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23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0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液滴生成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系统及方法,包括基底;基底上依次设置气体入口区、液体入口区、亲水表面区以及疏水表面区;气体入口区远离液体入口区的一端用于输入气流;液体入口区用于输入液体;亲水表面区与疏水表面区的交界处形成亲疏水表面图案化交界线;所述气流能够将所述液体带动至亲水表面区内并在亲水表面区内形成液膜,以及带动液膜运动至亲疏水表面图案化交界线处,并在亲疏水表面图案化交界线的导向作用下在疏水表面区内形成微液滴。利用亲疏水混合表面来实现气溶胶微液滴的生成,与常规电热雾化、超声雾化和喷雾雾化的微液滴生成方式存在显著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液滴生成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微液滴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发动机中,喷油嘴使燃料在压力下喷出形成微小液滴,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其更好地燃烧。食品行业中,将液体物料经喷嘴雾化,进而在高温环境下快速蒸发水分留下固体粉末,达到干燥的目的。医疗领域中,将吸入液体药剂快速雾化,形成细密的气溶胶,有助于药剂高效进入患者肺部,实现疾病治疗。某些仪器的进样器,如原子发射光谱所用到的雾化器把样本变为气溶胶微液滴以进样,从而实现高效检测。

2、目前,生成微液滴的常用手段包括电热雾化、超声雾化和喷雾雾化。其中,电热雾化是利用电加热使与液体气化,而后再凝结成气溶胶微液滴。超声雾化是通过超声振动诱发液体表面波动,使微量液体脱离主体气液界面形成气溶胶微液滴。喷雾雾化是使用喷嘴,将液体进行破碎,从而形成气溶胶微液滴。电热雾化方法简单,但由于待雾化液体需要被加热,因此不适用于药物等对象的雾化。超声雾化和喷雾雾化目前被广泛应用,但存在生成的气溶胶微液滴粒径的均一性较差,无法应用于高精度应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表面区(3)上气液界面的壁面接触角<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表面区(6)上气液界面的壁面接触角>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疏水表面图案化交界线(5)在沿垂直于气体流动的方向上,包括单个或周期性阵列化排列的若干个图案化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表面区(3)上气液界面的壁面接触角<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表面区(6)上气液界面的壁面接触角>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疏水表面图案化交界线(5)在沿垂直于气体流动的方向上,包括单个或周期性阵列化排列的若干个图案化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合表面的微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形状为由线段、弧线或线段和弧线二者共同构成的半开口图案化形状,且图案化形状的端部朝向疏水表面区(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亲疏水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亮亮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