换热管30出现问题可直接更换。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30的直径可在18.0mm-60.0mm之间,壁厚可在0.8mm-12.0mm之间,根据实际设计的换热效率可相应的设置换热管30的长度和数量。为了进一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主体(3A)、引风机(1);所述回收装置主体(3A)上具有空气进口(34)、空气出口(33)、烟气进口(31)、烟气出口(32)和换热管(30);所述回收装置主体(3A)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换热管(30)插入所述第一通孔、隔离所述回收装置主体(3A)形成独立的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所述空气进口(34)和所述空气出口(33)分别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烟气进口(31)和所述烟气出口(32)分别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0)为玻璃材料制成的换热管(30),所述引风机与所述烟气进口(3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装置主体(3A)、引风机(1);所述回收装置主体(3A)上具有空气进口(34)、空气出口(33)、烟气进口(31)、烟气出口(32)和换热管(30);所述回收装置主体(3A)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换热管(30)插入所述第一通孔、隔离所述回收装置主体(3A)形成独立的烟气通道和空气通道;所述空气进口(34)和所述空气出口(33)分别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烟气进口(31)和所述烟气出口(32)分别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0)为玻璃材料制成的换热管(30),所述引风机与所述烟气进口(31)连接;所述换热管(30)内具有沿轴向分布的强化换热体(301);所述强化换热体(301)为波浪形或螺旋形;所述强化换热体(301)上具有第二通孔(302);还包括自动排凝液部件(3B);所述自动排凝液部件(3B)具有内筒(36)、外筒(37)和凝液排出口(39);所述内筒(36)与所述烟气出口(32)连接;所述内筒(36)插入所述外筒(37)内,所述内筒(36)的排水口与所述外筒(37)的内腔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明远石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