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金属微加工的超宽带表贴式混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80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金属微加工的超宽带表贴式混频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本振端的波导至同轴过渡结构、本振端阻抗匹配网络、中频端的1mm接口至同轴的过渡结构、中频低通滤波器、中频端阻抗匹配网络、本振‑中频双工的连接结构、本振低通滤波器、第一阻抗匹配网络、二极管芯片及其同轴封装结构、第二阻抗匹配网络和射频端的同轴至波导过渡结构,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波导‑同轴过渡结构提供了混频器与其他器件相连的波导接口;1mm接口至同轴的过渡结构提供了混频器与1mm同轴连接器相连的接口;低通滤波器用于控制信号的流向,采用了加载T形SIR枝节的结构;二极管芯片用于实现混频,装配时倒扣贴在内导体向上延伸出的台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维金属微加工的超宽带表贴式混频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通信需求的增加、工艺精度的提高以及科学研究的深入,毫米波和太赫兹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由于毫米波/太赫兹频段具有波长短、分辨率高、带宽范围大、穿透性较强、光子能量较低等特点,能够显著提升通信器件和通信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高效化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指标,因此毫米波/太赫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成像检测、高速通信、天文探测、气象卫星和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

2、由于毫米波/太赫兹频段的器件和系统具有体积小的特点,因此对加工工艺的要求很高。加工工艺的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了毫米波/太赫兹频段的器件性能。为了缓解加工成本和器件性能之间的矛盾,以期在较低的成本下加工出性能优异的毫米波/太赫兹器件和系统,近年来国内外研发出了各种微加工工艺,有cnc加工技术、深硅刻蚀(drie)技术、su8光刻胶技术、3d打印技术、三维金属微加工技术(常称微同轴工艺)等。cnc加工技术非常成熟,最早被用来加工毫米波/太赫兹器件,但是cnc加工属于减材制造,加工微小结构时对铣削工具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维金属微加工的超宽带表贴式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振端的波导至同轴的过渡结构(1)、本振端的阻抗匹配网络(2)、中频端的接口至同轴的过渡结构(3)、中频低通滤波器(4)、中频端的阻抗匹配网络(5)、本振-中频双工的连接结构(6)、本振低通滤波器(7)、第一阻抗匹配网络(8)、二极管芯片及其同轴封装结构(9)、第二阻抗匹配网络(10)和射频端的同轴至波导的过渡结构(11);本振端的波导至同轴的过渡结构(1)和本振端的阻抗匹配网络(2)连接,中频端的接口至同轴的过渡结构(3)、中频低通滤波器(4)、中频端的阻抗匹配网络(5)、本振-中频双工的连接结构(6)、本振低通滤波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金属微加工的超宽带表贴式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振端的波导至同轴的过渡结构(1)、本振端的阻抗匹配网络(2)、中频端的接口至同轴的过渡结构(3)、中频低通滤波器(4)、中频端的阻抗匹配网络(5)、本振-中频双工的连接结构(6)、本振低通滤波器(7)、第一阻抗匹配网络(8)、二极管芯片及其同轴封装结构(9)、第二阻抗匹配网络(10)和射频端的同轴至波导的过渡结构(11);本振端的波导至同轴的过渡结构(1)和本振端的阻抗匹配网络(2)连接,中频端的接口至同轴的过渡结构(3)、中频低通滤波器(4)、中频端的阻抗匹配网络(5)、本振-中频双工的连接结构(6)、本振低通滤波器(7)、第一阻抗匹配网络(8)、二极管芯片及其同轴封装结构(9)、第二阻抗匹配网络(10)和射频端的同轴至波导的过渡结构(11)依次连接;本振-中频双工的连接结构(6)含三个端口,本振端的阻抗匹配网络(2)还连接本振-中频双工的连接结构(6)的第三端口,中频端的接口至同轴的过渡结构(3)用于连接混频器与1mm同轴连接器;二极管芯片及其同轴封装结构(9)用于混频,并采用二极管芯片处的同轴线内导体向上延伸出两个台面的结构,二极管芯片以倒扣的方式贴装到所述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金属微加工的超宽带表贴式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本振端的波导至同轴的过渡结构(1)和射频端的同轴至波导的过渡结构(11)的一侧是阻抗为50ω的同轴线,另一侧为标准的波导;本振端的波导至同轴的过渡结构(1)和射频端的同轴至波导的过渡结构(11)均包括一块背腔和一块伸出的矩形探针,背腔用于为波导结构提供短路面,矩形探针用于实现波导和同轴线之间的阻抗匹配和模式匹配,同轴线中的电磁能量传输模式为tem模式,波导中的电磁能量传输模式为te10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维金属微加工的超宽带表贴式混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探针中间开设一个矩形孔,矩形探针的四条侧边进行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金属微加工的超宽带表贴式混频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诚温潇竹王科晴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