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林专利>正文

平板车自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2080 阅读:4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车自卸装置,它由车体和自卸装置组成。车体上大架与车体下大架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摇杆通过连接点与回转臂铰连,回转臂通过另一连接点分别与液压缸体、车体下大架相铰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液压系统和连杆机构的结构,所以,有效地提高了车箱的容量,举顶力及装卸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性强,装卸效率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板车自卸机构,特别是一种平板车自卸装置。目前,国内生产的“东风”、“解放”等平板车,均无自卸装置,市场上现有的平板车自卸装置,均采用活塞杆直接支顶大箱,装卸效率低,并且制造费用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平板车自卸装置,它设置的自卸装置采用液压系统和连杆机构的结构,使平板车的装卸效率大大提高,制造费用成本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车体和自卸装置组成。车体上大架(1)与车体下大架(5)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摇杆(2)通过连接点(6)与迴转臂(3)绞连,迴转臂(3)通过另一连接点(7)、(8)分别与液压缸体(4)、车体下大架(5)相绞连。本技术由于在自卸装置中采用了液压系统和连杆机构结构,所以,在不改变原平板车车箱长度的基础上,增大车容面积,提高车箱的举项能力,提高了车的载重量。采用活塞杆直接支顶车箱,车箱的举顶能力仅8吨,而采用本技术装置,车箱的举顶能力可达14吨。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性强,装卸效率高等优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兼作摘要附图。图中1、车体上大架,2、摇杆,3、迴转臂,4、液压缸体,5、车体下大架,6、7、8均为连接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采用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液压缸体中的活塞杆以55°角向车尾部方向支撑迴转臂,利用连杆机构,迴转臂牵制摇杆动作,摇杆迅速将连接在其一体的车上架带起,车箱被举起,载物自然下滑,达到自卸目的。卸货时,液压缸体(4)中的活塞杆以55°角向车尾部方向通过连接点(7)支撑迴转臂(3),迴转臂(3)通过连接点(6)带动摇杆(2)动作,摇杆(2)迅速将车体上大架(1)举起,这时车体上大架(1)相连的车箱被举起,车箱内货物自然下滑,达到卸货的目的。货物卸完后,液压缸体(4)中的活塞杆返回,活塞杆过连接点(7)带动迴转臂(3)返回,迴转臂(3)通过连接点(6)带动摇杆(2)返回,这样,车体上大架(1)就绕连接点(8)下落至车体下大架(5)上。权利要求1.一种平板车自卸装置,由车体和自卸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车体上大架(1)与车体下大架(5)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摇杆(2)通过连接点(6)与迴转臂(3)绞连,迴转臂(3)通过另一连接点(7)、(8)分别与液压缸体(4)、车体下大架(5)相绞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车自卸装置,它由车体和自卸装置组成。车体上大架与车体下大架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摇杆通过连接点与回转臂铰连,回转臂通过另一连接点分别与液压缸体、车体下大架相铰连。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液压系统和连杆机构的结构,所以,有效地提高了车箱的容量,举顶力及装卸能力。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性强,装卸效率高等优点。文档编号B60P1/04GK2164373SQ9321955公开日1994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欧阳林 申请人:欧阳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车自卸装置,由车体和自卸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车体上大架(1)与车体下大架(5)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摇杆(2)通过连接点(6)与*转臂(3)绞链,*转臂(3)通过另一连接点(7)、(8)分别与液压缸体(4)、车体下大架(5)相绞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林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