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薄膜泵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348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薄膜泵及其制作方法,自上到下包括盖板、压电膜、通道层及基板,盖板、压电膜、通道层及基板之间固定连接,压电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对应镀有导电膜区,导电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以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正对压电膜上对应的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通道层上开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流体通道包括第二通孔、储液池通孔、收液池通孔及通道槽孔,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收液池通孔及储液池通孔之间均通过通道槽孔相连通。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完全可以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完全可以广泛推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薄膜泵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电泵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压电薄膜泵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微流体检测芯片因为具有体积小、易集成、省时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医学诊断、生化分析等领域。在微流体的使用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部件,这就是微流泵。微流体芯片通道很小(微米级),无法人为去操作,所以一切输送液体的工作都要靠泵去完成。目前研究微流体所使用的泵有两种,一种是注射泵,一种是蠕动泵。这两种泵已经商业化生产,能满足各种流速的需求。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种泵体积庞大,外置在微流体芯片体外,靠输送管与微流体芯片连接。如此,最大的影响就是限制微流体芯片的集成,而且笨重复杂的装置也影响芯片的广泛使用。采用将泵集成在微流体芯片上的例子也不少,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流体流动不连续、流速范围窄、制作工艺复杂、难集成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压电薄膜泵及其制作方法,该压电泵可集成在微流体通道上充当通道壁,不存在自身体积,能够驱动流体连续流动、流速范围广,并且制作方便简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电薄膜泵压电薄膜泵自上到下依次包括盖板、压电膜、用于为流体流动提供通道的通道层、以及基板,盖板、压电膜、通道层及基板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压电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对应镀有导电膜区,导电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以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正对压电膜上对应的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通道层上开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流体通道包括第二通孔、储液池通孔、收液池通孔及通道槽孔,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收液池通孔及储液池通孔之间均通过通道槽孔相连通。所述压电膜为已经极化且不带电极层的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薄膜。所述盖板、通道层及基板均由玻璃、硅、二氧化硅、陶瓷、有机玻璃、聚丙烯、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有机硅烷、纸、尼龙及橡胶中一种或者对其进行改性或复合而成的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储液池通孔中的液体向第二通孔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与收液池通孔中的液体向第二通孔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不同;所述第二通孔中的液体向储液池通孔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与第二通孔中的液体向收液池通孔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不同。所述通道槽孔为梯形结构或Y型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电薄膜泵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定形状的压电膜,将压电膜按照极化方向固定在夹具上,并在所述压电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镀导电膜,使压电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形成镀膜区,所述镀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2)取盖板、通道层及基板,再在盖板上开设第一通孔,并在通道层上开设储液池通孔、收液池通孔、通道槽孔、以及正对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正对压电膜上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然后再将盖板、压电膜、通道层及基板自上到下固定连接,最后给导通区域上连接测试引线,得压电薄膜泵。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压电薄膜泵自上到下依次包括盖板、压电膜、通道层及基板,盖板、压电膜、通道层及基板之间相互连接,压电膜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对应镀有导电膜区,导电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以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导通区域的作用只是引出电极用以测试方便。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正对压电膜上对应的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通道层上开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流体通道包括第二通孔、储液池通孔、收液池通孔及通道槽孔,所述第二通孔正对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收液池通孔及储液池通孔之间均通过通道槽孔相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都是用以给压电薄膜泵提供振动空间,也是压电薄膜泵给通道中的流体施加驱动力的位置,并且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完全可以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材料,完全可以广泛推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盖板2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压电膜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通道层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压电薄膜泵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一制备的压电薄膜泵的流速测试结果;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一制备的压电薄膜泵的流速随所加幅值及频率的变化情况;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二制备的用于微滴生成的微流体系统的通道层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压电膜、2为盖板、3为通道层、4为工作区电极、5导通区域、6第一通孔、7为第二通孔、8为储液池、9为收液池、10为通道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电薄膜泵自上到下依次包括盖板2、压电膜1、通道层3及基板,盖板2、压电膜1、通道层3及基板之间相互连接;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对应镀有导电膜区,导电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以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5。导通区域的作用只是引出电极用以测试方便;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正对压电膜1上对应的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通道层3上开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流体通道包括第二通孔7、储液池通孔8、收液池通孔9及通道槽孔10,所述第二通孔7正对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与收液池通孔9及储液池通孔8之间均通过通道槽孔10相连通。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都是用以给压电薄膜泵提供振动空间,也是压电薄膜泵给通道中的流体施加驱动力的位置。压电膜1为已经极化且不带电极层的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薄膜;盖板2、通道层3和基板均由玻璃、硅、二氧化硅、陶瓷、有机玻璃、聚丙烯、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有机硅烷、纸、尼龙及橡胶中一种或者对其进行改性或复合而成的材料制作而成。盖板2和基板的使用主要是固定压电薄膜工作区域的边界,以确保工作区域的压电薄膜工作时可以自由振动;通道层是为流体流动提供通道,所用材料不会与通道中所通流体发生反应、渗漏等情况。比如,通道中的流体若是水溶液,那么通道层材料则不宜为亲水的材料;所述储液池通孔8中的液体向第二通孔7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与收液池通孔9中的液体向第二通孔7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不同;所述第二通孔7中的液体向储液池通孔8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与第二通孔7中的液体向收液池通孔9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不同;流通通道为梯形结构或Y型结构。具体体现在,流体从储液池向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流经的通道为梯形,具体实现方法是,储液池的开口口径d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的开口口径D数值不一致,d大于D或者d小于D,形成梯形结构,前提是储液池的开口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的开口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梯形结构的不同角度可通过调整d和D的数值实现;另外,流体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向收液池流经的通道亦为梯形,实现方式与上文所述一致。对于“Y”型,所述的是从储液池流出时的一路通道在中途分开为两路流入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从压电薄膜区流向收液池的结构与之相同。结构形状类似于字母“Y”。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电薄膜泵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定形状的压电膜1,将压电膜1按照极化方向固定在夹具上,并在所述压电膜1的上下表面分别镀导电膜,使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形成镀膜区,所述镀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及与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电薄膜泵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薄膜泵,其特征在于,自上到下依次包括盖板(2)、压电膜(1)、用于为流体流动提供通道的通道层(3)、以及基板,盖板(2)、压电膜(1)、通道层(3)及基板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正对镀有导电膜区,导电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以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5);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正对压电膜(1)上对应的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通道层(3)上开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流体通道包括第二通孔(7)、储液池通孔(8)、收液池通孔(9)及通道槽孔(10),第二通孔(7)正对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与收液池通孔(9)及储液池通孔(8)之间均通过通道槽孔(10)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薄膜泵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泵自上到下依次包括盖板(2)、压电膜(1)、用于为流体流动提供通道的通道层(3)、以及基板,盖板(2)、压电膜(1)、通道层(3)及基板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正对镀有导电膜区,导电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以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5);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正对压电膜(1)上对应的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通道层(3)上开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流体通道包括第二通孔(7)、储液池通孔(8)、收液池通孔(9)及通道槽孔(10),第二通孔(7)正对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与收液池通孔(9)及储液池通孔(8)之间均通过通道槽孔(10)相连通;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定形状的压电膜(1),将压电膜(1)按照极化方向固定在夹具上,并在所述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镀导电膜,使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形成镀膜区,所述镀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5);2)取盖板(2)、通道层(3)及基板,再在盖板(2)上开设第一通孔(6),并在通道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巍赵蓓徐峰刘红伟崔兴业吴小清史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