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卫阳专利>正文

桑叶粉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638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5:46
本申请公开了桑叶粉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桑叶粉700~800份,破壁灵芝孢子粉150~300份,三七粉100~200份,崩解剂10~60份,润滑剂20~40份,粘合剂20~50份,填充剂10~30份和调味剂10~30份,经过制备桑叶粉、制湿粒、干燥和压片工序制成泡腾片。由此,能够提高人体对桑叶主要成份的吸收和利用率,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具有较好的控制和辅助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泡腾片,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桑叶中DNJ(桑叶生物碱)含量非常高,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增加 耐力、降低血脂含量、降低胆固醇,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独特功效,目 前人们主要是制作桑叶茶来泡茶喝,这样桑叶中的主成份的利用和吸收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 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专利技术的桑叶粉泡腾片,由以下组分组成: 桑叶粉700?800份; 破壁灵芝孢子粉150?300份; 三七粉100?200份; 崩解剂10?60份; 润滑剂20?40份; 粘合剂20?50份; 填充剂10?30份; 调味剂10?30份。 其中,崩解剂由碱性组分和酸性组分组成,碱性组分选自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 钠或碳酸氢钾;酸性组分选自柠檬酸、苹果酸或酒石酸;碱性组分与酸性组分的质量比的 范围为2. 0?3. 0。 润滑剂选自聚乙二醇?6000、DL?亮氨酸、苯甲酸钠、硬脂酸镁、十八烷基富马酸 钠或微分娃胶。 粘合剂为浓度为3?10%的PVP(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或PVP乙醇溶液。 填充剂选用甘露醇或淀粉。由此使片剂具有良好的硬度。 调味剂包括香料10?20份。由此可以改善片剂泡溶后的适口性。 本专利技术的桑叶粉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摘桑树的成熟度较好的桑枝中下部桑叶或三眼叶的叶片; 将采摘的桑叶漂洗、晾干; 在标准大气压下、60?80°C烘干,烘干程度到含水份小于10% ; 将烘干的桑叶粉碎成80?100目的桑叶粉,备用。 ②将破壁灵芝孢子粉、三七粉、填充剂、调味剂和步骤①中制备的桑叶粉混合均匀 制成混合料; 将所述混合料总量的一半与碱性组分、粘合剂总量的一半混合,制成软材,然后制 成碱性颗粒,于50?60°C烘干1?3h,水份含量控制在5. 0%以下备用; 将剩余的所述混合料与酸性组分、剩余的粘合剂混合,制成软材,然后制成酸性颗 粒,于50?60°C烘干1?3h,水份含量控制在5. 0%以下备用。 ③将所述碱性颗粒、酸性颗粒与润滑剂混合2?4分钟,最后压片。 其有益效果是,本配方中桑叶粉和三七粉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具有控制 和辅助治疗作用,破壁灵芝孢子粉能够增加人体的免疫力。 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人体对桑叶主要成份的吸收和利用率,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对糖 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具有较好的控制和辅助治疗作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桑叶粉泡腾片,由以下组分组成: 桑叶粉700份; 破壁灵芝孢子粉150份; 三七粉100份; 崩解剂10份; 润滑剂20份; 粘合剂20份; 填充剂10份; 调味剂10份。其中,崩解剂由碱性组分和酸性组分组成,碱性组分为碳酸钠,在其它实施例中, 碱性组分也可以是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酸性组分为柠檬酸,在其它实施例中,酸 性组分也可以是苹果酸或酒石酸;碱性组分与酸性组分的质量比为2. 0。 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DL-亮氨酸、苯甲酸钠、硬脂 酸镁、十八烷基富马酸钠或微分硅胶。 