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913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7 00:31
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4-10份、丝瓜络5-10份、毛冬青5-11份、麻骨头6-13份、木鳖子6-12份、肉桂7-14份、甘草5-10份、田基黄5-10份、老桑枝5-12份。具有活血化淤、补中益气、健脾化痰之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头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病人因为颈部的伸展或旋转而改变体位诱发眩晕症状。前庭神经核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即消失,发病时病人可有轻度失神及运动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不伴意识障碍。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中枢性眩晕症;迷路缺血性病变属周围性眩晕症。部分病人有恶心感,急性发病时病人不能抬头,少数病人有复视、眼颤、耳鸣及耳聋等症状。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同时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目前,治疗颈椎性慢性眩晕的中药均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祖国中医认为,颈性眩晕是由椎-基底动脉缺血而致,其病机是血淤阻滞脑络,血运不畅,脾弱气虚,或痰浊上扰于脑所致,临床上以活血化淤、补中益气、健脾化痰为治则。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4-10份、丝瓜络5-10份、毛冬青5-11份、麻骨头6-13份、木鳖子6-12份、肉桂7_14份、甘草5_10份、田基黄5-10份、老桑枝5-12份。 优选方案1: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4份、丝瓜络10份、毛冬青8份、麻骨头13份、木鳖子9份、肉桂7份、甘草5份、田基黄7份、老桑枝12份。 优选方案2: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7份、丝瓜络5份、毛冬青11份、麻骨头6份、木鳖子12份、肉桂10份、甘草8份、田基黄10份、老桑枝5份。 优选方案3: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10份、丝瓜络8份、毛冬青5份、麻骨头9份、木鳖子6份、肉桂14份、甘草10份、田基黄5份、老桑枝8份。 将上述中药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服用。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I剂,分3次服。 苏合香,功效与作用:开窍、解郁、化痰,主要为兴奋中枢作用。 丝瓜络,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 毛冬青,功能:清热解毒、活血通脉。 麻骨头,功能:解麻痘毒。 木鳖子,功能:消肿,追毒。 肉桂,功能:温脾胃、暖腰肾、通血脉,散散止痛。 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药性。 田基黄,功能:情肝解毒、行气解郁、消肿、散瘀。 老桑枝,功能:去骨火、退热、清肝、明目。 以上药物间的相互配合与协同作用下,具有活血化淤、补中益气、健脾化痰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4-10份、丝瓜络5-10份、毛冬青5-11份、麻骨头6-13份、木鳖子6-12份、肉桂7_14份、甘草5_10份、田基黄5-10份、老桑枝5-12份。 实施例2: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4份、丝瓜络10份、毛冬青8份、麻骨头13份、木鳖子9份、肉桂7份、甘草5份、田基黄7份、老桑枝12份。 实施例3: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7份、丝瓜络5份、毛冬青11份、麻骨头6份、木鳖子12份、肉桂10份、甘草8份、田基黄10份、老桑枝5份。 实施例4: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10份、丝瓜络8份、毛冬青5份、麻骨头9份、木鳖子6份、肉桂14份、甘草10份、田基黄5份、老桑枝8份。 将上述中药按传统方法制成汤剂服用。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I剂,分3次服。 1、一般资料将2007年8月-2010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部分住院患者12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43- 71岁;病程为1.5_21a ;高血压病16例,颈椎病24例,高血脂症30例;经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48例,正常16例。对照组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42-70岁;病程1.5_20a ;高血压病14例,颈椎病20例,高血脂症28例;经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46例,正常18例。2组患者性另O、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3、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制剂,水煎服,每日I剂,分3次服。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I粒,I次/d,睡前。两组治疗I个月为I个疗程。 4、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疗程结束后,眩晕及其他症状消失,阳性体征消失,超声多普勒或脑血流图示椎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半年内无复发者;显效:疗程结束后,眩晕消失,其他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椎-基底动脉供血明显改善;临床治愈标准已达到,不足半年内复发者;有效:眩晕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其他症状有所改善者;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症状体征无改善者。 5、治疗结果治愈时间,治疗组平均疗程为16天,最短者6天,对照组平均疗程为25天,最短者1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分别为:①治愈:35例(54.7% ),19例(29.7%);②显效分别为20例(31.2%),14例(21.9%);③有效分别为7例(10.9%),16例(25.0% );④无效分别为2例(3.1% ),15例(23.4% ),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6.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所有患者均随访I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9.6 %,对照组复发率为56.5%,明显高于治疗组。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4‑10份、丝瓜络5‑10份、毛冬青5‑11份、麻骨头6‑13份、木鳖子6‑12份、肉桂7‑14份、甘草5‑10份、田基黄5‑10份、老桑枝5‑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4-10份、丝瓜络5-10份、毛冬青5-11份、麻骨头6-13份、木鳖子6_12份、肉桂7_14份、甘草5-10份、田基黄5-10份、老桑枝5-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颈椎性眩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苏合香4份、丝瓜络10份、毛冬青8份、麻骨头13份、木鳖子9份、肉桂7份、甘草5份、田基黄7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海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