粘合剂为浓度为3%的PVP水溶液。 填充剂为淀粉。 调味剂包括香料10份,本实施例中的香料为薄荷。 本专利技术的桑叶粉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摘桑树的桑枝中下部桑叶或三眼叶的叶片; 将采摘的桑叶漂洗、晾干; 在标准大气压下、60°C烘干,烘干程度到含水份小于10% ; 将烘干的桑叶粉碎成80目的桑叶粉,备用。 ②将破壁灵芝孢子粉、三七粉、填充剂、调味剂和步骤①中制备的桑叶粉混合均匀 制成混合料; 将所述混合料总量的一半与碱性组分、粘合剂总量的一半混合,制成软材,然后制 成碱性颗粒,于50°C烘干lh,水份含量控制在5. 0%以下备用; 将剩余的所述混合料与酸性组分、剩余的粘合剂混合,制成软材,然后制成酸性颗 粒,于50°C烘干lh,水份含量控制在5. 0%以下备用。 ③将所述碱性颗粒、酸性颗粒与润滑剂混合2分钟,最后压片。 实施例2 桑叶粉泡腾片,由以下组分组成: 桑叶粉750份; 破壁灵芝孢子粉230份; 三七粉150份; 崩解剂35份; 润滑剂30份; 粘合剂35份; 填充剂40份; 调味剂40份。 其中,崩解剂由碱性组分和酸性组分组成,碱性组分为碳酸钾,在其它实施例中, 碱性组分也可以是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酸性组分为苹果酸,在其它实施例中,酸 性组分也可以是苹果酸或酒石酸;碱性组分与酸性组分的质量比为2. 5。 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DL-亮氨酸、苯甲酸钠、硬脂 酸镁、十八烷基富马酸钠或微分硅胶。 粘合剂为浓度为6 %的PVP乙醇溶液。 填充剂为甘露醇。 调味剂包括香料15份,本实施例中的香料为薄荷。 本专利技术的桑叶粉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摘桑树的桑枝中下部桑叶或三眼叶的叶片; 将采摘的桑叶漂洗、晾干; 在标准大气压下、70°C烘干,烘干程度到含水份小于10% ; 将烘干的桑叶粉碎成90目的桑叶粉,备用。 ②将破壁灵芝孢子粉、三七粉、填充剂、调味剂和步骤①中制备的桑叶粉混合均匀 制成混合料; 将所述混合料总量的一半与碱性组分、粘合剂总量的一半混合,制成软材,然后制 成碱性颗粒,于55°C烘干2h,水份含量控制在5. 0%以下备用; 将剩余的所述混合料与酸性组分、剩余的粘合剂混合,制成软材,然后制成酸性颗 粒,于55°C烘干2h,水份含量控制在5. 0%以下备用。 ③将所述碱性颗粒、酸性颗粒与润滑剂混合3分钟,最后压片。 实施例3 桑叶粉泡腾片,由以下组分组成: 桑叶粉800份; 破壁灵芝孢子粉300份; 三七粉200份; 崩解剂60份; 润滑剂40份; 粘合剂50份; 填充剂30份; 调味剂30份。 其中,崩解剂由碱性组分和酸性组分组成,碱性组分为碳酸氢钠,在其它实施例 中,碱性组分也可以是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酸性组分为酒石酸,在其它实施例中, 酸性组分也可以是苹果酸或酒石酸;碱性组分与酸性组分的质量比的范围为3. 0。 润滑剂为聚乙二醇-6000,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DL-亮氨酸、苯甲酸钠、硬脂 酸镁、十八烷基富马酸钠或微分硅胶。 粘合剂为浓度为10 %的PVP水溶液。 填充剂为淀粉。 调味剂包括香料20份,本实施例中的香料为薄荷。 本专利技术的桑叶粉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摘桑树的桑枝中下部桑叶或三眼叶的叶片; 将采摘的桑叶漂洗、晾干; 在标准大气压下、80°C烘干,烘干程度到含水份小于10% ; 将烘干的桑叶粉碎成100目的桑叶粉,备用。 ②将破壁灵芝孢子粉、三七粉、填充剂、调味剂和步骤①中制备的桑叶粉混合均匀 制成混合料; 将所述混合料总量的一半与碱性组分、粘合剂总量的一半混合,制成软材,然后制 成碱性颗粒,于60°C烘干3h,水份含量控制在5. 0%以下备用; 将剩余的所述混合料与酸性组分、剩余的粘合剂混合,制成软材,然后制成酸性颗 粒,于60°C烘干3h,水份含量控制在5. 0%以下备用。 ③将所述碱性颗粒、酸性颗粒与润滑剂混合2?4分钟,最后压片。 本专利技术产品的用法用量,将本专利技术产品放入温开水中溶解后服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桑叶粉泡腾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桑叶粉 700~800份;破壁灵芝孢子粉 150~300份;三七粉 100~200份;崩解剂 10~60份;润滑剂 20~40份;粘合剂 20~50份;填充剂 10~30份;调味剂 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阳蒋姝蕾
申请(专利权)人:周卫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